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及意义.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5371598
  • 上传时间:2022-04-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及意义【摘 要】所谓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 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误读在多数情况下会阻碍文化的交流,但有时也可能产生 积极的效果【关键词】文化误读文化差异1文化误读的原因1.1文化的差异文化误读,是指译者主观上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造成对原文本 的误解,它是译者无意识犯下的理解错误,并非有意而为之因此,误读首先是 针对理解而言当作者在其语言创作中含有对读者文化图式的预设时,如果我们 用蕴含着不同文化图式的表达方式取而代之,就必然导致文化误读刘明东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 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译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 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可 见,理解的过程就是对照头脑中已存在的知识或背景知识,给原语文本信息解码 的认知过程因此,在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存在一个图式文本作者把原语 文本呈现在译者面前,译者通过纯文字的转换与逻辑的推理,对照已存在的知识, 建立一个图式文本,然后把它转换成译语文本翻译的前提是文化的共性翻译 的陷阱是文化的异质性。

      不同的译者,由于认知结构中的文化图式不同,对同一 文本可能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甚至误解中国人看到“龙”的字样时,其文化图 式反映岀的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神圣的象征”,而西方文化中往往把龙(dragon ) 视为邪恶势力的象征1.2对原有文化的错误预设这里的文化预设与文化图式意义差不多,都指蕴含在某种文化中、不言而喻的思想观念人们往往由于过分熟悉这些东西而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译过程中茫然不觉地受到影响,造成解读失误这种预设当然多在母语中根深蒂 固西方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受佛、道和儒学的影响, 最终导致了中西方死亡意识的差异比如,《茶花女》、《罗密欧与朱莉叶》和《卖 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主人公最后都是以死告终,这一结局对中国读者来说是悲剧, 因此对他们充满了同情;而对西方读者来说,死是一种拯救,死神降临的时候就 是灵魂永生的时候,他们的死已经不是痛苦悲哀,而是一种至高的幸福比如,班门弄斧翻译为:to show off one5s capability with axeo 这句 成语的英译走入了一个极端,它机械地摹仿原语的外在表现,对这些充满文化内 涵的词语一味照搬,结果让人不知所云,表面上忠实于原信息,实际上却使原信 息游离于词语之外。

      《汉英词典》中将此句译为: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Ban the master carpenter.;?文撇开无关宏旨的“门”字不译,文 内增补了画龙点睛的同位语the master carpenter ,本身自明,增减得当,灵活实用,不仅再现了原语风貌,而且充分转达了原语文化1.3认识的有限性作家的创作是作家观察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然后对社会生 活所作的一种主观能动的再现作家对客观世界的解读总受他的文化、思想、生 活阅历、解读经验和个性等方面的制约以作家个体的有限性对待社会生活的无 限性,必然会造成作家认识客观世界的不全面比如,作家对蝙蝠的认识就不如 动物学家全面,而且中西不同作家对蝙蝠的认识还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 于“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视为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而在西方,蝙蝠是一 种邪恶的动物,总是和罪恶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以个体的有限性对待社会生活 的无限性必然造成作家认识客观世界的不全面,这无疑给读者的阅读过程以“误 读”的机会1.4文化思维的差异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折射出来的思维差异,主要表现在具体与抽象、综合与分析、本体与客体、顺向与逆向等方面。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整体的、辩 证的、具象的、主观的、模糊的;而西方民族的思维是分析的、抽象的、客观的、 精确的东西方在观察事物时选取角度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反映到语言表 达形式上,英语重形式、重写实,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 辑理性,用词强调间接自然,描述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简单地说,汉英表达的显著差异就是,汉语潇洒随意、主观色彩十分 强烈,英语则是规范严整、客观具体例如:Then came the twilight colors of sea and heaven, the wine pinkwidth of water merging into lawns of aquamarines, the sky a tender palette of pink and blue.试译为:随之而来的是暮霭沉沉,海天一色,红浪翻涌,碧波横流,天空红蓝 相映、五彩生辉原文有着严谨的语法结构,从英语角度看译文,会觉得汉译过于散漫但是从汉语角度看英语,又会觉得原文过于平白两者心理感觉差异巨大再看一个汉译英的例子: 西湖如镜面,千峰凝翠,洞壑幽深,风光绮丽The West Lake 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 green hills and deep caves of enchanting beauty.汉语音韵和美,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而译文却完全是直观景物的罗列2文化误读的意义“文化误读”是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事实存在,其后果可以从正反两 方面看一方面,文化误读“误读:“曲解”了原文,导致文化信息传递失败,使译 文读者看不到异质文化的真相另一方面“文化误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为民族文化建设也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1)使异质文化很容易在本国传播,与本国读者达到沟通,建立起文化交流比如林纾在翻译狄更斯的《董贝父子》时,删除了原作中论述 工业 化功过的段落,却添上了有关女儿孝道的议论,使其得以流 传;(2)在“误读”中可能会阐发岀原作中一些未被发掘的新意,重新发现原作的价 值如寒山诗由于悖离了中国诗歌传统,最初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但几十年后传入美,得到了当时美国“垮掉的一代”的赞赏与认同,导致“寒山热”在美国一 度兴起,并且寒山诗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得以被重新认识;(3)由于“误读”往往是由于译者自身文化的历史需求造成的,因此,它能促进本民族文学的发展比 如中国近代文学翻译活动使中国传统文学在文体类型、叙事模式和艺术 技巧等 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革新和进步,进而使文学的近代化向前跨进了一步参考文献:⑴刘明东.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2002 ( 6 ).[2]周桂方.文学译与文化误读[J].教育 研究,200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