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食堂十项管理标准.doc
5页幼儿园食堂管理标准一、场所设备1、幼儿园食堂面积应在70平方米以上(以6个班规模的幼儿园为准),设计科学,布局合理食堂内外环境安全、卫生、整洁、无污染备注:食堂面积随幼儿人数增加而增大)2、食堂应明确区分为主副食加工间、配餐间、主副食库、烹调间、更衣室和食品仓库等3、操作间墙面应贴瓷瓦到顶地面采用不透水材料铺砌,地面及排水畅通,便于冲洗、消毒辅助用房保持卫生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4、厨房应配备操作台(面、菜及生、熟分开)、和面机、消毒柜、蒸箱、烤箱及绞(切)肉机等机械设备5、操作间的纱窗、纱门、挡鼠板要完整,防蝇、防鼠措施到位二、伙食管理6、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及五四制幼儿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成立由园长、教师、保健大夫、保育员、炊事员及家长代表组成的伙委会备注:各种制度悬挂上墙)7、每周制订代量食谱,每季度进行营养计算及时听取幼儿及家长意见8、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每天按人按量配餐,不吃剩饭菜,建立饭菜留样制度不开设晚餐的幼儿园应为家长提供晚餐建议9、职工伙食和幼儿伙食严格分开,严禁侵占幼儿伙食三、营养管理10、幼儿食谱应每周调换并做到周内不重样,保证幼儿的进食量和营养量。
11、幼儿饮食保持营养平衡合理,餐点做到色、香、味、形俱佳,注意荤素搭配,干湿搭配,每餐应有一荤、一素、一汤,主食丰富多样12、根据季节和幼儿年龄特点及时添加时令新鲜蔬菜、果品和粗粮四、人员管理13、按照幼儿园规模及幼儿人数1:70的比例配齐食堂工作人员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14、炊事人员每半年到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查体一次无健康证、厨师证或市级以上专业培训证不得从事幼儿园食堂工作备注:传染病患者调离工作岗位)15、炊事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工作期间手上不戴饰物坚持灶前洗手、离开操作间脱工作服,加工操作时配戴口罩16、炊事人员做到六勤: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衣物、勤换工作服17、定期组织炊事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使其做到技术熟练,操作规范五、操作管理18、操作间地面、墙面保持清洁卫生地面、空间定期消毒水池、容器、用具等及时洗净消毒容器、盛器要放在专用台、架上19、生、熟食存放、加工严格分开制作生、熟食的菜板、刀具要专用和存放20、食用无公害蔬菜,严格执行“一拣二洗三泡四切”的操作规程荤素食品分池清洗清洗池内保持整洁卫生21、食堂工具用具做到“刀不锈,板不霉,加工台面、抹布干净”。
22、严格遵守豆浆、土豆等食品制作要求,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食物中毒六、财务管理23、幼儿伙食费专款专用,计划开支,每月向家长公布伙食帐目,年伙食盈亏正负控制在2%左右备注:全年收支均衡)24、会计内外总帐及明细帐登记及时,做到科目准确,帐物相符,帐面清晰,日清月结25、出纳在采购报销时,要检查三齐(经手人、验收人、园长签字)缺一拒付七、采购验收26、采购员凭当日食谱备齐所需物品不准购买腐烂、变质、掺杂、掺假及三无食品27、积极与放心肉、菜、蛋供应单位或大型商场建立供货关系,保证食品新鲜、安全28、购买无单据物品,要用本园日购物单,写好明细帐,经卖方签字,采购员把关验收,伙食班长签字方可入库29、严格验收入库作好进出货物的登记检查工作,做到先进后出,易坏先用,严格查验卫生质量要求八、仓库管理30、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有明显标志,主要食物存放离墙离地15公分以上,原料存放要做到三隔离:生、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非食品隔离31、仓库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有防潮、防火、防虫、防鼠设施和措施32、出入食品履行记帐手续,入库要凭单据过磅验收、出库要凭计划,按数出库,月终帐物相符九、卫生消毒33、餐具一餐一消毒,确保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蒸汽或消毒柜)。
清洗消毒场所应与切配、烹调场所分开,避免互相污染34、炊事员接触熟食前必须消毒双手品尝副食时用专用器械,剩余食物不准再供幼儿食用35、幼儿用物品清洗干净后消毒,消毒时间分别为:蒸汽15分钟,水煮15分钟(煮沸后),消毒药液浸泡30分钟36、炊事器械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冷藏箱生、熟应分开专用,每月断电清擦一次,专用熟食刀、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装入袋中,放至固定位置37、食堂卫生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十、安全管理38、使用操作炊事设备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未经培训不准单独操作使用设备39、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工作结束后及时关掉煤气,罐装煤气应放在距炉灶4-5米以外,注意防火,明确专人负责每天检查40、非炊事人员不得进入厨房和仓库41、幼儿饭菜应放置到温度适宜时,由各班取回,专人发放42、幼儿园成立安全检查小组,定期排查安全隐患有检查记录43、配置消防器械,炊事人员熟知操作程序并具备事故处理方面的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