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疣梭子蟹高产典型技术探讨.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47997394
  • 上传时间:2023-1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疣梭子蟹高产典型技术探讨(作者:刘长军 郑岳夫 郑 扬 洪 挺 余 豪 顾建明)《齐鲁渔业》 2010 年第 9 期三疣梭子蟹由于其生长期适中、 商品价值高, 而倍受广大养殖户青睐 梭子蟹养殖是浙江省象山县"7 +1 ”农业龙型主导产业之一,现有养殖面积0.5万hm2( 7.5万亩)、产量4000t、产值 4 亿元近年来,随 着梭子蟹土池育苗、苗种 自繁、疏雄养殖、底充氧等 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梭子蟹养殖产量从 2 0 0 4年以前10〜20kg /667m2提高到现在的40kg /667m2以上,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全县比较典型的有 3年平均每667m2产量超过85kg、2年连续超过150kg、每667m2利润超过9790元,而普通池塘梭子蟹平均每 667m2产量超过75kg的已占全县养殖面积的 20%以上本文对 2 种高产典型模式进行了技术探讨,以供广大养蟹户参考1 典型案例1.1 梭子蟹精养高产典型高塘岛乡纱帽绿村养殖塘, 采用梭子蟹精养模式, 苗种以自繁为主 池塘面积 3333m2(5 亩),分 2 口小塘,每口小塘设排水闸门 1 个,进水由 10c m 水泵引入,配备 1.5kW 水车式 增氧机2台。

      池塘设置主环沟,宽 2m、沟深0.5m池塘滩面每2m设置一垄,并伴有浅沟(深 0 .3m 左右),滩面水深保持在 0.5m 以上池塘四周和滩面设置以树枝、竹枝为主的隐 蔽物2008年,起捕梭子蟹152kg/667m2,总产值7.26万元,总利润4.895万元,平均每 667m2净利润9790元2009年,梭子蟹150kg/667m2,小白虾产值0.5万元,总产值10.555 万元,利润7.39万元,平均每 667m2净利润14780元1.2“蟹一虾—贝”综合生态混养典型新桥镇麦地山塘, 采用“蟹一虾一贝” 综合生态混养模式, 主养梭子蟹、 小白虾、 缢蛏, 苗种放养以 I 期工厂化蟹苗为主养殖面积 4h m2( 6 0 亩), 2口池塘,四周有环沟,滩面 水深1.0 m以上,设双闸门,每口池塘配备水车式增氧机 2台(1.54kW/台),饵料来源主要以张网捕获为主 2009年梭子蟹达到 76kg /667m2 (平均价格140元/ 1kg ),产值63.84万元,小白虾产值 12 万元,缢蛏产值 7.0 万元,雄蟹起捕 4.5 万元,总产值 87.34 万元,总 利润 51.5万元,平均每 667m2 净利润 8583.3 元。

      2 分析与探讨2.1 池塘养殖模式的选择海水池塘现有“蟹一贝一虾” 、“贝一蟹一虾” 、 “蟹—虾”、 “蟹精养”等养殖模式,养殖 户在选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海区环境、 潮位高低、 进排水条件以及自身技术等综合因 素,因地制宜,选择适宜自身养殖发展的模式如典型案例一中的养殖池塘,面积较小,利 于管理,要想实现高产高效,必须走高密度精养之路典型案例二中的池塘面积较大, 进排水方便,采用蟹—虾一贝综合生态养殖,实现了高产2.2 养殖理念的转变由于梭子蟹全人工养殖起步较晚, 对梭子蟹相关的生活习性、 饵料组成、 养殖技术等方 面知识欠缺、 , 2004 年以前梭子蟹产量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高产户很少传统养殖方式采 取一次性放苗、 一次性起捕,不论雄蟹还是雌蟹, 只要有产量就可以有利润然而随着海洋 资源的衰退, 外海野生梭子蟹逐年减少, 梭子蟹价格逐年攀升, 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 膏蟹的价格较高因此, 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转变养殖理念,注重膏蟹的养殖和培育,在 梭子蟹交配期间及养殖后期对饵料营养进行强化, 产品品质得到了提升, 从而使梭子蟹养殖 走上精品、高效之路2.3 养殖池塘结构的转变2.3.1 池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几年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池塘的基础设施建设,基 础及配套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已经摒弃了“大排大灌”养殖思路,池塘规模已经缩小到1〜1.33hm2(15〜20亩)/口,设置双闸门,养殖过程采取适度换水 、以添加水为主的调节水质新理念,使梭子蟹养殖实现了高产典型案例一,由于采取了 10cm水泵进水,排除了受潮位高低、外海水质好坏的限制,达到了依塘内水质变化而调控水质, 保证了养殖环境的相对平衡典型案例二,养殖塘经过了标准化改造, 设置了双闸门, 由于潮位比较低, 小潮汛都能进水, 因此, 池塘内水质更新比较快, 使蟹、 虾、贝都能适宜生长2.3.2 池塘隐蔽物的设置 梭子蟹具有很强的自相残杀性,特别是处于饥饿状态和蜕壳期间 更容易自相残杀, 这直接影响到梭子蟹的养殖成活率 因此, 如何在池塘设置隐蔽物或人工 造蟹穴是提高梭子蟹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典型案例, 养殖池塘采取滩面分小块区域 设置沟壑、四周滩面插满竹枝的方法,人为地为梭子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和栖息环境, 每年起捕梭子蟹时发现, 池塘的环沟、 竹枝以及滩面小沟处蟹的密度比较高 另如该县西周 莲花梭子蟹精养基地, 全部采用以竹枝为主的隐蔽物, 每年都获得高产(65kg /667m2以上)。

      目前,该技术措施已在该县普通池塘推广,均收到了很好效果2.4 苗种放养方式的转变2.4.1 工厂化苗种放养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梭子蟹主要以沙池暂养外海野生蟹为主, 90年代后期,梭子蟹人工育苗取得突破, 2002 年开始进人全人工养殖目前,池塘养殖主要 以放养工厂化苗种为主 随着海区环境的日益恶化, 特别是每年的 6月份放苗高峰期间, 外 海赤潮 频发,工厂化育苗生产不稳定,苗种供应比较紧张由于放苗量不足,采取了多次 放苗,结果池内苗种规格不齐,自相残杀率比较高,从而影响了养殖成活率因此,池塘放养苗种最好一次性放足,可采用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培育 I或n期蟹苗20天左右再将蟹种放入大塘养成,使其生长、规格同步按照目前梭子蟹养成率普遍在 10%以下计算,放养苗种最好以I期稚蟹为主,提高放养量至8000〜10000只/ 667m2,同时放苗量还要依据 池塘条件、水质环境等综合因素而定2.4.2 自繁苗种放养 梭子蟹苗种自繁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主要是在池塘开展自我生态育苗、增殖,满足自我养殖生产需要该技术从 2004 年开始试验以来 ,逐渐取得突破由于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目前全县已推广面积近 533.3hm2 ( 8000亩)。

      主要操作技术流程如下:池塘清整消毒t抱卵蟹选购t蟹笼暂养t饲料投喂t培育浮游生物饵料t幼体放散t Zi — M育苗阶段(饵料包括轮虫、豆浆、虾籽、鱼糜 等)tm ―C1TC2— C4 (起捕部分稚蟹销售 )一大规格蟹种培育阶段 (养殖时间70〜80天) 一起捕部分雄蟹上市、起捕部分雌蟹分塘养殖t膏蟹育肥原塘养殖一起捕上市 据测算,梭子蟹原塘苗种自繁成本约 300元/ 667m2,养成产量65kg/667m2以上,实现了生态、节本、 高效养殖2.5 投饵方式的转变梭子蟹养殖以投喂鲜活小杂鱼为主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饵料价格也节节攀升,从2004年以前的0.6元/ kg涨到现在的2.8元/ kg左右,特别是禁渔期间的 7〜9月份,鲜 活饵料来源比较紧张,大多数以冰鲜饵料投喂为主,据测算饵料成本已经占养殖成本的 60 %以上因此,养殖过程中饵料投喂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高温期间饵料投喂量不足 ;二是投喂较差的饵料 ;三是减少饵料投喂次数,将每天早晚各投 1 次,改为只投喂 1 次,而 且投喂时间没有固定;四是生殖交配期间投喂低值贝类量不足或不投;五是每年的 11 月份以后,池塘水温还在 15C左右,养殖户考虑到降低养殖成本,少投甚至不投饵料,出现梭子蟹 4个月生长、 3个月处于饥饿状态的情况, 影响了蟹质 (上膏率),降低了梭子蟹的规格、 品质以及销售价格。

      因此,饵料质量及投喂量已经成为影响梭子蟹养殖效益好坏的重要因素 典型案例, 2 口养殖池塘,都濒临港口,常年张网渔船较多,每天都能提供新鲜饵料,从而 保证了饵料质量和数量,达到了定时、定质、定量和延长投喂时间2.6 增氧理念的转变2002 年以前,该县海水池塘中增氧机使用几乎为零,随着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放养 密度不断增加, 原来传统的粗放型养殖开始向精养发展, 梭子蟹养殖过程中容易缺氧问题逐 渐被广大养殖户所重视, 养梭子蟹必须配备增氧机近几年, 随着池塘标准化建设,已将池 塘配套增氧机纳入硬性考核指标, 使一大批池塘配备了充足的增氧机, 同时随着池塘底充氧 等增氧先进技术的广泛推广,为梭子蟹实现高产提供了技术保障2.7 养殖技术的转变梭子蟹疏雄养殖,即在幼蟹 5〜9期可用肉眼区分性别时捕捞出大部分雄蟹、以养殖雌 蟹为主,从而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梭子蟹养殖新技术,要点是控制雌: 雄比例 6:1 典型案例一,连续 4 年开展此技术均获得了高产,养殖面积 3333m2 (5 亩), 2008 年梭子蟹总产量 760kg ,膏蟹起捕 675kg ,而雄蟹只起捕 85kg 2009 年,总共起捕梭子蟹 750kg , 膏蟹 650kg ,而雄蟹仅 100kg , 2009年雌蟹收购价格在 128 〜 170元/ k g ,实现了养殖效 益的最大化。

      典型案例二, 2009年仅卖雄蟹就收入 4.5万元,每667m2增效750元,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提高了雌蟹养殖成活率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 于梭子蟹养殖中,促进了养殖户的增产增收2.8 病害防治方式的转变要想养好蟹,首要问题是干塘、 晒塘以及清塘由于临港工业的发展, 养殖空间逐渐萎 缩,池塘承包款从 2004年以前的不足1000元/ 667m2 涨到2009年的2000元/ 667m2 左右, 养殖户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实行全年养殖, 中间没有休塘过,因此梭子蟹放苗后容易 发病,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因此,梭子蟹养殖必须在每年起捕干塘 2 个月后清塘,以漂白粉或生石灰等药物消毒该地区受海水水质差的影响,梭子蟹病害主要以纤毛虫病为主, 为此,他们采取注重调节水质、勤开增氧机、勤换水、药物为辅等措施,改变原来以药物治 疗为主的方法,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真正起到了生态防病的作用3 小结综上所述,概括出 “垄多、隐物、自繁、疏雄、精饵、富氧、勤管、病防、育肥” 18字梭子蟹高产技术要点 一是垄多 池塘滩面设置沟多, 拓宽梭子蟹生长和栖息空间 二是 隐物 设置隐蔽物, 采用毛竹枝、 树枝、 网片等铺设塘底人工造蟹穴, 减少梭子蟹自相残杀。

      三是自繁采用池塘内蟹种自我繁殖,成本低、操作简单、生产安全四是疏雄采用人工 方式,人为去除池塘内较多的雄蟹,以养殖雌蟹 (膏蟹)为主,提高养殖效益五是精饵投喂新鲜饵料,做到定时、定质、投足和延长投饵时间六是富氧采用底充氧与水 车式等增氧相结合方式, 实现富氧养殖 七是勤管 加强巡塘, 注意观察水质变化、 蟹体活动、 摄 食饵料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八是病防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调节 水质为主调控养殖环境 九是育肥 一是注重梭子蟹生殖交配期间的营养强化, 多投喂一些 低值贝类饵料 (如海瓜子等 );二是延长 11 月份以后的饵料投喂时间和强化饵料营养,可在 池塘角落围成部分区域或搭建塑料大棚沙池集中暂养, 不仅能提高梭子蟹的品质, 更能掌握市场动态,适时起捕,达到高产出、高卖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