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断句课件.ppt
16页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 一句话的末尾用“断开,叫“句”; 一句之内证据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什么是什么是“句读句读”??通读文段,把握大意;通读文段,把握大意;化整为零,缩小范围;化整为零,缩小范围;集中精力,各个突破;集中精力,各个突破;反复诵读,检查验正反复诵读,检查验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思路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思路一、找标志一、找标志1、找句首词找句首词:夫、盖、焉、惟、斯、方、初、 且夫、若夫、至若、于是、虽然、是故、然则2、找句末词找句末词:也、矣、耳、邪、哉、乎、者 、 欤、 耶3、找时间词找时间词:昔者、今者、既而、方今、顷之、 是时、久之、俄顷、居某日、有顷、乃今、向者 4、找感叹词找感叹词:嗟乎、嗟夫、悲乎、呜呼5、找谦敬词找谦敬词:下官、臣、窃、寡人、妾、愚、 君、公、夫子6、找对话词找对话词:曰、云、言、道、白、对、谓例例1、、 佚之狐言于郑伯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曰::“国危国危矣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公从之辞曰曰::“臣臣之壮之壮也也,犹不如人;,犹不如人;今今老老矣矣,无能为也,无能为也矣矣公公曰曰::“吾吾不能早用子,不能早用子,今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过也也然然郑亡,子亦有不利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二、抓修辞二、抓修辞 文言文中常用对偶、顶真、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以四六句居多抓住这些特点断句,常常能收到断开一处就能连断几处的效果 例例2、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壁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顶真)例例3、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 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排比)例例4、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反复)例例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 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整齐的四字句式,排比句式)三、析结构三、析结构1、、分析章法结构分析章法结构 文言文常用文言文常用先总后分先总后分或或先分后总先分后总的写法,而的写法,而“分说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排比、并列。
了解这些特点,句式形成排比、并列了解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均有益于断句例6、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独/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分总结构) 例例7、、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总分结构)2、分析语法结构、分析语法结构 ((1)、找名词或代词)、找名词或代词 名词或代词在句中常作主语或宾语,一般是文章陈述、说明或议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在它们前或后往往要断开 ((2)、找动词)、找动词 动词在句中常作谓语,一般谓语前有主语,后有宾语,所以其前后一般都不能断开但是如果主语省略,则谓语动词前要断开例例8、、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其宝也/不若人有其宝3、分析固定句式结构、分析固定句式结构• ……者,者,……也;也; 不亦不亦……乎乎• 岂岂……哉哉 何何……之有之有 • 如如(奈奈) ……何何 无乃无乃……与与(乎乎) • 安安……哉哉 孰与孰与……乎乎• 何何……为为 为为……所所……•受受(见见) ……于于…… 与其与其……孰若孰若……文言文断句技巧文言文断句技巧•一、找标志一、找标志 找句首词、句末词、时间词、感叹词、谦敬词、对话词•二、抓修辞二、抓修辞 关注对比、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三、析结构三、析结构 析章法结构、语法结构、固定句式结构文言文断句练习文言文断句练习1、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叫中乏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2、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4、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5、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