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织形态及结构探微.docx
9页网络组织形态及结构探微 [摘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关于网络组织的结构、企业间的联结方式等问题,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文章基于网络组织不同形态的特征,系统分析并归纳了网络组织的几种典型结构研究表明,核心企业以及网络中信息交流方式是决定网络组织结构特性的重要因素,而搜寻与战略和环境相匹配的组织结构是组织演进的推动力量[关键词]网络组织;组织形态;结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的动态性逐步增强,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对组织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为了及时响应需求信息的变化,实时、准确地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跨边界合作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产业集群、战略联盟、供应链、虚拟企业、战略网络等网络组织形式层出不穷网络组织降低了全球化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是企业为了满足组织社会属性的要求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产物;此外,为了满足组织经济属性的要求,网络组织通过加强企业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结合规模经济和组织扁平化带来的优势,不断提高网络效率并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组织自身的战略选择和对环境约束的适应共同形成了一个组织的结构,它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形态Daniel F.Jen.nings认为,战略——结构的安排和组织的适应水平对应着相应的绩效,具备最佳的战略——结构的组织具有较高的绩效水平(Daniel F.Jennings,1994)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直接影响着组织行为的效果和效率,从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网络组织的结构反映了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各种关系,它决定了网络组织内部的资源调配方式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灵敏程度为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网络组织通常具有更好的柔性和更快的反馈路径究竟网络组织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又有哪些具体的结构模式,其影响因素有哪些,不同结构类型的网络组织有怎样的特点,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加以概括与总结一、网络组织的概念为了进一步分析企业跨边界合作的特点和效用,组织理论学家把网络分析的方法引入到组织研究中,并用网络组织来描绘企业间的这种具有关联特点的组织形式Dennis Maillat认为,网络组织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的市场与企业两分法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组织形态,它是一个动态的、按照一定路径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 Maillatetal,1993)。
FedericoButera认为,网络组织是一个可识别的多重联系和多重结构的系统,具有高度白组织能力的网络组织在共享和协调目标以及松散、灵活的组织文化理念的支持下共同处理组织事务,以维持组织的运转( Federico Butera,2000)一般来讲,网络组织是由一些独立自主而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具有各种联系纽带的组织集合.网络组织是一种介于市场组织和企业科层组织之间的组织形式,它比市场组织更稳定,比层级组织更灵活,资产专用性适中,信用程度中等偏高,主要依靠关系、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调一方面,网络组织为企业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知识提供了新的渠道,网络中的企业可以通过彼此互动,享受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的互补所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网络组织的形成对其中的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专注于自身的优势业务并使其不断精进,才能保持在网络组织中的地位而不被其他企业淘汰,网络组织的核心是通过提高企业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结合网络整体的柔性来提高网络组织中个体的价值和效率二、网络组织的形态特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大规模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产品需求,传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随分工的发展而呈现出逐级递增的阶跃式发展,使得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成本呈指数式增长,这一系列问题都推动了企业从传统形式向网络组织的变革,战略联盟、供应链、虚拟企业、产业集群、战略网络这些具体的组织形态应运而生。
一)战略联盟管理意义上的战略联盟概念南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最早提出,他们认为战略联盟是南平时本是竞争对手的公司组成的企业或伙伴关系,是一种竞争性的联盟一般认为,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卜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以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组织最初的联盟以合资方式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技术合作成为主要浪潮二)供应链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组织,其目的是通过建立企业之间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来改进系统内部结构三)虚拟企业和外包虚拟企业是指为了把握某一特定的市场机遇,通过将企业间的核心能力及资源的整合而突破企业组织边界的一种动态的临时性组织模式(贾平,2003)企业对投资和管理的注意力集中于企业本身的核心能力上,而一些自身短期尚不具备的能力则依靠外部的动态联盟伙伴提供业务外包与虚拟企业类似,也是企业为了增强对环境变化的迅速应变能力,利用外部的专业化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四)产业集群19世纪末,经济学家马歇尔开始关注企业集聚现象,并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之后,迈克尔波特首次明确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在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等)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MichaelE.Porter,1998)产业集群可以改善区域内企业的成本曲线,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区域内的创新和信息的交流,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五)战略网络1988年,Jarillo在《战略管理杂志》上首7欠从战略的高度提出“战略网络”概念他认为,战略网络是组织间所形成的长期关系网络,网络的联结是有目的的,这样的联结使得网络内的成员相对于外部的成员能够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Jarillo.1988)三、网络组织形态比较的几个视角网络组织形态、特征各异,本文将从期限、合作范围、连接方式、存在方式这四个角度总结网络组织间的差异通过从不同视角进行的具体细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网络组织的特性,并为从网络组织形态到网络组织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一)期限:行动联合和组织联合短期的合作通常可以称为行动联合,它是指一些组织为了一定的目的而结成的具有时限的联盟、企业间是由于共同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成员企业发现更好的市场机会,就很可能会退m。
长期的合作可以称为组织联合,它强调企业间较长期的合作,目标也着眼于企业未来战略的实现,带有较强的战略性,联盟的成败对合作各方战略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这种角度来看,虚拟企业、外包都是短期性的合作,当某一项目完成后,这种合作随即消失,而供应链、战略网络大多是一种长期的合作行为二)合作范同:职能部门问合作和全方位合作对于合作的范围,一些企业仅限于经营范同内某些领域的合作,即某些特殊领域进行横向型联合,而供应链、产业集群则是为了满足业务的需要而展开的价值链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合作企业还可以结合横向合作与纵向合作的方式实行全方位合作,战略网络就是这样,位于北京亦庄的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区,园内龙头企业诺基亚除了和众多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合作外,还和海关、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建立了园区内部的虚拟保税区(三)联结方式:契约型和股权型对于合作的联结方式,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组织间合作,契约或股权都是企业间最为普遍的联结纽带以契约为纽带的网络组织是企业通过签订正式契约或非正式契约(协议)形成合作关系,而以股权为纽带的网络组织则体现为以股权渗透的方式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更为紧密和稳固企业集团、股权式战略联盟都是以参股的产权形式联结的,而契约型战略联盟、产业集群、外包、虚拟企业、供应链和战略网络大多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
四)组织的存在方式:实体型和虚拟型虚拟企业是指单个企业实行虚拟经营,它常常将企业的基本功能都交给其它企业,自己只进行沟通和整合的工作,企业只是一个“空壳”而实体型组织基本卜还包含保留了核心竞争力的实体企业,只是将自身无法完成或无法高效完成的工作交与其它企业完成四、网络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模式,是执行管理和经营任务的体制,它在整个管理系统中起着“框架”的作用一个组织只有具备完善的组织结构,组织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才能正常流通,组织的目标才可能实现网络组织的结构主要涉及组织各部分的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结方式及网络内部协凋与控制机制等在王缉慈(2001)、刘斌(2003)、鲁开根(2006)等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通过网络组织中的核心企业以及信息交流方式来描绘网络组织的结构决定网络组织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间的联结方式,它决定了网络组织的形态;二是企业间的关联程度,即各结点间是否是交错联结,它决定了网络组织中信息流的传播路径一)核心企业的影响核心企业是指网络中的龙头企业,起着领导者的作用,一般认为它应位于供应商和客户网络的巾心,能够提出可以共享的商业理念、倡导企业之间彼此信任与互利的文化,具备选择和吸收优秀伙伴的能力,且具有更高的成长率、创新能力,更善于吸纳各种资源并在整个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的企业(刘富贵,2006)。
存在核心企业的网络组织以知识、产品和技术为纽带,其他企业跟从而形成网络组织,合作伙伴有主次之分,企业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核心企业在企业网络中相对稳定,而其他伙伴企业却常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除核心企业外,其他企业的退出对网络组织的运行影响不大虚拟企业、外包、供应链、战略网络往往可以被看成是存在核心企业的网络组织,而战略联盟内的各方是平等的伙伴关系,规模、实力相近,彼此地位对等,没有主次之分此外,因为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可能存在核心企业也可能不存在核心企业二)网络中信息交流方式的影响存在着两种效率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一种是全通道网络联系,即企业两两之间进行全通道网络通讯,每个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都十分重要,任两个企业间的联系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对整个网络产生致命的影响另一种是轮轴式网络,各企业问的联系是通过网络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某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产生的,各个企业都与核心企业进行联系,再由核心企业与市场进行联系结合两种交流方式的特点,还存在一种复合式网络(如图-1所示)一般认为,轮轴式网络表现出较强的协同运营能力和整体竞争优势,从信息沟通的效果看,也更为高效;在交通运输领域,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采用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轮轴式中转模式。
五、网络组织的结构类型根据网络组织中核心企业的数量和位置,以及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本文将网络组织的结构概括为以下五类一)无核式无核式网络组织由大量平等协作的中小企业组成,网络内部企业联系紧密,与网络外部企业的合作程度很低,如意大利佩扎罗地区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二战结束后,意大利佩扎罗地区出现了一些分散的家庭作坊式家具企业,随着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及周边国家对家具需求的增长,该地区家具企业迅速增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逐步形成,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促使这种各自具有独立产权,但存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相互交叉、密切协作的网络组织形成(二)单核式这种网络组织模式可以形象地描述为在一个中心强“势”的核心企业周围的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