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城山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保护对策.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184824688
  • 上传时间:2021-06-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97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院 期期末末论论文文 题目:题目: 青城山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保护对策 商 学学院院 * 专专业业 班 级: * 学生姓名: * 学 号: * * 年 * 月 *学院本科学年论文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诚诚 信信 承承 诺诺 书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青城山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保护 对策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其内容除了在 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 级:* 学 号: * 作者姓名: * 年 * 月 * 日 摘 要 I 摘 要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天师道的祖山、祖庭自从张陵开辟青城山仙源 后,青城山仙迹不绝,道教宗派分衍,众多道派均传入青城山,留下了丰富的道教文化 遗产,至今依然是中国道教圣地2000 年 11 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不幸的是 青城山在 2008 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破坏,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 持和援助下,目前青城山灾后重建工作已接近尾声,但是如何进一步保护青城山道教文 化遗产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梳理了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并针对 地震后受损情况,结合灾后重建,提出了一些保护对策。

      关键词关键词: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Abstract II Abstract Qingchengshan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Chinese Taoism, the ancestor and ancestral court of Tianshi Dao. Since Zhang Ling opened up Qingchengshans immortal source, Qingchengshan has been immortal. Many Taoism school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Qingchengshan, leaving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Taoism. In November 2000, it was listed as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list. Unfortunately, Qingchengshan was seriously damaged in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 With the support and assistanc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the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work in Qingchengshan is close to the end, but how to further protect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Qingchengshan Taoism remains an important issue before us. This article combs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aoism in Qingchengshan,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amaged situation after the earthquake and combining with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Keywords: Qingchengshan; Taoism;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目 录 III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第 1 章 青城山文化遗产概况 .1 1.1 青城山简介.1 1.1.1 青城山历史沿革.1 1.1.2 青城山地理位置.1 1.1.3 青城山的自然资源.1 1.2 青城山文化遗产概况.2 第 2 章 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3 2.1 依法保护.3 2.2 规划先行.3 2.3 规范化管理.3 第 3 章 青城山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 .5 3.1 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5 3.2 保护力度不够.5 3.3 对青城山道教文化及其保护的研究不够.5 第 4 章 青城山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7 4.1 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加强综合协调与宏观管理 .7 4.2 完善遗产地防灾应急系统, 构建危机管理的保障体系 .7 4.3 加强对青城山道教文化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7 第 5 章 结论 .9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3 目 录 青城山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保护对策 1 第1章 青城山文化遗产概况 1.11.1 青城山简介青城山简介 1.1.11.1.1 青城山历史沿革青城山历史沿革 青城山历史源远流长,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 风云的“龙跻之术” ,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 ,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 观纪念。

      在古时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 各自供奉真武荡魔大帝、五岳丈人宁封真君、昊天玉皇上帝、降魔护道天尊、广援普度 天尊 唐宋时期,青城武术在吸收外来武技的同时,与丹道、自然辟谷、易学、医学交融 互汇形成独特完整体系,成为中国武林四大门派之一 1982年,青城山作为四川青城山一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2000年,青城山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青城山一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5A级旅 游景区 1.1.21.1.2 青城山地理位置青城山地理位置 青城山,全球道教全真道圣地,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 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景区面积 200 平方千 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 1260 米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距成 都 68 公里,距都江堰市区 16 公里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 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与剑门 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1.1.31.1.3 青城山的自然资源青城山的自然资源 青城山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根 据青城山样地调查资料、野外路线踏勘记录的植物种类及中国都江堰市植物名录中 所记载的青城山植物,初步估计植物 346 种,其中蕨类植物 51 种,隶属于 26 属 16 科, 种子植物 295 种,隶属于 192 属 90 科其中裸子植物 7 种 6 计青城山约有维管属 5 科; 双子叶植物 252 种 169 属 77 科;单子叶植物 36 种 22 属 8 科植物区系有明显从亚热带 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 15 平方公里,景色优 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 等;后山总面积 100 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则寒气 逼人、夏天则凉爽无比,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 洞、天桥奇景等 2 1.21.2 青城山文化遗产概况青城山文化遗产概况 1982 年,青城山作为四川青城山一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2000 年,青城山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 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 年 5 月 8 日,青城山一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 式批准为首批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根据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的“文化遗 产”的概念,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之后不断发展,又引入文化景观和口述及非物 质遗产与之并列这里所指的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包括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地核心区内 的道教古建筑、古文物、古遗址和环境景观以及道教洞经音乐、青城武术等1从保护的 角度看,一般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群、古文物、古遗址和环境景 观为物质文化遗产,道教洞经音乐、青城武术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城山的古建筑、古文物、古遗址向我们展示了中国道教在青城山传播、发展的过 程,具有突出而普遍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对于青城山文化遗产的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认为,青城山道教哲学博大精深、道教宫观建 筑精美、文物保护完好2青城山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开创性,青城山的宫观与道教的创 立密切相关,而道教是东南亚地区历史悠久且最具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 青城山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保护对策 3 第2章 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自秦以来,青城山尽管地位崇高,但一直都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青城山的范围(核 心景区范围)也随历朝历代行政建制的不断调整而或大或小。

      直到 1976 年,专门成立了青 城山管理所,负责管理青城山的各项工作青城山道教宫观几经兴废保存至今特别是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青城山道教宫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 2.12.1 依法保护依法保护 有关道教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和自然遗 产公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国家 文化部、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 工作的意见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以及国家土地管理以及防火规范等有关法 律法规四川省也先后制定了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 、 四川省风景名胜区建设管 理办法 在此基础上,青城山景区还制定了青城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管理规定等 40 多项规章制度,使景区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较好地做到了“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2.22.2 规划先行规划先行 已制定批准的规划包括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青城山-都江堰国 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概念规划 在此基础上,扩大并明确了景区核心保护区、控制区、周 边保护区范围在核心保护区打桩设界,区内严禁一切建设,控制区内全部退耕还林, 外围保护区适当发展旅游业和生态观光农业。

      2.32.3 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 全面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实现与国际接轨 按照核心保护区、控制区、周边保护区划分范围,严格实施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在核心 保护区内,加强文物、古迹保护,严格做到修旧如旧,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合理开 发道教文化内涵,展示道教文化的精髓在控制区内,严格实行退耕还林,培植“五彩 带” ,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应,逐步扩大核心保护区范围,永续展示青城山“山更 美、幽更浓”的特色3 4 青城山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保护对策 5 第3章 青城山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 青城山“申遗”以后,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青城山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投入, 并采取了相关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管理和服务环境,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 是,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3.13.1 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 青城山虽然成立了专门的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全面负责青城山国家级风景名 胜的保护、规划、开发、建设和旅游管理由于青城山长期以来按照“道家管庙,政府 管山”的管理体制各自分区域管理,景区内的道佛寺庙等宗教场所和文物由市政府民族 宗教事务局、文物局及青城山道教协会、佛教协会管理。

      不难看出,青城山世界文化遗 产的保护与管理实际上仍然涉及多个部门,青城山景区遗产与文物的保护管理现状参差 不齐 3.23.2 保护力度不够保护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后,虽然对青城山道教文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