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与《鲁候养鸟》PPT课件.ppt
22页鲁侯养鸟鲁侯养鸟庄子2021/8/311 庄子,名周(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蒙人,一生贫困,身居陋巷,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图片2021/8/312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56年),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形成了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庄子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2021/8/313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史记庄周列传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2021/8/314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庄子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021/8/315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大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jun)”,正道出了其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在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2021/8/316 庄子哲学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 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 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朴归真。
总之,他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 2021/8/317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这些思想和主张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那么,庄子的文章,无疑是中国浪漫主义散文的先河 2021/8/318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2021/8/319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西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鲁侯养鸟 庄子外篇至乐 2021/8/3110 鲁鲁古国名,在今山东西南部古国名,在今山东西南部昔昔从前、过去的意思从前、过去的意思御御用车子迎接用车子迎接觞觞古代的饮酒器,这里用作动词此指敬酒古代的饮酒器,这里用作动词此指敬酒庙庙宗庙 九韶九韶古代舜时一种音乐的名称古代舜时一种音乐的名称 具具准备准备太牢太牢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时用猪、牛、羊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时用猪、牛、羊三牲做的供品三牲做的供品为为作为眩眩眼花眩视眩视眼睛发花眼睛发花脔脔切成块状的肉切成块状的肉以己养以己养用自己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1/8/3111鲁侯养鸟(今译) 从前,有一只海鸟,停落在鲁国国都的城郊,鲁国国君,特地把它迎接进城,在鲁国的宗庙里宴饮,为它演奏了舜帝时留传下来的九韶的乐章,又为它备办了牛羊猪号称太牢的三牲让它进餐但是海鸟却双眼昏眩,心里非常忧愁和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也不敢喝一杯汤,只过了三天就死掉了 这是用供养国君自己的方法来养鸟,而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啊! 2021/8/3112 这篇寓言本来是一篇历史故事。
国语鲁语中有记载:“海鸟曰爱居,止于鲁东门之外,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受到了鲁国的贤人展禽的批评,认为臧文仲是无故加典,非政之宜庄子把养鸟的主人公改成鲁侯,增加了鲁侯用九韶的乐章和猪、牛、羊三牲盛宴养鸟的情节这些养鸟的具体情节,在奴隶制全盛时代,也许是本该如此的,但在臧文仲时代,就是 “无故加典,非政之宜”,使庄严的祀典成为愚蠢而可笑的了 2021/8/3113一篇寓言往往有多种寓意,越是优秀的寓言,涵盖面可能越大,寓意可能越深刻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有的人浅尝辄止,会率尔回答:是讽刺那些不以正确的养鸟的方法养鸟,而用供养自己的方法养鸟的国君这种回答没有错,但总觉得不深刻、不全面、没有与有关养鸟的大背景,即环境与历史联系起来考察 2021/8/3114 这篇寓言的深层寓意在于启发人们不管做什么,都要努力掌握事物的规律性,绝对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丝毫也不顾及工作对象和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它们有些什么特点,有些什么规律 如果对于事物的特点和个性以及它过去生活的环境,一点也不了解,就盲目地去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习惯,就不可能把事情处理好2021/8/3115鲁侯对海鸟真是关怀备至,尽心尽力,可他是用供养自己的力法来养海鸟,海鸟怎么受得了呢?人有人的生活规律,海鸟有海鸟的生活规律。
酒席、乐曲、歌舞与海乌生活无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只不过是鲁侯强加于海鸟的鲁侯的主观愿望虽好,但不符合海鸟生活的客观规律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使海鸟一命呜呼 2021/8/3116故事中的鲁侯,是一个鲁莽愚蠢的国君,按他养鸟的办法是绝对养不好鸟的庄子写这篇寓言的寓意,绝不在于揭露鲁侯的无知和荒谬其深层寓意在于通过鲁侯不是“以鸟养养鸟”,而是“以己养养鸟”的失败教训启发人们养鸟要顺乎自然,充分掌握养鸟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养好鸟由养鸟要顺乎自然,推而广之,治民也要顺乎自然,治理老百姓要掌握老百姓的迫切要求和特点、习惯,这是道家治民的最大成功,也是这篇寓言的最深层的寓意 2021/8/3117这篇文章体现出道家“无为”和“道法自然” 主要的思想无为”不是没有作为,而是在了解事物、事件的扎实基础上顺其自然,不要妄为;“道法自然”就是“道” 以自然为最高的、最根本的法则,自然不单指自然界,而是兼指自然如此,自然而然如果鲁侯在海鸟的问题上,采取“无为”即“不妄为”的态度,不违反海鸟的习性,不把海鸟迎到鲁国宗庙来款待和供养,而是遵循鸟的习性,让它回归自然,回归大海,把它送到海边,选一个比较开阔又比较安静的环境,把它放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和海域中去,那它绝不会不吃不喝,两眼昏眩,心里悲伤,熬过了整整三天才死去的。
2021/8/3118这篇寓言之所以成功、方法之一就是突出重点,在细节上也不放松,尤其当这一细节与表达寓意有关时,尤其是这样.在这种时候,庄子下笔如有神,功夫加深,用笔加勤,一字千钧,使寓言的寓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秋水图2021/8/3119如寓言中写鲁侯养鸟的方法、食物以至乐章,都写得非常庄重、详尽、具体,把鲁侯的愚蠢荒谬、无知反衬得非常突出;鲁侯采取的这些方法、食物以至乐章,不但不能使海鸟感动,反而直接促使海鸟死亡, “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2021/8/3120庄周梦蝶图2021/8/3121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