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馆设计说明_secret1.doc
29页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构思山海之蕴众所周知,山东以〃一山、一水、一圣人〃而著称于世,只其三者就彰显了齐鲁文化在中国文化和文明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刚健自强是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上世纪初建校伊始,一百多年来,山东XX大学汲取齐鲁文化精粹,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积淀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铸成了〃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和〃求真务实,开放拓新〃的校风,形成了刚毅厚重、朴实无华的山大人风格山东大学,南依泰山,东临黄海,以山海之蕴,天地之气充盈其间,尽显人文内涵即将新建的体育馆坐落于山大的中心校区内,为凸显山东大学〃依山傍海〃的神韵,传承齐鲁文化〃刚健自强〃的特点,激发竞技体育〃不断拼搏〃的精神,我们取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意境设计,象征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并有凭海临风、天地浩然之义二、项目定位与目标1. 项目概况山东XX大学体育馆位于山东大学东校区北门东侧的东运动场,北临山大北路,南侧是建设中的综合科研楼,总用地面积32000平方米体育馆定位为综合馆,包括8349座主馆(其中固定坐席6070个,活动坐席2066个)、训练馆、50米标准泳池游泳馆及多功能用房,总建筑面积30348平方米。
2. 项目定位本体育馆作为大型高校体育馆,首先定位于满足大型国内国际赛事需要同时,作为高校体育馆,也应该很好的满足学校非赛时举行大型会议、演出及平时学生体育健身的要求3. 设计目标3.1完善的赛时功能保证3.2充分的非赛时利用规划3.3按照“经济实用,功能齐全,新颖美观”的总体要求,秉承山大文化“山之魂,海之韵”的文脉特征,针对高校体育建筑特点,进行总平面规划和单体设计三、总平面布置本体育馆功能复合复杂,规模较大,布置区域受地块限制比较紧张在总平面布局中我们首先注重平面的紧凑合理性,通过对区位及体育馆功能定位的深入分析,我们将主馆布置在地块北侧,基地主入口面向山大北路,并留出了面积较大的馆前集散广场,这样的布局,有利于在举行大型比赛或全校会议时山大其他各校区的大量人流进入和疏散,也利于体育馆承办校外大型比赛训练馆和游泳馆主要为山大本部学生使用,我们把它们布置在地块南侧,由于地块西南靠近机动车库出入口,车流密集,不利于作为游泳馆训练馆主要出入口,我们将出入口布置在东南侧,并规划了东南侧的入口广场,利于本校学生方便便捷的进入游泳馆及训练馆同时,本地块周边地形高差较为复杂,地块南侧学科综合楼地块标高高于本地块近5米,不利于平时校内人流进入体育馆及游泳训练馆。
通过分析,将东南侧入口广场标高适当抬高,并相应抬高了游泳馆标高,使人流可以从北侧教学楼地块水平进入游泳馆同时,将主馆次入口大台阶、训练馆入口与半地下多功能用房主入口与南广场紧密联系,营造出便捷清晰的校内人行流线系统四、体育馆造型设计及材料作为山东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体育馆造型设计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所谓的标志性建筑,我们认为不是单单追求形体的夸张或者张扬,高校体育馆更是如此我们从学校文脉的分析下手,力求体现山大文化特色,这样的建筑才是真正为山大度身定做的通过对山大历史及文化的阅读研究,我们认为山东大学,南依泰山,东临黄海,以山海之蕴,天地之气充盈其间,山之魂海之韵为其特色,从山大校徽也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点我们结合平面功能,引入“人工自然”的设计理念,将主馆设计成海边礁石的意向,并通过深灰色铝镁锰合金板作为建筑屋顶及立面材料,墩实厚重,富有力度,酷似海边层礁,重重叠叠,自然错落训练馆和游泳馆立面通透,并通过玻璃表面色块的变化,营造海浪的意向,好似海浪拍岸瞬间的定格主馆与训练馆虚实相生,互相穿插,极为生动通过这种富有创意的自然设计,使人产生强烈的文脉联想,极富山大山海文化特色同时,体育馆条形屋面的肌理与周边最重要的建筑物一一综合教学楼强调竖向分割的立面非常协调。
五、体育馆功能设计1. 综合体育馆按大型场规模设计,包括比赛馆、训练馆机游泳馆功能布局除满足比赛使用功能要求外,同时满足赛后利用的经济性和便利性2. 主比赛馆中心比赛场地尺寸为60x40米,可用于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等多项比赛,并可在平时训练时竖直布置三片篮球场底层设置运动员区、贵宾区、裁判区、记者区、竞赛管理用房等功能用房,各区分区明确,互不干扰主比赛馆二层为观众活动区,观众可由室外大台阶直接到达二层观众入口大厅,再进入座席区两馆之间设检录大厅与运动员休息厅,方便赛时使用主场周边设置大型环状的疏散平台,平台周边设置卫生间、小卖部、饮水处等服务用房,非赛时,环廊可作为展览使用比赛馆共设8349个座席,其中固定座席6070个,活动座席2066个比赛馆看台北侧中心部位为主席台,主席台可由一层贵宾区内设的楼梯直接到达,主席台两侧为媒体席南侧为VIP席,在会议模式时可作为主席台使用看台西侧设无障碍座席(13个),可由一层西侧的无障碍入口乘电梯直接到达观众固定看台共分两层,由二层的平台进出,北侧看台也可通过后部楼梯进入主馆看台布置采用了非对称式布局,大量坐席布置在赛场北侧非对称的坐席布置可使平面更适应大会和表演模式,使大部分观众有相同的视线方向,特别适合进行全校性会议及演出。
在观看比赛和演出时,主席台位于场地观众较多的北侧,并和底层的贵宾休息室紧密联系;在开会时,主席台可临时移至对面的原VIP坐席,和绝大部分学生相对,具有了礼堂的性质不同使用性质功能之间的灵活转换,提高了体育馆的空间使用率,可为学校节约投资及运行费用3. 练习馆场地包括两片篮球场,可进行篮球、羽毛球、排球等训练项目,并附设更衣淋浴用房,方便使用练习馆和主场通过运动员检录大厅相联系,便于赛时运动员热身后便捷的检录并进入赛场训练馆门厅设计了垂直交通,可直达半地下健身器械用房4. 游泳馆按照50米标准泳池设计,其地坪标高适当抬高,保证泳池底及设备管廊不会影响半地下多功能用房的净高,提高使用效率5. 半地下室主要为健身房、多功能用房、商业用房及体育馆配套设备用房考虑到一层空间较为宝贵,我们把设备用房置于半地下,通过垂直管廊上通,使一层平面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六、视线与剖面设计体育馆视线设计是为使观众席各区均有较好的视线看台分为上下两层,主要集中于看台两侧,一层固定看台布置于南北两侧,设固定座位7排,活动座位8排二层固定看台主要布置于北侧,最多处23排,西侧东侧南侧8排设计基本视点为手球场外边线外一米处,一层每排视线升高C=120mm;二层以上每排视线升高C=60mm。
主馆剖面设计考虑了平台下用房的使用高度、看台下部空间的利用和疏散的便捷性首层座席距场地高度为2.4米,首层层高为5.1米二层看台首层抬高1.8米,以提高二层看台下辅助用房净高比赛馆顶棚最高点距场地平面标高最高点为28米(包含结构高度),场地净高最高点21.3米(距马道底)练习馆场地净高最低点13.2米(距马道底)本体育馆面积较大,基地较为紧张,我们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作为体育健身、商业及其他多功能用房地下空间设计为半地下,上抬地坪标高1.5米,有利于地下室的自然采光,同时,通过局部下沉广场的设计,将人流充分引入半地下空间七、交通流线及停车•交通流线1. 观众流线:赛时大量观众可通过北侧大台阶上至大平台,平台四周环通,观众可根据分区入口到达座席同时,训练馆南侧也设置了台阶,少量人流可通过台阶进入主馆2. 贵宾流线:贵宾可通过北侧大台阶两边贵宾接见厅进入贵宾休息室,并通过楼梯上至主席台3. 运动员流线:运动员可通过一层东南、西南侧两个入口经检录进入比赛场训练场由东西独立门厅进入,运动员可通过训练馆直通检录厅4. 裁判及竞赛管理人员流线:裁判员及竞赛管理人员由一层东北侧门厅经裁判及工作人员工作区入场。
5. 新闻媒体办公流线:记者由一层西北角门厅进入记者工作区,入口附近可供大型转播车停留以上人流组织既满足疏散要求,又分区明确,避免流线交叉•无障碍设计体育馆一层使用房间与外部道路之间通过1:12的坡道连接西侧设置专用的无障碍门厅,通过一部直通大平台的无障碍电梯,到达无障碍座席(13席)同时体育馆内配有无障碍专用卫生间•停车体育馆左侧400米标准田径场下为大型停车场,平时可满足体育馆一般停车需要同时,体育馆北侧入口广场设计临时停车位,包含停车位26个赛时可利用东南角室外篮球网球场作为赛时临时大型停车场及非机动车停车场八、模数化设计原设计内场为环形,柱网较为混乱,导致地下室平面利用率较低,且功能分隔灵活性较差我们通过模数化设计配合坐席设计,在保证主场坐席空间视线良好的情况下,得到东西向7.5米,南北向8米的标准柱网,使一层平面与半地下平面空间规整,划分灵活,利用率大大提高,且减低了施工成本和难度体育馆造型设计也严格按照轴网模数,富于理性之美九、绿色被动技术运用山东大学体育馆的形态设计与被动技术(自然能利用技术)实现有机互动,使建筑体量、平面设计、剖面设计和窗的设计都是控制能量(自然光、自然风等)流动的决定因素。
在不依赖电能等人工能源的条件下,通过建筑形态与能量(风能、光能等)流动的动态性相互作用,实现体育馆形态与被动技术的有机协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负荷的目的主体育馆的屋顶在南面形成巨大的斜面,可有效增加建筑的南向进风面积,同时可扩大北向的负压区,强化正负风压区的对比通过斜面上的天窗,形成体育馆内的自然通风训练馆和游泳馆出于日常采光需要及立面造型要求,采用中空LOW-E彩釉玻璃幕墙,并通过在玻璃上印刷不透光圆点控制透光比率,减少能耗在人操作的范围内,窗户的开闭采用人工控制;在人操作的范围外,窗户则采用机械控制开闭,如此可有效控制造价争取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在保证室内舒适度地前提下,减少对空调使用地依赖在考虑自然通风地同时,充分利用天窗作为自然采光,直射地光线照射在绗架上悬挂地折射板上,在室内形成漫射光,改善室内地光环境十、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3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348平方米其中地上主比赛场馆建筑面积18916平方米训练馆建筑面积1738平方米游泳馆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半地下层建筑面积11431平方米其中体育用品超市建筑面积2595平方米健身中心建筑面积3485平方米多功能用房建筑面积2462平方米绿化率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坐席总数其中设备用房建筑面积库房建筑面积15.6%27.5米8349平方米固定坐席6070个活动坐席2066个主席台坐席100个VIP坐席100个2205平方米684平方米无障碍坐席13个#结构设计说明―、设计依据现行国家规范、规程及山东省有关地方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二、建筑结构主要设计指标1.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2.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3.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体育馆一重点设防类(乙类)•训练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