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调研报告.doc
10页天津文化中心调研报告天津文化中心是天津市委、市政府适应天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体现城市发展定位,进 一步完善城市文化功能,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而规划建设的工程,是提升天津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实际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 天津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是天津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及公益文化场所、城 市公园、市民休闲中心、青少年活动场所为一体,是文化展示、交流、休闲、消费最集中的 区域,是天津标志性文化建筑群,同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文化休闲中心[1]规划布局结合地区环境,从用地西侧现状天津大礼堂向东引伸弧线形景观轴线,在轴线 底景布置天津大剧院紧临大剧院西侧设置了中心湖面,并利用现状银河公园与天津乐园,共同形成以绿化、水体为主的中心标志区开放空间该区域综合优势明显,周边发展成熟文化中心是天津的一张名片,是天津的会客厅我们不希望它美丽、漂亮,而且希望不是一个花架子,能给大家带实实在在的好处文化中心开空间总面积 33hm2,其中水面图 2 交通枢纽布局 仅它来放10hm2,绿地 12.9hm2以水、绿化等自然元素为载体,结合高品质建筑群,营造了一个 以文化、生态为主题的具有天津文化特色的“城市客厅”, 为市民创造了宽松而有活力的文 化氛围,提供了丰富的人文体验,继承并弘扬了城市文化,表达了对生态文明的向往,将为 生态城市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文化中心如此广阔的开放空间面积,造就了一个广阔的活动空 间,可同时容纳很多前来参观游玩的市民和游客整片文化中心与外部的通达沟通也相当成熟,体现以人为本的交通组织,有 5 个机动车 入口和十个非机动和行人入口通过完善周边地区路网,在文化中心周边形成了“三横四纵” 的路网骨架,以实现进出车流顺畅4 条轨道线服务于文化中心,包括:连接滨海新区与中 心城区的市域轨道 z1 线,服务于中心城区并形成环线的地铁 m5、m6 线以及中心城区的 m10 线贯彻“人车分流、步行优先”的原则,将现状越秀路改为下穿隧道,保证其通行能力的 同时实现地面步行系统的连续性;将广东路延长线作为内部道路,与建筑沿街辅路共同形成 外围环线,沿线设置建筑与地下车库入口以及出租车落客点,作为城市与建筑、车流与人流 之间的缓冲带,减少了对外交通压力,实现了内部步行系统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下 沉广场等不同形式的地下空间出口,构筑地下、地上立体步行系统,创造完整安全、舒适便 捷的步行环境而空间的整体层次感也把握的相当好,文化中心设计始终关注功能、空间、技术等本质 问题,秉承“功能→空间→形式”的内在逻辑,在理性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形成功能空间形式均衡、品质俱佳的整体环境。
以大剧院为主体,通过对建筑造型、体量、材质、退线、入口方向等提出控制与引导,努力形成主次分明、统一协调、形象完整天津文化中心致力于塑造富有天津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客厅”地处九河下梢、渤海之滨的天津起源于水,文化中心规划结合现状水体,在开放空间的 中央 术喷动的文朝向图 4 天津文化中心湖面 设置了中心湖面,缀之以大型艺泉,形成了优雅而生 水景 主题,隐喻天津特色的“水化”端庄、大方的文化建筑透过湖面的共享空间与之互动,既是 展现天津文化内涵与品质的窗口,又是观赏体验“水文化”的绝佳场所银河购物中心更是 将水迎入室内,叠池造瀑,创造丰富的情境体验,实现文化品质与商业价值的融合篇二: 天津文化中心调研报告天津文化中心调研报告调研地块 a 区 此次调研我选择了天津文化中心的 a地块,也就是银河公园的三天月广场天津银河公园坐落于河西区友谊路上,采用日本川口卫建筑构造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三天月”方案银河公园采用独特的平面半下沉式设计、立体灯光效果设计、园林绿化造型设计、游人需求服务设计等特别是公园主体建筑“三天月”广场的灯光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夜晚犹如三面银光闪闪的弯月降落地面,卫星拍摄的画面不用任何技术放大,也可清晰识别,名副其实地成为天津市标 志性建筑。
环境质量银河公园由满月、母月、子月构成的三天月广场;高 50 米的满月塔;八个功能各异的小 广场,以及公园内璀璨的万盏明灯,巧遇天成“三五八十”的有趣数字,成为本市“三五八 十”四大奋斗目标实现的历史记录,反映了广大市民对“三五八十”四大目标的提前实现, 给天津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的真切感受,表达了全市人民加快实施“三步走”战略目标,开创天津更加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和力量三天月广场位于整个公园的中心位置,总面积 2.99 万平方米,由满月塔、满月湖、母月穹顶、子月穹顶、母月广场、子月广场以及中心广场构成文化娱乐活动母月广场、子月广场比邻而居,相映成趣;母月穹顶、子月穹顶由特制玻璃组成,总面 积分别为 2200 平方米和6000 平方米满月湖面积 1960 平方米,湖中矗立着作为银河公园象征的满月塔,塔高 51.25 米,共 15 层,配以长空利剑灯,形成整座公园的制高点,游人可沿双重螺旋式楼梯攀登到塔顶凭高远眺,一览公园美景满月塔的外观是由外挂玻璃专利节点设计构成,玻璃被独树一帜地呈水平放置,所以人们只能看到玻璃的厚度侧面据设计者介绍,这种做法的目的是通过玻璃的折射,使 旋转的太阳在不同时刻闪烁不同的光芒。
因此,阳光下晶莹剔透的满月塔,每分每秒的光辉都是不同的,是一道每一刻都在变化的风景线满月塔的内部构造也是目前世界上所没有的设计,它采用的是中心受压、四周受拉的导入预应力结构体系技术,即内部 12 根圆钢管承载受压,外部 24根钢管协调受拉,从而形成巨大的承重能力因此,这座看似秀美纤巧的满月塔,能够达到 250 公斤/平方米的承重,这意 味着即使塔中所有平面上肩并肩站满参观的人群,它自身所拥有的承重力足以保障安全空间与文化天津文化中心致力于塑造富有天津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客厅”地处九河下梢、渤海 之滨的天津起源与水,文化中心规划结合现状水体,在开放空间中央设置了中心湖面,缀之 以大型艺术喷泉,形成了优雅而生动的水景主题隐喻天津特色的水文化,端庄大方的文化 建筑透过朝向湖面的共享空间与之互动,既是展现天津文化内涵与品质的窗口,又是观赏体 验水文化的绝佳场所篇三:影视文化中心调研报告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调研报告据要求,拟在武汉雄楚大道旁建一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群体故本人于 2012 年 11 月前往 基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研,此次本人调研的内容涉及到基地及周边要素分析,对类似建筑 的调研,对任务书的分析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
下面将对此次调研的情况进行详细阐述一、关于基地在自由选择基地的要求下,选择了有一定高差的,位于南湖校区旁的基地一)周边环境该基地位于雄楚大道和岭南路交汇处,且处于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内部交通便利, 车流、人流量大东南面为广汽本田景田店;西北面为金色年华 ktv 和湖北鄂东桩基工程公 司;西南面为南湖校区;东北面为酒店等娱乐设施图 1 基地及周边(二)基地本身该基地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矩形地块基地东北面和西南面 221m,东南面,西北面 80m 其南面为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如图 2),西北、东北方向道路皆为双行车道,车流量大, 其中东北面的雄楚大道(如图 3)为主要交通干道故按照要求,东北面退道路边线30m,西 北面退道路红线 10m,东南面、西南面各退红线 5m基地西南面为弧形坡地,基地内部最高为 8m,整体最高 21m其余部分地势平坦由于 坡地地形的限制,可考虑在坡地上设置景观小品或室外茶座图 3 基地南面图 2 基地东北面二、对类似建筑的调研对于已建成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实例,就近选择了位于武汉汉口的汉阳造进行实地调研, 并对曾多次作为消费者所接触到的上海新天地进行回忆思考和信息的收集查阅。
一)武汉汉阳造绿意葱茏的龟山脚下,曾是一百多年前,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从清末民 初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享誉海内外的“汉阳造”,已然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轫的标志今 天,曾经的兵工厂即将成为新型产业的集聚地,“汉阳造”被时代赋予新的含意——这就是“汉 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所在地 在百年工业遗址汉阳区龟北路一号原 824 厂,创建了“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它地处市内一环,三镇鼎立之处,背枕龟山,面临长江、汉水 交汇,毗邻千古琴台、隔江相望黄鹤楼,遥看城市地标龟山电视塔等人文景观,回首闻名于 世的“汉阳造”,俯视中国近代工业遗迹,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闹中取静,这种集天时地利、 历史底蕴和人文环境于一体地出身,奠定了“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横空出世,是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理想的创作乐土园区共占地 90 亩,建筑面积约 4.2 万平方米,在保留龟北路片区工业遗址的基础上,按 照“整旧如旧,差异发展”的思路,通过对原标准厂房进行重新定义、设计、规划,构成一 心(以龟北路为轴心)、二带(滨湖景观带和绿色生态景观带)、三片区(上述 3 大功能区域)的 空间布局,重点打造文化艺术区、商业休闲区、创意设计区 3 大功能区域,以完备的、富于 创新的硬件设施,高质量、高专业水准的服务,集聚国内外优秀创意企业落户,提供现代、 高端创意产品及服务。
打造一个凝聚艺术精英,集结智慧灵感,引领时尚潮流的文化创意产 业聚集地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将“汉阳造的历史创新精神”与“现代创意文化内涵”完美 结合,在聆听千年“高山流水”的龟山脚下,演绎一曲文化、艺术与经济的交响乐汉阳造” 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要将“汉阳造的历史创新精神”与“现代创意文化内涵”完美结合,在 聆听千年“高山流水”的龟山脚下,演绎一曲文化、艺术与经济的交响乐图 10 汉阳造中心建筑图 9 旧厂房围墙上的涂鸦图 11 饰面装饰与植物图 8 与旧厂房风格相似的新建筑物墙面的涂鸦图 6 旧厂房改造的青年旅馆图 7 与旧厂房有强烈对比的新建筑图 4 以旧零件拼装的装饰小品图 5 汉阳造中由集装箱改装的咖啡厅(二)上海新天地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一个展现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上海独 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以中西融合、 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如今的新天地已经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是领略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 所这片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六万平方米的石库门建筑群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 游人仿佛进入时光隧道,回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二十一世纪 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门外是风情万种的石库门弄堂,门里是完全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一步之遥,恍若隔世, 真有穿越时空之感!而精彩纷呈的街头表演、新意迭出的时尚活动,为新天地带来富有动感 的现代时尚风采,成为现代潮流的领导者昨天是今天的历史,明天是今天的创造上海新 天地改写了石库门的历史,对本已走向历史文物的石库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三、任务书分析(一)创意产业1.概念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译为“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 来的,推崇宦口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理念、思潮和经 济实践创意产业园是一个界定了的特定区域,具备一定的规模,有较为完善的公共设施、社会网络和管理系统,以密集的创造性智力劳动为主,与国际信息、科技、市场接轨的具有充分 活力和现代化的开放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