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活动教案(19篇).docx
9页二年级数学活动教案(19篇) 二年级数学活动教案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抽奖、举旗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准备: 1、装有各色小球的双层袋十个、各色小旗若干 2、学生分成6人小组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元硬币提问: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什么? 生1:一元硬币可以用它买东西 生2:还可以用它玩猜正反的游戏 师:你会玩吗?能介绍游戏的玩法吗? 生2:把硬币往上抛,落下后用手遮住,让别人猜正反 师:想不想现在玩? 生(齐):想! 师(抛出硬币后盖住):谁来猜? 生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 师:能确定吗? 生(摇头):不能 师:那该怎样说? 生3: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可能性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摸球比赛 师:老师这儿有两袋球,请两组小朋友进行摸球比赛,摸到黄球多的`小组取胜。
两小组开始摸球其中一组全摸的是黄球,另一组一个黄球也没有摸到 学生渐渐觉察到什么,纷纷说:不公平,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4:一只袋里全装的黄球,当然摸到的都是黄球 师:真的吗?抽出来看看,果真全是在这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生5: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 师;板书一定另一只袋子里呢? 生6:一个黄球也没有 师(边抽出里面的网袋边提问):在这样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7: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黄球 师:板书不可能如果我想在这只袋中,可能摸到黄球,你有办法吗? 生8:放一个黄球进去 师:照你说的,放一个黄球,现在在袋中任意摸一个会有什么结果? 生9:可能是红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师:板书可能 活动二:小组摸球 师:小朋友们都觉得刚才的比赛不公平、不合理,下面我们就举行一次公平合理的小组摸球比赛,比一比,哪一小组摸得最有秩序、收获最多?小组成员轮流摸球组长在表格内作好记录附表格 红球 黄球 白球 小组摸球,组长记录 五分钟后 师:谁愿意把你们这组的摸球情况向大家汇报 生10(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摸球情况记录表):我们小组摸了10次白球,6次红球。
师:猜一猜他们小组的袋中装了什么颜色的球? 生11:白球和红球 师:抽出你的网袋,看他猜对了吗?(猜对了)在这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12: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 生13:不可能是黄球 师:根据你们组记录的情况,猜猜你们的袋中会有什么颜色的球再抽出网袋验证一下 生猜测验证 师:你们猜对了吗?在你们组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小组成员交流交流 小组成员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从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出现的结果 师任选两组网袋,让全班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交流摸球结果 活动三:摸奖活动 师:一个月前我们金坛举行了一次摸奖活动你参加了吗?手气怎么样? 生(齐):不好! 师:今天想不想碰碰运气? 生(兴奋地叫了起来):想! 师(拿起一只装有6只黄球的网袋和一只装有4只白球、2只红球的网袋,把球合并到一只袋中在这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14:可能摸到黄球、可能摸到白球、还可能摸到红球 师:现在规定摸到红球为中奖 师生合作进行摸奖活动大约摸了10次还没有人中奖 师(故作疑惑):刚才明明小朋友说可能摸到红球的,怎么现在一个也没中奖? 生15(急切地):因为红球少不容易摸到。
师:如果让你再摸一次,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球中奖? 生16:黄色,因为黄球个数多,容意摸到 师:分析得真好但真正的摸奖活动的组织者才不会向你这么大方,他们总把大奖放得很少,这样中奖的人才会很少,他们才能赚到钱不过如果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摸奖活动,老师还是希望你们献上一份爱心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师:摸球比赛、抽奖活动中有可能、不可能、一定发生的事,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看图你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吗?先说给好朋友听一听 实物投影展示:母鸡下蛋图、太阳落山图、球员射门图 全班交流 师:说说你身边可能、不可能、一定发生的事 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师:这节课玩得开心吗?(开心)想不想下课?(不想)还想干什么? 生(异口同声):玩游戏 师:满足你们,我们就来玩举旗游戏让大家一定只能看到红旗 生:举红旗 师:让大家可能看到红旗 生:举红旗、黄旗、蓝旗 二年级数学活动教案 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24~25 教材简析: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习1-6的乘法口诀后,教材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教材提供了一幅学生感兴趣的队日活动情景图,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有关乘法知识,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活动中,教材向学生提的问题少了,只有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而留下了许多可提出问题的素材;直接告诉学生的信息少了,只有钓鱼学生的一组对话,其他都隐含在图中,给学生许多收集信息的空间教材的这些变化,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体现了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会观察,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运用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准确地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出示挂图)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同学们来到郊外,他们看到绿油油的树木,清清的小溪,决定在这里开展队日活动 (板书:快乐的队日活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请学生仔细观察挂图后回答 (同学们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晒毛巾,有的在烧烤食物,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在给小鸟做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在图上指一指他们的位置。
(板书:搭帐篷 晒毛巾 钓鱼 洗菜 做鸟窝 烧烤) 二、引导观察,体会方法 1.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提问:我们一起先来看看搭帐篷小组这边,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已经把毛巾晾起来了(手指圈出晾晒毛巾的六个架子)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每个帐篷前有多少条毛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