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西医医院项环评目环评报告(共109页).doc

109页
  • 卖家[上传人]:1537****568
  • 文档编号:321862093
  • 上传时间:2022-07-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28MB
  • / 10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总论 11.1项目的由来 11.2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2评价目的 2评价原则 21.3编制依据 21.3.1相关法律、法规 2有关技术规范 41.4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4评价内容 4评价重点 41.5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41.6环境标准 5环境质量标准 5排放标准 51.7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7环境空气 7地表水环境 91.7.3 地下水环境 9声环境 121.8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2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152.1自然环境 15地理位置 15地形地貌 15气候与气象 17水文状况 222.1.5 动、植物与生态 232.2社会环境 23行政区划及人口 23城市功能 232.2.3 经济和社会发展 24交通运输 242.3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25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63.1本项目概况 26工程基本情况 26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26主要仪器设备 27公用工程 2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31劳动定员及工作时间 31工程建设周期及实施进度 313.2本项目工程分析 31运营期污染分析 31施工期污染分析 363.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384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9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39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39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24.2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43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 434.2.2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454.2.3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464.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74.3.1 声环境概况 474.3.2 声环境现状监测 474.3.3 声环境现状评价 49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05.1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505.1.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50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5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52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9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 595.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0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 60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60施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分析 61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分析 616污染防治措施 626.1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6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62水污染防治措施 62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65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68辐射防护 69环境风险分析 696.2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70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70水污染防治措施 7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71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16.3污染防治措施汇总一览表 727总量控制分析 737.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 737.2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737.3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748清洁生产分析 758.1施工期清洁生产分析 75施工方式的改进 75建筑材料的选用 75施工设备的选用 768.2营运期清洁生产分析 769公众参与 779.1公众参与调查的目的 779.2公众参与形式 779.2.1信息发布 78信息反馈及信息汇总 78信息交流 789.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83调查对象 83调查表统计结果 87调查结果分析 879.3.4 公众意见及答复 899.4 公众参与结论 8910 工程总体选址合理性分析 9010.1. 选址合理性分析 9010.2 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 90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9211.1经济效益分析 9211.2社会效益分析 9211.3环境效益分析 92环保投资估算 92环境效益简要分析 9311.4结论 9412环境管理计划与环境监测计划 9512.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95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95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 95运营期环境管理计划 9612.2环境监测计划 98环境监测计划的目的、原则 98监测机构 98常规监测计划 9812.3环保设施验收建议 9913评价结论及建议 10013.1规划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结论 10013.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00环境空气 100地表水环境 100声环境 10013.3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101环境空气 101地表水环境 101地下水环境 102声环境 102固体废物 10313.4选址合理性分析结论 10313.5 污染防治措施及总量控制结论 10413.6 清洁生产分析结论 10413.7 公众参与结论 10513.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10513.9 综合评价结论 105附件:1. 《声环境监测报告》2. 《城市非居民供热合同》3. 《医疗废物处置合同》1总论1.1项目的由来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是一家集科研、教学、临床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非营利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以医疗为根本、以服务为生存、以创新品牌,加强学科建设,勉励技术骨干和归国人才坚持“病人至上”的服务宗旨急病人之急,想病人之想,解病人之难,分病人之所忧,一切方便病人的办院道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作为一个集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既有全科医疗,又具有独特的专科技术医院将组建一支医疗技术精湛,服务质量高,而且有一定规模的医疗队伍医院就医环境优雅舒适,具有先进的CT、B超、彩超、心电、心频、耳鼻喉治疗仪器、肛肠治疗仪器等化验及医疗器械医院内设内科、妇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眼科、中医内科诊室、骨科诊室、神经内科诊室、外科、内分泌科、前列腺科、肛肠科、计划生育科、牙科诊室、B超室、心电室、化验室医院聘请医护人员20人,其中检验士1人,影像学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护士2人,药士1人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位于道里区经纬街18号,地处省会城市的繁华路段,周围居民颇多,属商业区和居民区较集中的区域,医院周围区域没有一座较具有规模的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因此提出本项目的建设,以满足患者和周围居民的医疗需求受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的委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承担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使环评工作有目的、有步骤且科学地进行,课题组在现场踏查、资料调研、模式计算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编制出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现提交主管部门及与会专家审查1.2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1.2.1评价目的通过对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附近环境现状的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以及环境特征;结合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对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科医院项目的建设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识别出本项目建设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因子,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保护措施,预测本项目投产后所排污染物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结合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从环境角度论证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项目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2.2评价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规、法令、标准及规范,力求做到工作深入、内容完备、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措施具体,使评价成果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在保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评价区现有的环境基础资料和成果,缩短评价工作周期。

      1.3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实施)(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9)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2005年4月21日)(10)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15日)(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14日)(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 环办[2004]65号《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14)《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加强公众参与的通知》(黑环发[2001]117号)(15)《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环保局省发改委“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1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2006年 第380号令)(17)《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 第5号令)(18)《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3年 第36号令)(19)《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环发[2003]188号)(20)《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1.3.2有关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1.4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4.1评价内容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及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为:(1)收集和监测项目影响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分析项目建设期对水、空气和声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影响;(3)预测与分析项目运行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和社会效应,对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减缓、控制措施;(4)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广泛征求项目区及相关各阶层人士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建设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5)对本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与环境监测计划。

      1.4.2评价重点根据该拟建工程特点及区域环境状况,确定本次评价以施工期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运行期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的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外环境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为评价重点1.5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通过对本项目实施过程及实施后产生的环境污染因素及污染因子进行分析,筛选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本项目各专题、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因子筛选结果列于表1-5-1表1-5-1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结果序号环境要素评价专题评价因子1环境空气现状评价PM10、SO2、NO2、NH3、H2S;预测评价影响分析2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pH、DO、CODcr、BOD5、高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