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幼儿大班体育游戏《顶竹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3页幼儿园幼儿大班体育游戏《顶竹杠》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4~5岁)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对身体的感知和大肌肉协调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动手能力等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这个阶段,大班体育游戏的教学应当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关注幼儿园幼儿的身心发展,采用趣味性强、挑战性适中的体育游戏,在运动中让幼儿得到全面锻炼《顶竹杠》是一款适合大班幼儿玩的室外体育游戏它有丰富的动作内容,考验幼儿的协调能力和速度感在游戏中,幼儿能够锻炼体能、提高运动技能,同时还能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和信任感因此,我们选择《顶竹杠》作为大班体育游戏教学的一个案例,并进行教学设计和反思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 了解游戏规则和技巧2. 理解攻防的基本策略2.2 能力目标1. 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速度感2. 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和信任感2.3 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热爱运动的心态2.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三、教学过程3.1 游戏规则介绍教师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1. 游戏人数:4~6人为一组;2. 游戏道具:一根竹子;3. 游戏目标:用竹子顶对方的腿部或臀部(只能顶,不能砸或撞);4. 规则说明:被顶到者退出比赛,最后剩下一人的组别胜利。
3.2 游戏技巧演示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规则和技巧,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示范比赛,由几位较为擅长的同学带领其他幼儿进行对抗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注意以下几点:1. 用竹竿时一定要有规则,不能砸或者撞对方;2. 要迅速变向,同时不失去平衡;3. 发现对方拿竹竿准备挑自己时,需要弯曲肢体及时出奇制胜3.3 实践操作在幼儿对游戏规则和技巧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将幼儿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场地上进行比赛,其中每个小组都需要指定一位组长,负责组织队员的协作和策略,并且带领本组进行比赛3.4 游戏反思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反思,并让幼儿对整个游戏过程进行同时教师也可以帮助幼儿发现比赛中的一些问题:1. 合作中的心态:在比赛中,组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和支持,这样才能赢得胜利;2. 挑战中的成长:尝试困难,尝试更多不同的战略;3. 失败中的反思:学会从失败的经验中教训和经验四、教学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记录每个小组的比赛情况,包括:1. 组内协作情况:是否遵守比赛规则?是否有人员失误或者协作紊乱的情况?2. 个人表现情况:每个孩子是否都积极参与,配合组内协作,是否表现出色?在比赛后,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评估,以确定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这种体育游戏教学的优点在于:1. 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高;2. 通过自主发现和合作,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让幼儿学会协作及团队合作;3. 童玩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参与度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不少的挑战,包括:1. 有可能存在危险:需要有专人提醒,安排固定位置,持监控态度;2. 遵守规则:规则反复强调,需要不断强化和重复教育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重视规则的教育和安全管理,并采取合适的方式,激发幼儿的趣味性和活跃性,体现童玩教育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