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金匮_石室_小考_姚行地.pdf
2页金僵、石室”小考姚行地?湖北省孝感地区图书馆?图书馆史话“金医、石室”是 我国古代最原始的图书馆,也是 我国历 代帝王收藏珍贵文献的处所据古文献记载,我国在公元前十 一世纪就利用“金咬、石室”收藏珍贵文献了金匾是用金属封缄的跃宁,使人不能轻易 开启哪芍书·金麟》记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得重病,辅 故大臣周公作策丁匕祭告先王,请以身代,策书就收藏于金匾之巾金 应置 放于哪里呢?据古文献记载·是置放于宗庙 的石室之 中《汉书·高帝纪下》?“与功臣剖符作誓,丹 书铁契,金鹰、石 空 藏之宗庙”这说明汉初的重要文献是收藏 在宗 庙 所 设石室内的金匾之中西汉初,汉高帝藏“丹 书 铁契”于金匾、石室之举,自然是因袭周代的作法为什么要将金嘎置放在宗庙内的石室中呢?因古代人最敬重祖先,迷信鬼神宗 庙是供 奉祖先、祭祀鬼神的所在,珍贵文献保存在宗庙的石室金匿之中,既使人感到这些文献是 受到鬼 神保 护、不可侵犯,又 可使文献免受水火之灾,长期保存下 来《无惠鼎》记“佳九月既望甲戌,各于周庙,述于图室”图室”,很可能就是指周庙巾收藏金匾的石室据《周礼》载,周王朝专门设有一种名 为“天府”的官署,负责收藏和保管贵重“宝物”,其中就包括珍贵的文献。
又,《周礼·春官·天 府》记?“天 府掌祖庙之守藏⋯⋯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 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在陈列和收藏 的“宝 器”中,就包括《大 训》、《河图》等虞、夏、商时代的珍贵文献这些文献很可能 就是收藏于金蛋、石室之中的因为周 王 朝有一个规定?凡类似“宝物”的文献,如盟 书、誓词、民数、谷数、官府治职薄书、功勋之书、荐贤之书和断狱之书等等,都应“登于天府”,藏于宗庙的金厌、石室之 巾周代,不仅周王朝 中央政府利用金班、石室藏书,各诸候国也都效法中央政府,藏珍贵文献于金履、石室《吴越 春秋》?吴王伐齐,伍子青谏曰?“臣今年 老,耳目不聪,无能益国,窃视金匾第八,其可伤也窃视”一语是伍子胃感到自己不能很好的运用“金匝第八”中所藏先 王的遗训,规劝制止吴王伐齐,是很伤心的,“金匾”有第八,可贝 当 时吴国藏书的金辰是不少 的《史记·太史公 自序》谓?“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厌、玉版,图籍散乱从这则记载又可 以看出,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焚书坑儒的过程中,使各诸候国的藏书处所,如 明堂、石室、金魔等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图籍散乱”。
到了汉朝,统治者是 很重视藏书的自萧何倡导始,逐渐修建了不少藏书处所,其中金匾、石室仍是收藏重要文献的处所汉代 文献中,有 关 金赓、石室藏书的记载是很多的?《汉 书·晃错传》在“举贤良对策”中载有“臣窃视上世 之传,若高皇建功业?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晓,刻于玉版,藏于金匝,历之 春秋,纪 之后世,与帝者祖 宗,与天地相终、”汉《贾谊新书·胎教》有“书之玉版,藏之金匾”,可见,将重要 事项“刻于玉版,藏 于金赓”是汉朝收藏文献的一项重 要制度《汉书·,成·孝成赵皇后传》中有,议郎耿育上疏言?“愚臣既不能 深援安危 定金匾之计,又不知推宣圣德,达先帝之态”唐·颜师古《注》?“? 金赓,言长久之法可藏于金匾石室者也《后汉书·黄琼传》?“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 初灾异,与永建以后沱于今日,孰为多少”唐·李贤《注》?“石室,藏 书之府?河洛,图书之文也”《后汉书·王允传》?“董一 草迁都关中,允悉收敛兰台、石室图书经纬要者以从?既至长安皆分别条上,集汉朝世事所当施用者一皆奏之经籍具存,允有力焉《后汉书·儒林传 序》?“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万?衫汇、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 ?? ?·??总?????诸藏典文章,竟共剖散”。
可见,汉 朝末年,石室仍是汉王朝的重 要藏书处所在 汉以后的有关著作中,也可看到汉朝利用石室、金匾藏书的记载?《隋书·经籍志》?“光武中兴笃好文雅,“一石室、兰台,弥以充积”?《通典·秘书监》汉氏图 籍 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阁、广内贮 之在汉代及 先秦之际,石室的规模有多大,金匾的数 量有多少,尚无确切文字可考但从汉朝司马迁编撰《史记》所写的《太史公 自序》中可以看出,金 匾、石 室 收 藏之文献数量是非常多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如迁在《自序》中说,父亲去世三年以 后,他当上了太史令,分析整理石室金医中的藏书,编撰 而成《史记》《史记》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全书?? ?篇,???,?? 字,足见石室规模之大,金匾数量之多了魏承汉法,仍将重要文献收藏于 石 室金匾之中《三国志》中的“文帝纪”和《甄皇 后传》中都有 将“策书”藏于金匾石室的记载《文选·晋太冲》的《魏都赋》巾 布“阔玉策于金滕,案图录于石室”的名 句在 我国的藏书史上,规模最大、贮藏金匾数量最多的石室,当推明朝嘉靖十三年建 成的“皇史成”它是由内阁大学士丘俊在弘治五 年???? ?年?奏上兴建 的他在奏疏中说?“自古帝王藏国史于金匾石室之 中,盖以金石之 为物,坚固耐久非土木比,又 能扦格水灭使不为患。
有天下者研石以为室,铜金以为匾,凡国家有秘 密之 记、精微之言,与凡典章事迹,可以贻谋远 传老莫不收其中,以防意外之虞《明孝宗弘治实录》卷六十二?皇史康的建筑结构为宫殿 形式,全部为石头结构,面积达?多平方米,亥中四周上下 俱用石室,七一根梁柱,成为典型的“石室”在这座巨大的石室中的摆列雕龙鉴金铜皮大木根?也 叫“金匾”?一百五十二个,内藏明代 各朝《实录》、《宝训》和《永乐大典》的副本清代明后,清朝统治者仍把皇 史康作为藏书的重要处所,将清代各朝的《实 录》、《圣训》、《玉煤》等重要文献收藏 其中由于金匾石室在历代藏书事业中,所处的地位相当重要,所起的作用极 大,因而有人就把金 匾石室作为国家藏书处所的代称清宣统元年?????年?八月五日《学部奏筹建京 师图书馆摺》中就有, ’?以恳圣 恩俯准,将 文津阁《四库全书》并避署山庄各殿坐陈设 书籍,一并交臣部袱领,敬谨建 馆存储庶使嗜奇好学之士得窥石室金匾之藏,实于兴学有才,大有裨助录自《清学部官报》第一百期?近 代图书馆学家 沈绍期在《中国全国图书馆调查表》中写道?“中国 古代藏书属于公家者,石渠金匾视若鸿宝,人 民无由窥其美富上 述《奏摺》和《调查表》都是视金医石室为国家藏 书处所的代称。
笔者通过考证金匾石 室得到的启示是?一、金匾石 室藏书是世界上最一早 最先进的藏书设施我国早在公元前十 一世纪就能兴建 这样的藏书设施,在世界上是少见的,它比外国最早的两河流域亚述王国所建的皇官图书馆要早三四百年二、古代“以金为区”,以石为室”,珍藏文献 资料,具有防火、防震、防水、防 潮、防尘、防晒、防盗等功能,为后世建筑图 书馆室提供了有用的、宝贵的经验,为保存我国的文化 典籍作出了贡献上接??页?者工作课程中去讲授了新著还编入了三十多 页附录,这是丘著所没有的附录计八项,主 要有?“苏联图书馆事业条例”、“国立大众图书馆集中化办法”和“苏联图书馆通用服务规则”等,这对图书馆事业立法知识 的普及与法制管理的促进都有积极作用新版《图书馆学普通教程》的问世是苏联图书馆学界的一件大事,是他 们对图书馆学发展的最新贡献,已引起了我 国图书情报界的关注,特先略为介绍 以晌 同好一’ 一《黑龙江 图下丽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