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万物的尺度”之探讨.doc
6页人是万物的尺度”之探讨“人是力物的尺度”吗?禅学最初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解群人自身,在此基础之上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给居 住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建立-种秩序、一种规范,使人类的存在与发展有一种基木的秩序 保障古希腊阿波罗神殿上的那句“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可以说是人对自己存在之合理性的 第一次真正哲学意义上的追问——“认识你自己”,这是神谕,是神对人的启示,这i看 法对人类群体而言便是“人是什么? ”对人类个体而言便是“我是谁? ”或“你是 谁? ” “人是什么”或者“我是谁”诸如此类的追问是人对自身“是什么”的发问,它表 明了人类的真正之觉醒,标志着人从物我同一•的自然状态小独立出來,是人用自己的眼睛 审视世界的第一次发问,表现了人对自身存在Z根据、合理性、价值、意义的追问,体现 了人对口身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太戈拉是站出来冋答这一 “斯芬克 司之谜”的第一人,他说:“人是力物的尺度,既是存在考存在者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考 不存在的尺度 [11P54一切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冋答“人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同民族对这一问题的不同 角度、不同意义上的解答肓接或间接地规定着不同的人类文明形态。
普罗太戈拉之“人是 力物的尺度”是一个伟人的命题,它是古希腊文明的真正开端,就像黑格尔后來所评述的 那样:“普罗塔哥拉宣称人是力物的尺度,就其真正意义说,这是一句伟人的话,,,,是一个 伟大的命题[2]P27在对普罗太戈拉之“人是力物的尺度”这一•命题展开较详细的探讨之前,有必要冋顾一 下这一命题木來的意义普罗太戈拉提出这一命题的日的之一只是向爱利亚的“存在”概 念进行挑战,普罗太戈拉认为:“存在不过是人发明和使用的一个语言概念,并用存在概念衡量一切语言现象,把人们认为所是的东西称为存在,把所不 是的东西称为不存在如果没有人及其语言,也就不会有对事物是或不是 的判断 [3]P67在这命题小引起人们最多争论的是有关“人”的含义的问题,经过近代 学者的分辩,大致形成三种解释:“(1)指个体,任何个人都以他自己的知觉、意见或信念作为真理标准(尺度);(2)指全体,意为人类(而不是神)是力物的尺度,对人类而言,似乎是存在的东西, 那未它就存在;反之,就不存在;(3)普罗塔哥拉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个体与整体的区 别即这个“人”,既指个体之人,也指人类全体[4]P接着,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命题中“力物”所规定的含义。
其一,从主体(人)认识客 体对象的角度看,这个“力物”应当包括一切自然界存在的事物和人类社会小一切构成因 索,如人及其人的思想情感等等,也就是说它包含一•切以实体的形式存在的事物和以思 想、观念、情感等非实体性事物在这个角度讲,在普罗太戈拉心中,事物存在与否,都 以人的感觉、认识为标准,感觉到、认识到的便是“存在”,感觉不到、认识不到的事物 便不存在,正如后世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所言,“存在即被感知”,“普罗太戈拉[4]P421不是以人的理性,而是以人的感觉和信念作为衡量力物的尺度,这是共同的看 法另外,在认识的这个角度看,“力物”自然也包括人在对对象事物作出认识活动吋所得 1到的有关该事物的性质、属性、状态等一系列内在的规定性和外在的表现形态,正如 “策勒认为,普罗塔哥拉命题小所说的力•物,不仅指具体的事物,而且包括善恶、美 丑、对错等抽象的性质 [4]P422其二,当主体对事物进行伦理、审美等意义上的价值 判断时,“力物”同时包含着善恶、美刊、令用无用等诸多判断属性那么,在人对事物 作出认识、判断吋标准是什么呢?即人拿什么去规定事物存在的根据、性状呢?是“个人 感觉”对此苏格拉底有一段精彩的比喻:“我们來理解一•下他的话吧:同样的风在刮 着,然而我们中间有一个人会觉得冷,另一个人会觉得不冷,或者还有一•个人会觉得稍微 有点冷,又有一个人会觉得不冷。
[11P55 “人是力物的尺度,就成了世界的存在、真 理、规律即知识都以人的感觉为标准;把知识归结为人的感觉,把感觉等同于个人的感 觉;每个人感觉各不相同,没有同一的尺度和标准 [3]P68这样,其结果是导致认识、判断标准的主观化、相对而化和个人化,“普罗塔哥既然以 个人的感觉作为真假标准,那么他在处理主观感觉与客观对象的关系时,必然把冷[41P426热、好坏都看作主观感觉的产物,从而取消了冷热、好坏的客观源泉和客观标 准这种认识论和价值论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及个人性对后批产生了复杂而极深刻的影响 (后面详细探讨)据我所知,人们对“人是力物的尺度”这一命题中“力物”这一概念的探讨基本包含上 述几个方面,而我认为,“力物”这一概念从古至今一个十分重要的“缺席者”便是“人 自己”,即人不仅是力物的尺度,而且还应该是“人是人的尺度”,人不能总是“为口然 立法”(康德),也应该“为自己立法”,因此,木文认为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整 个西方文明几千年来一玄困扰着它的一个重人的问题便是“人是力物的尺度”之“力物” 中“人自己的缺席”,也就是说,由于这一命题的影响,使得西方文明一直未能正确寻找 到人自己在宇宙中的正确位置,可以说西方人创造了一个井井有条、富丽堂皇的世界,而 将自己置身于这个世界之外。
力•物”之中“人自己的缺席”是一•个很人的问题,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口感力不从 心,只好拟就下面几个角度进行一番粗浅的探讨万物”之中“人的缺席”有两重意义其一,人在神之下,力物之上,人成了仅次于 神的世界的第二个主宰者先來看看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那些神们,这些神与世界其他 民族神话中的神们最人的不同便是他们具有鲜明的人性——偷盗、奸淫、寻欢作乐、搬弄 是非、彼此欺诈,残酷无情,既贪恋人世富贵而又嫉忌无常、没有理性实际上,神和“他们自已(希腊人)很相似,区别仅在于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斯诺夫里 阿诺斯《全球通史》)“荷马和赫西阿德把人间一切的无耻与丹行都加到神灵身上,(他 们)偷盗、奸淫,彼此欺诈神是人创造出来的,而希腊人就是根据人的“尺度”——“偷盗、奸淫、彼此欺诈”一 —來草造、定义了他们的神,而这些与人一样放纵情欲、“偷盗、奸淫”的神的存在,又 为希腊民族放纵情欲、“偷盗、奸淫、彼此欺诈”的生活原则(理想)提供了最神圣 的理论依据可以说希腊文明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偷盗、奸淫、彼此欺诈”为尺度的基 础之上的一种“海盗文明”而一部近现代西方文明就是古希腊文明在以后岁月中在西方 世界中的陆续展开、翻版。
如古希腊、罗马的人口掠夺、土地征服与近现代西方之“奴 隶贸易”、海外殖民等等是何其相似,更不用说两种文明间内在楮神的前后2相承性、 i致性既然“人成了世界的第二个主宰者”,既然“人是力物的尺度”,既然“每个人的感觉 齐不相同,没有同一的尺度和标准那么一旦一个阶级、集团、民族变得强人起來后便 会以自己的“尺度”、标准“改造”其他阶级、集团、民族了,并且以为自己的“尺 度”——这种判断是非、善恶的相对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观点就引起了不同阶级、 集团、民族间无休止的争论、杀戮、征服,它的精神实质之一方血就是否定事物存在根 据、形态的多样性,要其它所有事物(“力物”)的存在服从一个标准、唯一的标准—— 人的标准——古希腊人的标准如果说一个人想吃掉另一个人的肉來喂饱自12的胃,这个 杀人犯会将自己的“R?的要求”看成是他杀人的正确的依据如果“人是力物的尺度”是 正确的,那么他按照自己的“囚的要求”这一 “人的尺度”杀掉另一个人來“喂饱自己的 胃”有什么不对?虽然“人是力物的尺度”这个命题的提出是人争取从宗教迷信中挣脱岀來,高扬自我 意识的开始,它标志着人寻求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的一次努力,但将人置于力物之上并作 为力物存在的“尺度”则是有问题的。
它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开端,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恶性 膨胀这个命题往往成为某一个人或某一民族的文明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审美 标准当作世界的普遍的、唯--合法的标准、尺度,并利用于中的武力强迫他人或其他民族 接受他(们)自以为正确的尺度的理论依据,它直接产生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和野心勃勃的 霸权主义两方文明正一如继往地乘着“人是力物的尺度”这辆开足马力的战车四处奔 突,但不知它会将主人带向何方其二,“力物”之中“人的缺席”意味着人与自然的直接对立就这个看法,本文拟就 进行一次大的跳跃,从西方艺术的发展中探讨人与自然在将神上的直接对立Z观点美学是西方文化做的一场梦,构醒了,发现整个世界仍处于无须美学的有美无学的状 态 [5] 15为什么说“美学是西方所做的一场梦”呢?先來让我们看看作为西方美学之集人成者的 黑格尔是如何定义美的呢:“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广人的美的 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我们 这样说• •・[61P3科学的正当的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则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哲 学 这是黑格尔先生洋洋洒洒四卷木《美学》巨著的开首Z段中的第一•个任务——“根[61P6据艺术的哲学’这个名称,我们就把自然美除开了”——将自然美从美学中开 除• • •出去。
黑格尔先生用四卷木巨著谈“美学”,但为什么一开卷的第一个努力便是急不可待地将 “自然美”给开除了呢?因为他认为自然成为美的自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肯定地 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⑹P3那么他所说的艺术又是什么呢?就是“由心灵产生和再 生的美”的东西,即人工制品,亦即“自然的人化”美学是西方文化做的一•场梦”, 黑格尔对此有两点贡献:一、 将“自然美“驱逐出美学那么,请问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山川江河、落日星辰、 飞涛走云等这些现彖难道一点都激不起黑格尔先生的审美意趣吗?我看不会,要不3然 就不会有那么多西方的有钱人花巨资购置乡间别墅或花园别墅了究氏原因恐怕还得找到“人是力物的尺度”这里,西方人一直认为人体美是美的典范这一点可以从古希腊时 期名日众多的各类裸体雕幫中看出來同时,西方自古希腊以來的“裸体运动”这一人体 崇拜也为此可提供有力的证据)其至把从人体小抽象出來的某些规则(如“黄金分割 律”)看作美的木体,因此不难想象黑格尔为什么将‘自然美”开除美学的原因Z—了二、 将美学看成“美的艺术哲学”,接下來根据常识每个人便会据此得出这样一个结 论:美学是美的艺术,故尔所有的艺术品(人工制品)都是美的。
在黑格尔这个“重人” 贡献下,不光西方人,就连很多现代学生,一谈到美学便想到艺术,一想到艺术便想 到所有的“艺术品”其实,有些人工制品可能是美的,它们多数只是给人以“完善” 感,“新奇”感至于黑格尔为什么这样看,原因较简单:“从形式上看,任何一个无聊 的幻想(即人工制品——笔者注)它既然经过了人的头脑,也就比任何一•个口然产吕要高 些,因为这种幻想见出心灵的活动和自由 [6]P言之意下——我拿笔在纸上随便画一个 三角形也比黄山日出、尼加拉瓜人瀑布都要美,因为这个三角形是我这个“人”的作品因此,可以说是“人是力物的尺度”这个命题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美学必然是“西方人 做的一场梦”人是什么”这是哲学自诞生以來所血临的第一个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冋答,直接影 响了冋答者所能创造的文明形态止如法国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所认为的:只要掌握 了一种事物的起源便能了解这种事物的木质一样,现在,让我们再冋到古希腊神话或普罗 太戈拉所讲过的那个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中来探索当时这些禅学家们是如何理解人木身 的普罗太戈拉所讲的那个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和传统的古希腊神话中关于人的起源的思想 并无太多差别,所不同的是普罗太戈拉在自己的对这个神话小加进了 “理性”的因素,即 人之所以高于力物、可以支配力物的地方就在于人掌握了雅典娜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