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要点复习 岳麓版.doc
2页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要点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 二战的爆发与扩大一、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二、慕尼黑阴谋: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2.影响:英、法的绥靖政策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三、二战开始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导致二战全面爆发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四、二战规模扩大:1、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开始扩大化:1941年6月22日,德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突然袭击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9月至1942年春,德军攻击莫斯科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指挥下,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太平洋战争:(1)爆发原因:1940年,日本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直接威胁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日、美、英矛盾日益尖锐2)太平洋战争开始,标志是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扩大到最大规模五、《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背景:德意日不断扩大侵略,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需要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2、目的:彻底打败法西斯3、时间:1942年1月 地点:华盛顿参加国:美、英、苏、中等26国4、内容:《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5、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使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第7课 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一、二战的转折:1、太平洋战场:1942年夏,二战出现了有利于盟军的重大变化.1942年6月,美军出奇制胜,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陷于被动局面2、北非战场:1942年,英军在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使德、意法西斯军队丧失了在北非战场的主动权3、苏德战场:1942-1943年,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给德国法西斯以致命打击,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二、重大会议:1、德黑兰会议:在二战发生重大转折的形势下,为了尽快击溃德国法西斯,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伊朗的德黑兰举行德黑兰会议确定对德作战方针,决定1944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2、雅尔塔会议:1945年初,美英盟军和苏军分别从西东两面攻入德国境内.在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雅尔塔会议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分区占领,苏联在欧战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会议还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三、诺曼底登陆战役:1944年6月,在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英、美盟军100多万人从英国出发,强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于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四、二战的胜利结束:1、柏林战役:1945年4月,苏军同美军在易北河畔会师几天后,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2、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因素:(1)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2)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消灭日本关东军;(3)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抗日武装展开全面反攻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二战结束五、“二战”的性质: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争。
六、“二战”的影响: (1)给人类造成空前破环和灾难;(2)摧毁了法西斯势力;(3)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于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4)大战期间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为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5)战争教育了人民,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