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docx
6页《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遥应解一道的意思,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意目标:根据诗句想象两个小孩的可爱形象,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唐代有一位诗人胡令能,年轻时当过修理铁木器的工匠他爱写诗,写诗出名后,远近的人还叫他胡钉铰有一天,他来到乡村迷了路,四下张望,终于发现了一个小孩他想向小孩打听路怎么走,可是小孩在干什么呢? 出示图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诗mdash;mdash;《小儿垂钓》 2、板书课题,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 分别讲讲小儿和垂钓各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 1、板书全诗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词语:蓬头稚子垂纶莓苔遥招手不应人指名读,齐读 3、学写生字:稚,侧学生描红 4、指名多人读诗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三、理解诗意 1、提出不理解的字或词 蓬头:头发很乱的样子稚子:小孩子引导学生对照插图,了解这里的蓬头其实是指由于孩子较小,头发细柔而不易扎束,并不是真的乱蓬蓬。
)纶:丝线,这里指钓鱼线垂纶:钓鱼侧坐:侧着身子坐,带有随意坐的意思莓苔:泛指野草映:掩映,映出借问:向人打听遥:远远地应:应答 2、指名多人说诗句的意思教师通过评价激励与引导学生 四、练习表演,理解诗情 1、古诗是高度的浓缩了的文学作品,简洁明快的几十字,有的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有的就像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还有的就像《小儿垂钓》这样,是一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剧你们想演一演吗? 小组合作,练习表演教师巡视指导,主要是问他们原因 2、小组表演第一组教师采访第二组开始让学生采访和评价 要点:(1)这个学钓鱼的小孩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在表演中通过什么来表现的?(2)为什么这么远招手?招手是什么含义? 随机板书:认真专心天真可爱 五、学习《池上》 1、短短28个字,简简单单的遥招手这个词,诗人胡令能向我们描画了一个专心学钓鱼的可爱孩童的形象孩子永远是人们心中的开心果,也是诗人非常乐意表现的一个主题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另一个诗人的一首童趣诗(板书) 2、猜诗人出示《池上》,师范读 3、生自读,读准,读通,努力理解 4、学生交流诗意指名说,评述对词语的理解是否到位,再指名说,基本到位后同桌互说。
5、体会童趣领悟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来表达童趣的 引导学生对偷采进行探讨,通过不解藏踪迹一句(对照插图)体会小孩的行为与偷盗是不同的,诗歌正是通过这句反应了小孩的天真纯朴 6、练习读背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童趣诗,诗人通过学钓鱼和偷采白莲这两件小事,为我们描绘了两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七、作业 1、搜集其它童趣诗读读背背 2、读背这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池上 蓬头稚子学垂纶, 童 侧坐莓苔草映身 趣 路人借问遥招手, 诗 不解 藏 踪迹 怕得鱼惊不应人 认真 专心 天真 纯朴 天真可爱 内容总结(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遥应解一道的意思,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3)他爱写诗,写诗出名后,远近的人还叫他胡钉铰(4)他想向小孩打听路怎么走,可是小孩在干什么呢(5)2、板书课题,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6)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7)侧坐:侧着身子坐,带有随意坐的意思(8)2、读背这两首古诗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