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水画中点的运用与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布***
  • 文档编号:599605931
  • 上传时间:2025-03-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3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水画中“点”的运用与研究    □彭 镜 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一、“点”是皴的延伸在山水画技法的演变中,皴由线发展而来,苔点技法亦是皴法的一个演进:与“点”相似的皴法有钉头皴、雨点皴、芝麻皴、豆瓣皴、米点皴等,这些皴法是画家深入生活、观察自然,并在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表现了画家的艺术追求如北宋画家范宽(控于画真山真水,其代表作是《溪山行放图》)重视写生,他认为与其师古人,不如师造化为了将自己真实的感受传达给受众,画家用一种十分质朴的豆瓣皴表现山石质感这种皴法上粗下细,落笔重而收笔轻,形似豆瓣使用时布满山头,笔笔不留空隙,排列大小相间,聚散有致,把山林的苍郁、浑厚表现得极其充分米家山水的米点皴,最大特点就是用淡墨侧笔横点,所画山水以点代皴,依靠丰富的墨色变化,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水乡山谷隐现、林梢出没、烟雨迷茫、云雾缥缈的奇幻景趣近代画家黄宾虹的点苔,技法纯熟,虚灵飘逸二、“点”的意境表达所谓意境是指画面中体现出来的境界与情调在山水画创作中,“点”不仅能状物,更重要的是能达意五代董源擅长描写江南尤其是家乡钟陵的山水,在表现技法上,喜欢平淡自然,不做奇峭之笔,对“点”的运用极具丰富性。

      代表作《潇湘图》描写了潇湘二水交汇处的景色,山石多用披麻、雨点皴法,山顶多作矾头树丛用墨点攒簇而成,山下多碎石或平沙浅渚,山石轮廓线淡而柔,上面苔点较多,用笔圆曲柔和,用墨清润淡雅,干笔、湿笔、破笔交相辉映,充分表现了江南植被茂密、空气湿润、峰峦出没、云雾显晦的自然风貌,画面平淡天真、意境幽深清代画家石涛在苔点的运用上更是别具一格、不拘成法他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皴法繁密笔法游动,运笔迟滞,如以老辣之笔作篆书,既苍莽,又桀骜画面表现的虽是冬景,却无萧疏荒寒之感皴法是披麻皴、荷叶皴、卷云皴的糅合,洒落满纸的苔点,信笔直戳,有的成“个”字铺排有的成“介”字密攒,犹如交响乐中的鼓点,或强或弱,或高或低,或急或缓,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画面灵动而不杂乱,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朝气三、“点”的空间塑造在山水画中,点的大小、浓淡、虚实变化会产生较强的空间感通常近处的点大,浓而实,远处的点小,淡而虚点在空间中还具有确定位置、隐虚显实的作用如需要在画面上突出某一部分,可用较浓的点及畅快的笔墨使之凸显,以强化物象的视觉效果反之,如果要将某一个部分虚而隐之,可用较淡的点,以朦胧的笔墨虚而化之,通过强调笔墨的虚实对比变化而达到空间的塑造。

      如元代山水画家王蒙,以写景稠密著称,擅长运用浓淡不同的墨点来统筹画面气韵,以表现山林茂密苍茫的气氛其代表作《青卞隐居图》技法丰富山头打点的方法多样,有浑点、破竹点、胡椒点、破墨点等,各种笔法、墨法互用,表现出山石树木的润湿之感画面渲染不多.近处墨线浓而实,远处墨线淡而虚,用笔繁而不乱、层次分明,充分呈现出空间的深度和广度.成功地表现了南方溪山林茂景深、滋润华秀的景色四、“点”的调节和平衡作用首先,在山水画创作中,点的分合聚散对布局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会使本来缺乏生气的画面焕然一新当画面布局过于疏朗,以及诸物象之间笔墨关系显得过于松散支离时,可用“点”聚而合之,使画面疏而不空、分中有合、气脉相通而当画面构架过于紧促稠密,诸物象之间显得过于拥挤时,可用“点”分而散之、间而断之,使其密而不挤、聚中有散、气息畅通正如清代华琳所说:“至若有脱节,苔可以接也;皴有遗漏,苔可以补也;合者欲其分,苔可以分也;连者欲其断苔可以断也其次,苔点的运用不仅可以增添画面的情趣.而且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点在“石嘴山脊处”,可明确结构关系;点在“山巅石隙处”,可表示阴阳向背起伏;点在“山水交互处”,可加强层次变化;点在“轮廓未明处”,可确定其前后空间关系;点在“分界凹凸处”,可醒脉络转折。

      此外,点还能渲染气氛,加强画面气势与节奏,突出重心,吸引人的注意力苔点”作为画面的构成要素,在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同的艺术家运用“点”可以创作出不同的艺术作品,其语言表达形式丰富多样我们通过对“苔点” 的探索与研究.应充分认识到“点”的审美功能和艺术价值,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拓宽视野勇于创新,力求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绘画作品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