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12 人防工程(ok).docx
6页南宁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初步设计(修订版) 总说明书12-18-112. 人防工程12.1 设防原则为提高城市整体防灾抗毁能力,南宁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应在不影响平时使用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工程的已有条件,兼顾人民防空的需要结合南宁市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统筹兼顾,对关键部位、重要设施采用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技术措施,在规定转换时限内达到防护标准及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人防设施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压缩投资,使设计满足"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维修方便"的要求12.2 主要设计标准1)轨道交通人防用途:在拟定的核武器、生化武器、常规武器袭击和袭击后的城市次生灾害作用下,保障工程内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地铁地下线路战时作为人员安全交通、转移、物资运输的人防疏散干道设防车站战时必要时用于紧急人员掩蔽部、物资储备库2)设防标准:地下车站、换乘站(包括换乘通道) 、区间隧道均按甲类人防工程设防,抗核武器抗力级别 6 级,抗常规武器抗力级别 6 级,防化级别为丁级3)设防范围:3 号线工程所有地下车站、地下区间均按设防标准设防4)所有地下车站以及地下区间均考虑人防的设防要求。
原则上一个车站(含换乘站)加一侧相邻区间隧道为一个防护单元3 号线共划分为 23 个防护单元,各防护单元以人防防护密闭隔断门为界各防护单元的内部设备应自成独立系统防护单元内不划分抗爆单元5)各防护单元战时作为紧急人员掩蔽部车站掩蔽面积≤5000㎡,掩蔽人数按800 人计算; 5000 ㎡<车站掩蔽面积≤8000 ㎡, 掩蔽人数按 1200 人计算;车站掩蔽面积>8000㎡,掩蔽人数按 1500 人计算6)出入口的防护:每个防护单元战时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 2 个(不含连通口和垂直式出入口) ,其中不少于 1 个直通地面的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战时人员出入口宜结合平时出入口设置,各战时人员出入口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宜小于 15m,并宜设置成不同朝向战时人员出入口门洞净宽之和(不包括防护单元的连通口、风道、竖井等) ,应按每南宁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初步设计(修订版) 总说明书12-28-2100 人不小于 0.3m 计算,门的规格可根据需要确定战时人员出入口设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各一道,平时一次安装到位对于其余的平时出入口,应优先采用一道防护密闭门临战封堵措施,确实因条件不具备的可采用封堵构件封堵。
每个车站的战时主要人员出入口应位于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以外,否则应采取设防倒塌堵塞措施其中,当地面建筑为砌体结构时,倒塌范围为 0.5 倍建筑高度;当地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时,倒塌范围为距地面建筑 5m 以内;当毗邻出地面段的地面建筑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时,可不考虑其倒塌影响7)通风道的防护:战时清洁式进、排风道宜利用平时通风的风道,且进、排风道宜分别设置在车站的两端,且呈斜对角布置战时清洁式通风道内安装清洁式通风防护密闭门+风机密闭门人防门上的密闭阀门为手动,风机为电动,均原地控制,不设远控除战时清洁式通风需要使用的进、排风道外,对于其它平时使用通风道,应优先采用一道防护密闭门临战封堵措施,确实没有条件设置的可采用封堵构件封堵通风道防护段门洞尺寸应根据通风量和相关宽高限值确定室外进风口应设置在排风口、排烟口的上风侧和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之外,否则应设置防倒塌棚架8)换乘通道的防护:在建轨道交通工程与各规划轨道交通线路的换乘通道,通常在换乘通道内设置 1 道双向受力的防护单元连通口防护密闭门,或者设置 2 道单向受力的防护密闭门9)与周边地下空间的连通:轨道交通工程的每个车站应预留 2 个人防连通口,原则上在车站每侧设 1 个(门洞净宽 2.0m) ,连通口优先设于出入口通道部位,并尽量靠近车站沿线的人防工程,但必须在防护清洁区内。
无条件设在出入口通道部位时可设于车站站厅层附近有人防工程且有连通规划时,连通口及连通口内防护密闭门应施工到位,保障城市人员战时的安全疏散和转移,附近暂无人防工程时,人防连通口作预留处理,在结构内衬墙预留供安装人防门使用的暗梁暗柱当相连地下空间不是人防工程时,与车站相连的连通口应按车站平时出入口的要求设防,优先采用人防门封堵,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采用构件封堵10)正线区间的防护正线区间防护段一般设置一道双向受力的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同时满足抗力和密闭要求出入段线区间防护段应分别设置一道单向受力的防护密闭门和一道密南宁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初步设计(修订版) 总说明书12-38-3闭门对盾构隧道,防护密闭隔断门一般设在车站小里程端端墙处并向站内开启;对明挖隧道及矿山法隧道,防护密闭隔断门可设在车站小里程端端墙处并向站内开启,或设在靠近车站站端的直线段区间隧道内正线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出入段线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一般采用单扇或双扇钢结构门,门扇右(左)下角设有开位锁定装置,该装置将门扇牢固可靠地固定在隔断门开启到位的位置,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在正线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出入段线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下部排水沟处应设置区间排水沟防护密闭闸板,用于保证区间内排水沟的防护隔断和密闭。
平时闸板不安装,放置在门扇附近的存放箱内,临战时专人将闸板安装到位排水沟防护密闭闸板装置与该防护段隔断门的抗力、密闭要求一致排水沟防护密闭闸板装置所用方管材质应为不锈钢闸板的一面有密封胶板及锁紧过江(河)段两端的防淹门宜与正线上的防护密闭隔断门合并设置11)干厕设置:各车站设战时使用的男、女干厕所各一个干厕所设在战时排风口处,在平时预留位置,在临战前用轻质隔断隔开干厕所内设置便桶,便桶数量按男干厕每 50 人设一个,女干厕每 40 人设一个(原有水冲厕所蹲位数可以扣除) 掩蔽人员中男女比例按 1:1 计算,干厕面积可按每个便桶 1.0㎡计算12)车站内部装修应符合防震抗震要求车站人员出入口和换乘通道防护段装修平时应一次到位,战时能方便地启闭防护密闭门及密闭门地面及顶棚装修在满足防护设备平时启闭检修要求的前提下,与非防护段装修应相协调防护段两侧墙平时用伪装门(墙)进行伪装,伪装门(墙)面层装饰与通道墙面相协调其余疏散通道(如安全疏散口、通风道及区间隧道)防护段不考虑装修镶嵌的构件应牢固可靠,顶板不应抹灰,为平时使用设置的吊顶应便于临战时拆除13)变形缝尽量设在防护区外,若必须设在防护区内时需作适当防护措施。
14)预埋或明露的铁、木构件应采用防腐、防锈措施15)引入工程内的电力、通信电缆、给排水管线及其他穿过防护区通向外部的管孔,均应进行防护密闭处理16)电梯井应设在非防护区内,当条件受限设在防护区内时,需在平战功能转换时限内实施封堵17)结构应按防核武器抗力级别 6 级、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 6 级的人防荷载进行结构强度计算结构按防核武器作用,防常规武器非直接命中作用设计,动荷载南宁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初步设计(修订版) 总说明书12-48-4按规定的常规武器一次作用和规定的核武器一次作用中的不利情况取值在战时荷载作用下,只验算结构承载力,不验算结构变形、裂缝开展以及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变形在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分析采用等效静荷载法在静荷载作用下的材料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在动荷载单独作用下或动荷载与静荷载同时作用下,材料强度按人防规范要求考虑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在核武器、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分析采用等效静荷载法位于防护密闭范围以外的土中通道、竖井结构,按承受土中压缩波产生的等效静载加静载计算,不考虑空气冲击波的内压作用。
每个车站的战时主要人员出入口应位于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以外,否则应采取设防倒塌堵塞措施其中,当地面建筑为砌体结构时,倒塌范围为 0.5 倍建筑高度;当地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时,倒塌范围为距地面建筑 5m 以内;当毗邻出地面段的地面建筑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时,可不考虑其倒塌影响防常规武器及防核武器的等效静荷载根据《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02- 2009)相关规定计算 其中防核武器设计部分等效静荷载值可参考应用以下值:(结构设计时尚需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等效静荷载)(1)战时使用的出入口通道结构,主体结构作用在顶盖上的等效静载为 70 KN/m2,侧墙为 50~55 KN/m2,底板为:地下水位以上 50 KN/m2,地下水位以下 60 KN/m22)作用在临空墙上的等效静载为 130~160 KN/m 23)直通地面的战时主要出入口的防倒塌棚架的等效静载:作用于柱子上的水平等效静载为 12 kN/m²;作用于顶板上的垂直等效静载为 50 kN/m²4)战时主要出入口的楼梯踏步和休息平台的荷载,应按构件正面和反面不同时受荷分别计算,作用方向与构件表面垂直,正面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为 60 kN/m²,反面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为 30 kN/m²。
18)南宁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工程战时人防通风按两种通风方式设计,即清洁式通风、隔绝式防护清洁式通风新风量为 5m3/h.p,隔绝式防护时间≥3h19)战时清洁区内温度、湿度按自然状态设计;战时清洁区内噪声控制不作要求20)战时电源南宁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初步设计(修订版) 总说明书12-58-5(1)战时负荷分级:各车站战时为紧急人员掩蔽部或物资库,战时应急照明、通信报警设备和电动密闭阀门为一级负荷,战时正常照明、战时进风机等为二级负荷,其它战时负荷为三级负荷2)战时电源供电方式:人防工程电源由两部分组成,平时电源(由车站变电所引来两路 380V 低压)和战时应急电源(主要由 EPS 组成) ,人防电源设集中配电柜,战时应急电源 EPS 由车站应急照明电源室应急电源提供,以放射形式向各负荷供电平时,三级负荷由一路车站电源供电;二级负荷由两路车站电源供电,末端切换;一级负荷由两路车站电源和战时应急电源供电,平时电源和战时应急电源平战时应能在末端互相转换当车站电源中断时,切除所有战时三级负荷,由车站蓄电池室 EPS 保证对战时应急照明等一级负荷的供电,蓄电池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3h。
考虑到战时二级负荷的重要性,不允许在车站电源中断时切除当引接人防电源有困难时,应设置蓄电池组供电蓄电池组及配套设备为平战两用3)战时应急电源:战时蓄电池组主要用来保证对战时一级负荷的供电,战时一级负荷主要是战时应急照明、通信报警设备和电动密闭阀门战时人员掩蔽部的通信报警设备按 1.0kW 考虑;战时应急照明主要考虑人员掩蔽区和人员出入通道的照明,采用节能灯作为应急照明,应急照明按 1.0W/m2,可满足应急照明最低照度要求,每个车站战时人员掩蔽区的面积按站台、站厅各 1000m2 考虑,所需应急照明功率不超过 2.0kW;人员出入通道所需应急照明功率按 0.3kW 考虑;区间和非人员掩蔽区部分应急照明所需功率按连续 3h 供电进行折算,最大可控制在 1.0kW 以内,每个车站战时最大一级负荷不超过 4.4kW战时使用车站蓄电池组供电总容量为2×100Ah,可连续 3h 保证对 4.4kW 的负荷的供电,可满足战时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4)战时人防电源:按 40kW 引入21)战时配供电系统及线路的敷设(1)本工程战时为人员掩(待)蔽部,所有过防护密闭墙的强弱电气明暗管线均应作防护密闭处理,平时可不密封(穿过外墙除外) ,但应在临战前转换时限内完成密封。
防护密闭处理从防护区引到非防护区的照明回路应在防护密闭门内设置短路保护措施,或单独设照明回路2)从电缆井引入的高、低压电缆和通讯电缆在穿越顶板和外墙进入人防内部时,不得以留孔方式引入,必须穿防护密闭钢管,一缆一管引入,且预留适量的备南宁市轨道交通 3 号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