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智学校的德育教育探究.docx
6页培智学校的德育教育探究 摘要德育是培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培智学生存在适应行为缺陷、抽象理解能力困难等障碍,对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改进德育方法、切实提高德育效果尤为必要本文从培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开展德育的途径和策略两方面展开论述,为培智学校开展有效的德育教学提供参考关键词培智;智力障碍学生;德育教育引言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1]培智学校1-9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开展德育的黄金阶段,在黄金阶段重视对培智学生的德育教育,引领学生养成优秀的三观和人格,意义重大而相对的,智力障碍学生缺乏是非辨别能力且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缺乏自控能力,对于道德情感培养这样高级的情感体验感受力较弱,因此对培智学生的德育教育难度较大,需巧妙渗透,改进德育教育方法,拓展德育教育手段,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同样意义重大由此看来,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探究非常有必要一、培智学生德育的重要性首先,德育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模块,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背景下,德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也明确了“尊重差异、育人为本、关注需求、服务生活”的基本理念,指引我们在培智教育中要重视育人,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结合智力障碍学生特点,努力为学生日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其次,智力障碍学生由于智力问题,他们对外界社会的思考较为浅薄,思想未能成型,外界复杂的人际关系可能对培智学生有引导、歧视、欺骗等,培智学生内心也较为敏感、较为封闭,思想会出现抑郁、幽闭、厌世、偏激、狂躁等问题,这会大大影响学生的成长,学校需要对培智学生德育教育重点关注,不仅培养他们的智力,更要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理素养,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二、培智学生德育教育开展的途径和策略(一)三全育人,优化德育教育途径“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样适用在培智学生身上,指的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需要构建“班主任德育+思政课程德育+文化课德育+教辅人员德育+家庭德育”的全员参与育人体系,在学校内各教师密切配合,信息共享,整合德育教育资源,挖掘日常生活中或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培智课程标准》中的7门一般性课程都可渗透德育的任务其次,在校外,学校德育要和家庭德育建立紧密联系,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鉴于家长并非专业的教育人士,对于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开展德育教育非常吃力,学校也需要给予家庭具体的指导建议,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良好成长环境,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3]。
全程育人指的是对学生的德育现状持续关注,了解不同培智学生的德困成因,制定更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德育教育,制定培智学生个人档案,及时关注培智学生,及时更新个人档案,全过程加强人文关怀全方位育人指的是不仅要日常口头说教,更要活动育人,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善于创设生活情境,组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感悟,提升培智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二)环境育人,潜移默化渗透环境对于人成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形成良好学习风尚的重要载体,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道德习惯的形成,以及良好道德风尚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培智学生所能接触的环境,学校和家庭是最主要的两个场所,人、事、氛围等是最主要的要素首先,教师和家长应当注重自己的德育表现,给学生展示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德育思想和行为,学生通过模仿借鉴,自身也会慢慢变得优秀,如果遇到不良的行为问题,应当仔细分析原因,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拨乱反正;其次,可以在学校内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楼梯间、草坪边、厕所里、家庭墙面等显眼地方树立德育标语,精心打造学生的花园、果园等绿化环境,让学生在走进校园的那一刻便感受到和谐美丽、德育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还可以通过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等宣传德育信息,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三)善用班会、节庆日对于培智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善于运用班会、节庆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大型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在三八妇女节开展一次“我帮母亲做家务”的主题活动,比如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给学生播放大地震灾难以及解放军救援的珍贵影片,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四)改进德育教育方法口头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流,教师关注培智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加以教育,除此之外,也可创设相应的德育活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做中感受,在做中思考,带给学生更好的德育学习体验,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上文提到的利用班会、节庆日的德育主题活动就是其中一种,除此之外,也可开展德育主题辩论赛、德育主题演讲、德育情境重现、红歌学唱等活动,更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参加诸如清扫马路、慰问老人、家庭劳动活动、烈士陵园祭扫、参观文化馆博物馆等活动[4]五)激励策略在日常教育中如果看到培智学生良好的德育行为,一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性的激励,让学生有愉快的体验,对良好的德育行为得到正强化;二激励的指向要具体,教师的激励应当与学生实际表现的行为相对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给予明确的指向;三是激励的形式,可通过物质激励、口头肯定、行为激励、肢体语言或表情语言激励等多种激励方法来实现,比如在班级内共同推举“学习纪律小能手”、“个人卫生红旗手”等,颁布奖章,比如对学生点头微笑、拍拍肩膀鼓励等[5]。
三、结束语综上所述,智力障碍学生的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德育带来的效果往往是看不见的,难以量化,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作加强对培智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三全育人、环境育人、班会育人、活动育人、激励策略等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参考文献1. 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姜烈芳. 培智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实践研究[J]. 现代交际, 2019, 000(022):145-146.3. 李小红. 特殊孩子培智中的德育方法探究[J]. 环球慈善, 2019, 000(008):P.1-1.4. 何玲香. 人文关怀在培智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明日, 2019, 000(001):1-1.5. 李增燕. 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德育及生活习惯培智手段与方法的研究[J]. 明日, 2019(1):0370-037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