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社区老弱服务吸纳劳动力的经验及对内地解决就业问题的五项建议.doc
6页香港社区老弱服务吸纳劳动力的经验及对内地解决就业问题的五项建香港树仁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区荣光博士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失业问题在近期深深困扰着香港在香港的失业社群 卅中,年龄超过三十岁的女性多数据香港再培训局所提供的资料,接受再培训 的人士均以年龄在三十至四十九岁的女性人数占多(注Do这显示出在经济低迷 下,女性的就业情况较男性为差面对着妇女失业问题,就业专责小组在一九九八至九九年,为香港妇女 提出一万四千多个家务照顾的训练名额,这显示政府希望藉着专业家居照顾的训 练,舒缓失业所造成社会的压力(注2)香港雇员再培训局以官助民办的方式, 在香港不同的社区开办十二个培训中心,提供这项训练,大约有百分之八十三点 五曾受训练的学员找到了工作(注3) o香港开展社区老人服务实证分析现时,香港除了由政府支持的十二所培训及介绍照顾员的小心,社区及宗教团体 亦有自发地开办一些小心,笔者举行了一聚焦小组,了解使用服务的家庭成员及 受顾服务员的看法及感受1. 实证分析:香港一所家务助理培训中心访问的机构是一所由社区人士开办,并由慈善团体支持的培训及介绍家居服务员 的社会服务中心,照顾员口常所负责的职务是提供家务料理及陪伴服务,护送老 人看医生的护理服务,所以照顾均曾受过家务工作及护理,处理紧急事故等训练。
2. 家务助理员T作积极性及满足感在聚焦小组中,四名小吋工服务员均是年龄介乎於三十至四十五岁的女性,过往 从事制衣工作,文员及清洁女工,但因公司搬往内地或倒闭被遣散,她们现在工 作Z余还要在家中照顾孩子,她们的服务员工作均是兼职形式据服务员所说,在经济不景气下从事他们熟悉的小时工,可以保持个人在工作上 的积极性,让经济复升吋再全职投入劳工市场,在口己熟悉的工作中有良好表现, 亦令她们在工作上的满足感工作上的积极性及满足感 服务员在聚焦小组所分亨的感受及意见,笔者认为可以运用马斯劳的Hierarchy of Needs作分析马斯劳在他的学说中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面包括生理、 安全感、爱心、自尊感及自我实现,而需要会逐层上升,马斯劳的学说正好解释 了服务员工作上取得的自尊感(注4) o自尊感方而所有服务员表示,她们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感,她们日常生活的所长,有系 统地在工作方面运用起来,成功地帮助老弱人士,为她们解决日常生活上的困难, 服务员在工作上肯定自我的能力,并在日常工作上不断得到所属社区服务机构鼓 励,亦受到老人及其家属赞扬她们对老人的爱心及关怀,形成她们在工作上及精 神上的动力,亦有照顾员说她们不计较时间,尽力帮助老人。
口我实现方面照顾者在聚焦小纽中提议有关为局以贷款形式协助有服务需要的家庭,聘请照顾 员照料家中老人,让家人安心在外工作,半日后有足够储蓄吋归还政府,这反映 出她们并未因得到工作满足感后便停滞不前,在得到满足感之余,并在工作中产 生创造力,在她们从事的职业上不断地改进,令工作及事工方而达到完美境界总扌舌而言,中年妇女在经济不景下转职为家务照顾员,她们凭着拥有照顾别人及 打理家务的经验,发挥所长,在得到外界的赞许下努力工作,并在工作中得到满 足感,在工作中有创意,这显示出服务员计不单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亦培养到 个人的积极性,对社区带来积极作用中国的城市社区服务 随着小国由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人们谈论的其中一 大话题纵使失业率上升,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却发展内地大中城市的家庭对 社区服务的需求很大,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据调查显示,大中城市民对社区 服务普遍有较高的需求,需要各项社区服务的家庭数量占七个人城市全部家庭的 百分Z七十以上,调查局在北京、广州、成都、西安、沈阳及青岛进行的调查显 示,共有七百零七万个以上的家庭可以提供社区服务就业机会在七个城市家庭 所需要的各种社区服务中,估计可以为社会提供二千万个临吋就业机会。
第三产业人数逐年增加,市场化经济竞争激烈,人们需要拥有更多吋间,更新知 识及科技,年青一代对家务劳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主要原因是过量的家务劳动 影响了她们的发展,他们对社区服务的依赖程度增强(注5) o中国社会变迁与人口老龄化 经济开放下的另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据劳动部社区保险 司制度法规处的预测,在一九九五年,国内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为3.5%至二 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近九千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百分之七,十四岁 及以下人口比重将下降为百分之二十五,人口年龄结构将开始进入老年型(注6) o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经济发展令大家庭有解体的趋势,据“上海城市老人 家庭照料需求变化和发展”研究显示,受访的上海的家庭中,反对子女夫妇与父 母同住的达百分Z七十,反对女子结婚应与公婆同住的占百分Z七十七之多(注7) 大都市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会不断转变,年青一代与父母同住的想法与传也 有很大的转变,以上海为例,不少年轻夫妇从市中心的直系家庭中分离出来迁入 新居,造成老人独居家庭H益增多据城市社区服务与再造业的调查显示,国内老人对社区服务也有他们的需求:如 上门照顾老龄人(12. 9%),上门送早餐(7.1%)、上门送午餐(4.4%)及上门送晚 餐(3. 7%)等等(注8),这显示出国内老人也需要上门服务,虽然调查未有注明这 些老人是否能自我照顾,但如果调查是集中在不能自我照顾的老人身上,服务需 要的百分率可能会更大。
老龄科技中心台思普主任在《下岗职工再选业与银色市场》的论文中倡导如 何城市社区老年照顾服务的需求与职工下岗再就业联系起来,两者相互结合的可 能性将会很大,若二者有完善的协调工作,可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注9)笔者在老龄科研中心及北京工业大学的协助下,考察北京两所街委员会属下 社区老年照顾服务中心,并期望了解社区老人照顾服务需求与吸纳再造业劳动人 手的相互关系据两所托老院负责人分别说,内地城市社区老人照顾服务主要集 中在托老院为主,这两所的社区老人照顾服务中心以托老为主,为了解老人的家 属使用服务后的感受,资料如下: 其实,中港两地的小时工上门服务的宗旨都大有相同之处,两地都是期望服务大 众,令住在社区有服务需要的人士能在社区安稳地生活,对於人手方面,两地服 务均在地区上吸纳失业人手担半小吋工,但香港的小时工照顾员需要有一定的训 练才能出外服务,这可作为内地服务的借镜内地的服务主要是集中在小社区内,并由社区支持香港则以功能社区为主,即 服务单位收到任何地方的服务要求吋,均可以安排服务员上门提供服务,但所遇 到的困难是香港的中上等家庭大多住在香港岛,服务的需求较大,但小时工服务 员因经济环境有限,大多住在新界偏远地方,若每天要到港岛工作一或两小时, 赚来的金钱及时间可能得不偿失,所以香港的做法是将几名的服务员专注一区工 作,令她们的吋间及交通费损耗减至最低。
在服务经费来源方面,香港的来源通常由政府及商业机构赞助,但内地的服务却 由托老院兼办,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节省经费,是可作为香港参考的由於香港的 生活水准高,物质资源丰富,所以收费甚高,小时工照顾员除收费外,并不需要 物质的资助但内地方面收取小量服务费外,还有服务对象的物质捐送,这也显示 服务员及服务对象建立的感情,有助社区不同群休的整合,而两地服务均期待有 外在的财力支持,令服务继续发展中港两地服务使用的家属均从事第三产业的,内地的服务使用家庭月薪较国统局 城市社区服务的规定薪酬标准为高,教育文化方面较高,可能懂得运用社区资源 解决问题但国内现在较为普遍的老人社区照顾服务都是托老院,把老人留在托 老院,家人便可专心在外工作发展市城社区上门老人照顾服务考虑的问题笔者经过中港两地观察城市老人社区服务及对社区就业的冋响后,发现到两地的 老人社区工作有共通点,也有其互相借镜的地方,并在有限的探讨下,提供一点 意见,启发读者思考及探讨出路:1. 城市社区老人照顾服务一-多方面受益T程政府需要选定社区组织如社区服务机构,协助有需的老人及小吋工服务进配对工 作,为有服务需要及就业需要的社区人士作桥梁此外,政府、社区组织为加入 城市社区老人照顾服务的人士进行有系统及专业的培训,在香港考察时观察到不 少服务对象家属要求小时工照顾员可以达到另一服务水平,所以培训课程如急 救、意外处理、简单面谈技巧及约物认识等,提高服务水平,达到服务对象的要 求。
在传统华人社会,照顾服务给予社会的印象是一项卑微的工作,工作性质非专业 化及并不高尚在香港,雇员再培训局为求将此项服务专业化,在香港各区域成 立培训中心,提供专业训练,再分派各地区工作,令社会人士对家居照顾服务的 形象是一专有系统及有内涵的行业,对雇用照顾员方面增加信心2. 城市社区老人照顾服务的利群性及商业性问题由於经济条件有限,内地不可能像香港一般单靠政府及商业团体赞助,内地学者 经常讨论这项服务可否自给自足地为社区服务,在社区小兴办小商业,以服务养 服务但笔者认为不论是政府及商业团体赞助,兴办小商业得来的资金,若H的是发展 社区服务,以人民的福祉为依归,提高社会效益为H的,这是可以接受的正如香港城市社区老人照顾服务的运作过程,其主要的经费来源是由政府及商业 的慈善基金申请得来,作为运作经费,透过一连串的行政过程,为社区的失业妇 女提供服务员的就业机会另一方而,老人家属在社区亦可安定地工作,若举办 小商业,以微利的形式得到资金作为社区服务发展用途,从手段至H标都是合理、 合法地取於社区,用於社区3 •不同专业的合作 若国内期望把城山社区老人照顾服务充分发挥社会效益,那么便需要考虑专业化 的问题。
当然,香港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全面聘用专业社工服务,但国内经济环 境的限制下,亦可有弹性地聘用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统筹及指导服 务的运作例如:香港城市社区老人照顾服务聘请一名专业社工,负责督导服务 的运作及指挥非专业社工,达到服务效果若国内的社区组织有H的地透过这项服务来促进下岗工人就业及向社区老人提 供优质服务,可以请少量专业社工,与社区服务单位富有丰富经验的非专业服务 人员合作共事,单位亦可以与学院合作,制订短期的社区工作训练课程,令非专 业同工的实际经验提升到理性知识层面,提高服务质素4 •社区服务的监管香港城市社区老人照顾服务的经费从大众而来,这必须要向公众交待,故此,服 务应以社会效益为主,并兼顾经济效益,定期作服务的评估,项FI如下:——评核服务设施及运作情况,服务机构是否有固定的场地及管理人员,有否正 常的运作——评估服务的社区效益:以问卷或小组的形式,了解服务员、老人及其家属有 否透过社区照顾服务,令其个人及家庭的生活质素有所改善——透过以上的评估标准,将城市社区服务的功能具体化,将服务质索具体地反 映出來,有效地把服务与社区人士需要互相调校,达到预期的社会成效。
5.政府部门相互间及非政府机构的协调社会福利处主要是统筹及提供社会服务给与市民大众,除直接提小部份 的会所服务外,其余的服务均由非政府的社区服务机构推行,政府在财政上提供 协助所以,与社区服务机构是伙伴关系,唇齿相依的笔者在英国创 立及统筹类似香港城市社区老人服务计划,半政府透过不同渠道,掌握区内家庭 及老人的需要及动态报告後,资助笔者的社区服务机构开办小时工照顾员服务, 一方而令老人得到服务,留在社区生活,而服务的质素则受英国社会服务部严格 监管(注10)总结随着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副产品却是下岗及老龄人士的问题,内地政府可 透过社区服务,制订一•套适合内地社会及经济的做法,舒缓问题若要社区服务 有效地发挥作用,专业化管理及政府监管是必言的注释: 注1:资料来自香港雇员再培训局网页,一九九九年一月六日注2:文汇报,〈领综援再培训五成找到工作,谭耀宗:政府已拨五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