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际组织概论重点完整版.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08506920
  • 上传时间:2024-02-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6.1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北约:1.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缩写:NATO;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二战后西方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2.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二)东盟:1.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成员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其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即《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2.原则: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原则;尊重各成员国的独立、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和民族特性;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不干涉成员国内政;就涉及关系东盟共同利益事宜加强磋商机制,依照东盟条约和国际惯例解决纷争,棘手问题将交由东盟首脑会议协商决定。

      三)APEC:1.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截至2014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正式成员和三个观察员1989年11月5日至7日,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成立背景:亚太经合作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四)国际组织:一般而言,国际组织是一种跨越国界的通过国际合作以促进彼此利益和相互理解为目标的多国机构根据《国际组织年鉴1993/1994》的界定,国际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协议而组成的国家联盟或国家联合体,具有常设体系和组织机构,其宗旨是通过成员国的合作来实现符合共同利益的目标。

      这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国际组织,该意义上的国际组织仅仅指国际政府间组织,广义的国际组织还应包括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存在着狭义与广义定义之分,其区分的重要标准即是否包括了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五)一体化:1.定义:一体化是指由若干国家打破国界进行国家间联系和合作并逐渐建立国际 或超国家组织机构及其运转机制的过程2.分类:经济一体化有四种形式: (1)自由贸易区(2)关税同盟 (3)共同市场(4)经济联盟;政治一体化,一般认为就是各国在政治和外交上加强合作和协调政策,在国际事物中力求“用一个声音说话”;军事或防务一体化;对外政策的一体化3.特点:(1)地域性 (2)集团效应 (3)结构变革(六)地区主义:亦称“区域主义”地理上相邻或相近的一组国家为了特定的共同目标而推动相互间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强调地区内国家在共同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规制,通过共同行动实现一体化既可在安全、经济、社会等方面,也可是综合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非洲等地开始发展,欧共体即是其典型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浪潮中得以复兴,其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强目前在世界各地具有广泛影响,各种地区组织纷纷建立七)上海合作组织:1.上海合作组织由上海五国首脑机制演变而来,始于边境裁军、划界谈判的合作等,逐渐过渡到在中亚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其过程成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型,即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最后形成共同的合作机制。

      2.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相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和其它领域的有效合作;联合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尽管上海合作组织一再宣称他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但由于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北约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对其提防,并认为是与北约的对抗,在上海合作组织举行反恐演习时,经常同期在亚太地区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对抗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2.作为由中国提出创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业务是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投入运营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运用一系列支持方式为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振兴包括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行业投资。

      九)世界贸易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中文简称:世贸组织,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 ,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162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2.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使之可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十)世界银行:世界银行(World Bank)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成立于1945年,1946年6月开始营业凡是参加世界银行的国家必须首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世界银行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员工10000多人,分布在全世界120多个办事处狭义的“世界银行”仅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

      按惯例,世界银行集团最高领导人由美国人担任,为期5年十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的使命,是为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国家提供协助对于严重财政赤字的国家,基金可能提出资金援助,甚至协助管理国家财政 (十二)三大主义对国际组织的看法1.现实主义关于国际组织的基本观点: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的合作尽管是可能的,但却是很难实现和维持的国家的生存主要依赖的是权力而不是制度的安排尽管如此,比较正式的国际制度即国际组织(主要是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存在是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下互不信任的主权国家(主要是大国)有限合作的产物,国际组织为大国机制化合作(控制弱小国家)提供制度安排,这种国际组织从根本上讲是大国利益的延伸,因此,国际组织的行为取决于大国的利益以及它们之间实力的对比。

      国际组织的作用十分有限,只在世界政治的边缘发挥作用,即作用范围局限于低级政治领域,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是无能为力的国际组织是大国实力和影响的象征,也是大国合法的工具,大国利用国际组织对现实的国际体系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调整并以此来维持其在世界权力关系中的地位当然,非大国也可以利用国际组织达到自己的目标总的说来,国际组织影响国家尤其是大国的能力及其弱小2.自由主义关于国际组织的基本观点:国际组织的产生是因为国家在交往过程中交易成本过高而导致的,国际组织可以通过信息分享、激励以及提供活动的场所等途径达到满足国家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具有促进彼此利益和合作的功能,如国际组织可以在较为固定的范围和较长时间内,促使特定国家间多次博弈(重复交易行为)的发生和信息量的增加,从而有利于惩罚背信弃义的欺诈行为,帮助国家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国际组织可使行为者形成一种以前并不存在的对收益和利益一致性的预期,能够推动全球市场、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增加了复合相互依赖,减少了暴力冲突的可能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全球福利;国际组织能够发展出共同的价值和规则;国际组织可以将全球市场紧密地联合在一起,更加复杂的相互依赖使得国际组织具有整合国际社会的功能;国际组织赋予行动和政策以合法性,监督和制裁规则的破坏者,维护国际社会秩序的稳定;当然,国际组织还可以为国际政治的牺牲品如难民、贫民等提供帮助;等等。

      新自由主义的国际组织观已经超出了新现实主义的理解范围,在权力之外,国家还可以在自利的无政府状态下,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建立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无政府状态的后果,在分析国际政治时可以看成是一种干预变量3.建构主义关于国际组织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采取一种文化研究路径,把国际组织视为价值、规范的载体:规则在多个行为体的社会性互动中建构,而规则反过来又建构行为体自己的认同国际组织作为自主的行动者不仅仅是一种约束,它还可以使结构的规范通过社会化改变行为体的偏好,从而改变国家利益建构主义者把国际组织和制度看作是一系列相对稳定的认同与利益的结构,它常常由固定下来的规则或规范组成;它主要是认知实体,离开了行为体对世界如何运行的看法,它就不会存在十三)国际组织的产生条件、历史演变、评价指标、成功条件1.国际组织产生需要四个条件:众多作为独立的政治单位运行的国家的出现;这些国家现实的交往的存在;意识到国家间产生的共同问题;承认有必要建立组织机构和系统的秩序来规范国家间的关系2.国际组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萌芽时期,形成时期,普遍化和政治化时期,大发展时期和变革时期 萌芽时期:从国际会议到国际组织;因某种目的而临时聚集在一起,这就是国际会议,为某些共同利益而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国际组织。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组织是国际会议演变的结果 形成时期:19世纪的国际行政组织;欧洲协调、海牙和会、国际行政联盟为国际组织的3个主要发展源流普遍化和政治化时期:全球性国际政治组织的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国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表明国际组织的普遍化和政治化 大发展时期:二战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大规模发展;战后国际组织的大规模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国际经济组织的爆炸性增长变革时期:后冷战时代的发展;在这一变革中,有的国际组织消失了(如华约),新的国际组织又出现了(如禁止化学武器国际组织),有的国际组织缩小或削弱了(如石油输出国组织).3.国际组织成功的评价指标:有效性:能否较好地实现其目标;适应性: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存活能力,能否准确把握变化的形势并对组织的职能、目标和任务进行及时的调整;自主性:决策能力和实施决策的能力,能否对危机形势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并提出连贯性的政策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使政策得以落实;内部的协调性:成员对利益、政策、价值观和手段及程序的认同和协调程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