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文化机制.doc
5页1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文化机制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文化机制————伯顿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思想述评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思想述评王冬梅王冬梅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28))[摘摘 要要]伯顿·R·克拉克从学术组织的视角指出高等教育系统内存在着丰富的文化成分,深含着作 为学术系统所独有的信念和追求在归还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文化面貌后,他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系统文化 的类型,并且表明系统文化具有多样基础上的松散整合这一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明这种高等教育系统 内在的文化是变革的“缓冲器”和内在动力,是高校在社会的流变中保持了自身特色,并得以生机勃勃发 展的基础[关键词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变革 文化 伯顿·R·克拉克长期以来,研究者对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思考多关注于经济发展、政治需要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忽 略了高等教育系统本身对变革的驱动与制约针对这种情况,伯顿·R·克拉克试图从组织的观点,阐明 高等教育“系统本身是怎样决定行动和变革的”[1],寻找高等教育运作的“内在逻辑” ,并认为必须准确 把握并遵循这种“内在逻辑” 才能认识高等教育问题、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克拉克洪(Kluckhohn)曾经 说过,“文化如同一个地图,如果你要知道一个社会生活的门路,你就应该去了解它的文化”[2],在对高 等教育系统内部规律的探讨中克拉克特别注意到以“信念”为核心的文化对高等教育系统运作的影响他 围绕知识的传承与创新这一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出发,将“信念”与工作、权力三者共同作为分析高等教 育系统运作基础的要素,从文化的视角揭示了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内在机制,为思考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 一个新的思考范式一、一、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存在样态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存在样态(一)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内涵(一)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系统文化即存在于高等教育系统内的文化,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思想集中于他对学术 信念的内容及作用分析之中在相当范围内,人们对高等教育存在这样的认识,高等教育是发展科技增进 生产力的工具,是推广主流意识、稳定社会的手段,任何改革只要设计良好,执行得力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对实践的观察和思考基础上,克拉克对此提出了质疑,他将“工作”作为理解、 分析高等教育系统内在规律的要素后,指出“所有重要的社会实体都有它的象征的一面,这既是一种社会 结构,又是一种文化”[3]。
由此,克拉克将文化归还到高等教育系统中,指明高等教育系统内广泛存在着 属于其自身的信念和追求,这些信念和追求影响着系统与外部的关系及自身的运作,要正确认识高等教育 必须要认识高等教育系统内的文化 那么把握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基础是什么呢?克拉克认为高等教育系统不同于企业组织、政府部门和 许多非营利性机构,它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以高深知识为核心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本质特 征因而,高等教育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学术系统进而,克拉克揭示出了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性质:高 等教育系统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学术系统的文化,它深含并表现着作为学术系统所独有的信念和追求这样, 把握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基点就落在学术系统所具有文化内容和特征之上纵观克拉克对文化的论述也可 看到,他常常用“学术信念”“学术文化”“学术组织的象征”“系统文化”这些概念来表述高等教育系 统自身文化的这种特性 对于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具体含义,克拉克指出它是“产生于或完整系统地存在于学术系统内的那些 自我确定的观念和信念”[4],它广泛地影响着学术生活中工作方式、氛围、权力的分配、威望的获取等方 方面面简而言之,高等教育系统文化就是维系人们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科学规2范) 、利益和信念。
克拉克对高等教育从广义和狭义上进行了界定,广义指“一个正规实体的集合体” ,狭 义指“包括从事中学后教育活动的任何人员”[5]他对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讨论主要围绕着“正规实体性” 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大学及其学院)而进行 (二)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存在形式(二)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存在形式 通过对学术生活中各种内部信念产生的来源的系统分析,克拉克指出高等教育系统存在着四种形式的 文化 1.学科文化学科文化 学科是学术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高等教育对知识的传承与创新都要具体要落实的各个学科上同一 学科具有共同的理智任务和共同的知识传统与行为准则学科文化由学科的性质所决定,如数学强调内在 逻辑和一致性,数学学科文化的基本风格是优雅和精确,数学家的书面交流是简短的,相反历史则注重对 事件发生因素的考察,历史学科文化则表现为繁琐地推理,历史学家的文章开头不会少于三页纸各门学 科由于其独特的问题域或认识域,使学科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每门学科的成员拥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和行 事准则,在这独特的领域里,他们分享有关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 2.院校文化院校文化 每所大学或学院作为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各自的文化院校文化是连接内部成员,使其产生忠诚,在竞 争中取得优势,保持并推动组织发展的动力。
影响院校的竞争成功或改革的重要因素是能否形成了强烈而 统一的信念院校文化的特点及凝聚程度的形成受院校规模、历史、竞争等因素的影响院校文化的核心 包括院校自治及教育民主、教育目标、教育功能,具体体现为教师的学术自由和学生的学习自由,院校培 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及对外界的作用等在院校文化中还有许多亚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 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及行政管理人员文化:学生文化可再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类型的文化,如学者型、社团 型、不规范型文化等教师文化也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如根据学科划分为如前所述的学科文化;根据教师 使命和任务划分为研究、教学专业训练及校外活动等行政管理人员文化则主要是院校内部专职的管理人 员的文化 最初大学管理的职位是由大学教授承担的,随着院校组织的日益庞大,行政管理的职位往往就 变成专职的了,由全日制的行政“官员”所占据 3.职业文化职业文化 正如医生的严谨,记者的敏锐一样,以学术为职业的高等教育系统成员也具有属于这个共同体的职业 文化作为“学人 ,“学者”或“学者共同体”,他们拥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享有共同的使命感及规 范正如艾沃特•休斯所言:“我们所有的,如果说都有一种与某种职业休戚相关的感觉的话,那是因为 我们是一个同命运的团体的成员。
[6] 学者这种将探究高深知识作为目标和生活方式的职业,其文化的 显著特征是对自由的追求自由这种观念很好地适应了教授的工作 甚至变成了效力和效率的必要条件, 只有保证学者的自由,才能使他们不受现有规则的干扰探求不定的知识自由具体体现为“研究自由” “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和“科学自由”,他们相联系又相区别,成为团结学者的信念,学术界前进 的旗帜在外界条件变化下,保护自己以“自由”为核心的职业文化信仰和权利已成为各国学者应对变化 的重要原则 4.系统文化系统文化 它是国家在特定的历史传统、政治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关对高等教育目标、运作和制度规则的认识主 要体现为:(1)入学信念, 高等教育面向什么人、为谁开放,也就是什么人才能进入高等教育系统同 时还包括对入学者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合适的入学人数等问题的态度,价值取向及假设2)专业信念,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纯学术”、“促进教育民主”、“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还是“为各行各 业培养合格人才”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有自己特有的符合各自现实的高等教育目的3)就业 信念,教育系统为谁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毕业生要到哪里寻求工作岗位在这方面,不同国家的高等 教育系统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为政府、事业单位(更典型的是教育组织)输送人才.而有的则为企业输送人 才。
4) 研究信念,对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与教学是否结合或怎样结合,各国持不同的信念如德国大学 的强调教学与科研结合,而前苏联则把科研作为研究所或科学院的特有职能,大学的职能则在于教学 (三)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结构特征(三)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结构特征 托尼·比彻在论及对高等教育的文化研究时指出“任何把高等教育整体或高等教育某些部分看作是一3个文化系统的研究,至少都应该找出文化系统所特有的概念、价值和活动的基本模式”[7],也就是说对文 化的研究不止要描绘出文化的静态存在内容,还要分析它内部的各因素以及本身与环境的各种关系状况 这正是克拉克文化分析的深层次内容,多样基础上的松散结合这一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向是他对高等教育系 统文化活动方式重要认识 首先,高等教育系统文化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状态 “学术组织的象征方面明显地表明了分裂的性质”[8] ,高等教育作为学术系统必然存在着以学科为基础的信念上的差异和不断的分化在学科文化方面, 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物理与化学,甚至物理学科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的信念,随着专业化趋势的深入,这 些信念的分离愈加强烈在院校文化方面,各部门在文化上也相互有别, “在系统中承担不同角色的大学 和学院,具有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的亚文化”[9],如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和社区 大学,法国的大学校和大学,英国的剑桥和教育学院存在不同的学生要求和教师取向。
从“精英”到“大 众”再到“普及”的进程中,高等教育机构职能和地位的持续分化,院校文化也不断分化这种普遍的差 异和分化使“单位、学术专业乃至国家一级高教系统的信念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四分五裂”[10], 从而多样化成为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特征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系统文化还存在着一种整合的趋向,它是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故事的另一半在学 科层面上,各学科的文化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在某些方面又会拥有相同的信念及价值观同时还出现了能 够把一个或多个领域制是连接起来的人物及新的学科,如高能物理中的现象学家,各领域中的“方法论者” 和“理论家”,他们的任务是探讨程序或哲学等专业通用的重要观念在院校层面上,各院校在与外界的 关系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使命,为此他们形成了保持独立、自主等一致的认识在多院校层次上,名牌院 校的声誉具有极大的整合作用声誉较低的院校有意无意地模仿声誉高的院校,不同的院校逐步形成了共 同的观点在国家层次,不同群体具有共同的高度自豪感和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忠诚另外,在学术生活中 自然产生的各种标准和制度规章更在操作层面上统一着各种文化如州和全国的管理系统、包括学会和全 国性的联合会制定了成百计的章程,这些章程反映并规范了系统内主体的信念和行动。
这些寻找共同信念, 结合系统各部分的努力一直存在于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它使“高等教育系统今后无论规模如何庞大,复杂 性如何惊人,都不见得会分崩离析,陷于瘫痪”[11] 但高等教育系统内文化的整合不同于企业、政府部门等机构,这些机构以科层制进行严格管理,强调 形成从顶端到下层的协调一致,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整合则在多样化的基础进行的,表现为一种松散的整 合它缺少严格的上下级管理要求,各种统一标准的建立也必须在尊重各文化独立价值的基础上,更多地 通过潜在的协同和协商方式形成的二、高等教育系统文化对变革的作用二、高等教育系统文化对变革的作用变革存在着有两种形式,一种来自于外部的刺激,是人们应对社会需要或某种目标而进行的对系统的 部分或全局的调整;另一种是来自于内部的创造,它往往由系统内因素自身发展所引起的,是系统自身发 展力量的展现在高等教育系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理论基础,具有了稳定的势力后,系统“变化的阻力 和变化的动力多越来越产生于系统的内部”[12],系统自身的文化正是这种内部机制的重要部分归纳起来 高等教育系统文化对变革的作用体现了两个方面 (一)变革的(一)变革的““缓冲器缓冲器”” 个体或团体的行动都受要一定认识和观念的指导,文化是这种认识和观念集中体现。
个人或团体以自 有文化解释外界事物的意义,同时决定系统采用的反应方式,其机制可表现为:外界事实—— 文化—— 个体或团体。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