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课件.ppt

5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87701613
  • 上传时间:2024-09-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3KB
  • / 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的政治观孔子的政治观名师课件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优秀课件ppt精品课件优秀课件《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共56张PPT)名师课件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优秀课件ppt精品课件优秀课件《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共56张PPT) 孔子从政的时间是短暂的,为政的思想确是丰富孔子从政的时间是短暂的,为政的思想确是丰富的,的,《《论语论语》》约有五十余章,直接涉及政治问题,至约有五十余章,直接涉及政治问题,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今仍有借鉴意义 孔子曾经比较过两种为政模式:孔子曾经比较过两种为政模式: 一是,一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为政2 2··3 3))【【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用政法来诱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用政法来诱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暂时免于罪过,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老百姓只是暂时免于罪过,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人心归服。

      之心,而且会人心归服 【【评析评析】】孔子显然是主张德治的,但也没有完全否定法治孔子显然是主张德治的,但也没有完全否定法治一、要一、要““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推行德治,推行德治 二是,二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为政2 2··1 1)) 【【译文译文】】 ““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方位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方位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评析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思想,依靠自的思想,依靠自己的品德来实行行政领导,下属和百姓的尊奉服从,就己的品德来实行行政领导,下属和百姓的尊奉服从,就像众星环绕北极星旋转一样在孔子看来,以德服人,像众星环绕北极星旋转一样在孔子看来,以德服人,几乎可以无为而治几乎可以无为而治 孔子心中的仁政、德治,其孔子心中的仁政、德治,其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就是就是““道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齐之以礼””,即用道德教化人民的思想,用礼治规范人,即用道德教化人民的思想,用礼治规范人民的行为,而不是仅仅用政策法令约束和强制人民;基民的行为,而不是仅仅用政策法令约束和强制人民;基本方法则本方法则是统治者管理者以身作则是统治者管理者以身作则。

      只要这样统治者的只要这样统治者的目的更易实现,人民会更自觉更有效地遵从领导,因之目的更易实现,人民会更自觉更有效地遵从领导,因之社会更加安定,国家更加兴旺社会更加安定,国家更加兴旺 尧曰尧曰2020··2 2 子张问孔子曰: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子曰: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子张曰:““何谓何谓五美?五美?””子曰: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子张曰:““何谓四恶?何谓四恶?””子曰: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孔子说:““尊重五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子张问:““五种五种美德是什么?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劳动百姓,百姓却不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劳动百姓,百姓却不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子张说:““怎样才能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怎样才能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费呢?””孔子说:孔子说:““就着百姓能得利益之处因而使他们有利,这不就就着百姓能得利益之处因而使他们有利,这不就是给百姓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吗?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是给百姓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吗?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贪求什么呢?无论人多少,无论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又贪求什么呢?无论人多少,无论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家子气。

      叫做小家子气 【【评析评析】】这里讲是如何推行德治仁政了这里讲是如何推行德治仁政了尊五美尊五美””即即遵行五种美德,这是讲从政者的品德条件,从内容上看,就遵行五种美德,这是讲从政者的品德条件,从内容上看,就是对人民要实施五项仁政是对人民要实施五项仁政屏四恶屏四恶””也是如此也是如此————去除一去除一恶,也就是改一项苛政为仁政恶,也就是改一项苛政为仁政 颜渊颜渊1212··19 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道,何如?””孔子对曰: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坏人来亲近如果杀掉坏人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好人,怎么样?””孔子说:孔子说:““您治理政事,为什么要杀戮呢?您治理政事,为什么要杀戮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

      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 【【评析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德政””孔子认为:如果当政者孔子认为:如果当政者自己从善,人民自然也跟着从善老百姓总是向当官的自己从善,人民自然也跟着从善老百姓总是向当官的人学习的人学习的 风草的比喻似乎反映了道德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那风草的比喻似乎反映了道德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那就是社会下层的道德总是向社会上层的道德看齐就是社会下层的道德总是向社会上层的道德看齐《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原文原文】】尧曰尧曰2020··1 1 尧曰:尧曰: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四海困穷,四海困穷,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天禄永终舜舜亦以命禹曰:亦以命禹曰:““予小子予小子履履(1)(1),敢用玄牡,,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朕躬有罪,无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周有大赉(2)(2),善人是富善人是富虽有周亲虽有周亲(3)(3),不如仁人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注释注释】】 (1)(1)履:这是商汤的名字履:这是商汤的名字 (2)(2)赉:音l赉:音làài,赏赐下面几句是说i,赏赐下面几句是说周武周武王王 (3)(3)周亲:至亲周亲:至亲 【【译文译文】】尧尧说: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陷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假如天下百姓都陷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舜也这样告诫过禹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商汤)说::““我履谨用我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

      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如果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百姓如果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二、德治就是对老百姓好一点二、德治就是对老百姓好一点《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原文原文】】谨权量谨权量(4)(4),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注释注释】】 (4) (4)权量:权,秤锤指量轻重的标准量,斗斛指量容权量:权,秤锤指量轻重的标准量,斗斛指量容积的标准积的标准 【【译文译文】】 认真检验并审定度量衡,修复已废弃的机关工作,认真检验并审定度量衡,修复已废弃的机关工作,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

      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承续已经断绝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承续已经断绝的后代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心悦诚服了的后代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心悦诚服了 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高兴公平就会使百姓高兴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评析评析】】 这一大段文字,记述了从尧帝以来历代先圣先王的遗训,这一大段文字,记述了从尧帝以来历代先圣先王的遗训,中间或许有脱落之处,衔接不起来后来的部分里,孔子对中间或许有脱落之处,衔接不起来后来的部分里,孔子对三代以来的美德善政作了高度概括,可以说是对三代以来的美德善政作了高度概括,可以说是对《《论语论语》》全全书中有关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思想加以总结,对后代产生了很书中有关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思想加以总结,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大的影响力《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子路子路1313··9 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庶矣哉!””冉有曰: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既庶矣,又何加焉?””曰:曰:““富之曰:曰:““既富矣,又何既富矣,又何加焉?加焉?””曰:曰:““教之 【【译文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好稠密的人口!””冉有说:冉有说:““人口已经众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人口已经众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孔子说:““教育他们教育他们 【【评析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富民””和和““教民教民””的思想,而且是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正如鲁迅讲的问题。

      正如鲁迅讲的““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的道理《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颜渊颜渊1212··9 9 哀公问于有若曰: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有若对曰:对曰:““盍彻乎盍彻乎(1)(1)??””曰:曰:““二二(2)(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注释】】 (1)(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什一而税谓之彻 (2)(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鲁哀公问有若说:““年成不好,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年成不好,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有若回答说: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有若说:““如果百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评析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富民””思思想。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税率,改行““彻税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退了这种以““富民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子路子路1313··1 1 子路问政子曰: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先之劳之曰:请益曰:““无倦 【【译文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自己给老百姓带头,使自己给老百姓带头,使老百姓勤劳工作老百姓勤劳工作子路请求多讲一点。

      孔子说: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不要懈怠 子张子张1919··10 10 子夏曰: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译文】】 子夏说: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论语论语》》中经常提到中经常提到““天下有道天下有道””和和““天下无道天下无道””这个这个““道道””是政治概念,所以是政治概念,所以““天下有道天下有道””意味着天下太意味着天下太平、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官吏廉洁、道德风气良好、人平、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官吏廉洁、道德风气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没有或少有犯上作乱、贪官污吏、冤假错案民安居乐业、没有或少有犯上作乱、贪官污吏、冤假错案等等,等等,““天下无道天下无道””则是相反的情形。

      则是相反的情形三、德治的目标是三、德治的目标是““天下有道天下有道””《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1 1、、 ““天下有道天下有道””的标准的标准 季氏季氏1616··2 2““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稀不失矣;自大夫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稀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稀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稀不失矣五世稀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稀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天下太平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天下太平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昏乱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作主决定;天下昏乱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还能继续的;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还能继续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还能继续的。

      若大夫的家臣把持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还能继续的若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传到三代很少还能继续的国家政权,传到三代很少还能继续的天下太平,国家政权就天下太平,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太平,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纷纷了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太平,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纷纷了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评析评析】】 孔子这里所讲的孔子这里所讲的““天下无道天下无道”” ,一是指周天子的大权落入,一是指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指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诸侯手中,二是指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指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是指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太平天下有道、太平””的的那种时代去,人人都遵循礼的规定,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那种时代去,人人都遵循礼的规定,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相安无事《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季氏季氏1616··3 3 孔子曰: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禄之去公室五世(1)(1)矣,政逮矣,政逮(2)(2)于大夫四世于大夫四世(3)(3)矣,故夫三桓矣,故夫三桓(4)(4)之子孙微矣。

      之子孙微矣 【【注释注释】】 (1)(1)五世:指鲁国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世五世:指鲁国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世 (2)(2)逮:及 (3)(3)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 (4)(4)三桓:鲁国仲孙、叔孙、季孙都出于鲁桓公,所以叫三桓三桓:鲁国仲孙、叔孙、季孙都出于鲁桓公,所以叫三桓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国家政权离开了鲁君,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国家政权离开了鲁君,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桓公的三房子孙现在也衰微了已经四代了,所以桓公的三房子孙现在也衰微了 【【评析评析】】 三桓掌握了国家政权,这是春秋末期的一种政治变革,对此,孔子表示三桓掌握了国家政权,这是春秋末期的一种政治变革,对此,孔子表示不满本章里孔子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孔子的不满本章里孔子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孔子的观点是,社会政治变革就是观点是,社会政治变革就是““天下无道天下无道””,这还是基于他的,这还是基于他的““礼治礼治””的思的思想,希望变为想,希望变为““天下有道天下有道””的政治局面。

      的政治局面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子路子路1313··16 16 叶公问政子曰: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近者悦悦,远者来 【【译文译文】】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境内的人高兴,使境内的人高兴,使境外的人来归附使境外的人来归附 颜渊颜渊1212··13 13 子曰:子曰:““听讼听讼(1)(1),吾犹人也必也,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使无讼(2)(2)乎!乎!””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一定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一定要使诉讼的事件完全消灭才好!要使诉讼的事件完全消灭才好!””《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子路子路1313··11 11 子曰: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诚哉是言也!””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

      这话真对呀!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 【【评析评析】】 孔子说,善人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可以孔子说,善人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可以““胜残去杀胜残去杀””,达,达到他所理想的境界其实,从这句话的本意去理解,善人施行到他所理想的境界其实,从这句话的本意去理解,善人施行““德治德治””,但并不排除刑罚的必要手段这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但并不排除刑罚的必要手段这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2 2、为官之道、为官之道————身正身正 ““天下有道天下有道””是为政的积极的社会结果,也是官员心是为政的积极的社会结果,也是官员心中应有的政绩目标如何达到这结果,实现这目标呢?孔中应有的政绩目标如何达到这结果,实现这目标呢?孔子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官员自己心正子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官员自己心正《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15 15··5 5 子曰: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南面而已矣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自己从容安静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自己从容安静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评析评析】】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为而治,而是礼治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颜渊颜渊1212··17 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回答说: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端正政就是端正的意思您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的意思您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评析评析】】 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官吏和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正己,那么手下的官吏和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子路子路1313··6 6 子曰:子曰:““其其身正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即使不发布命令,事情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即使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本身行为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也行得通本身行为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信从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子路子路1313··13 13 子曰:子曰:““苟正其身矣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评析评析】】 俗话说:俗话说:““正人先正己。

      正人先正己本章里孔子所讲的就是这个道本章里孔子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把理孔子把““正身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是有深刻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是有深刻的思想价值的的思想价值的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颜渊颜渊1212··18 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译文】】 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评析评析】】 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他仍然阐释的是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具体到治理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

      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19 19··19 19 孟氏使阳肤孟氏使阳肤(1)(1)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上失其道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2)(2)而勿喜 【【注释注释】】 (1)(1)阳肤:曾子的学生阳肤:曾子的学生 (2)(2)矜:怜悯矜:怜悯 【【译文译文】】 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在上位的人不依规矩行事,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够上位的人不依规矩行事,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够审出罪犯的真情,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审出罪犯的真情,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论语论语》》中有二十多章是孔子关于施政方法的言中有二十多章是孔子关于施政方法的言论,可归纳为论,可归纳为正名分、举贤才、求实效正名分、举贤才、求实效。

      四、施政方法:正名分、举贤才、求实效四、施政方法:正名分、举贤才、求实效《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1 1、正名分、正名分 孔子是把正名作为一项政治举措提出来的,是要求用孔子是把正名作为一项政治举措提出来的,是要求用礼的规定去纠正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要是作官的人)的越礼的规定去纠正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要是作官的人)的越出名分的行为,以维护天下的正道,也就是周礼出名分的行为,以维护天下的正道,也就是周礼《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子路子路1313··3 3 子路曰:子路曰:““卫君卫君(1)(1)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子曰:““必也正名必也正名( (2)2)乎!乎!””子路曰: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3)(3)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无所苟(4)(4)而已矣 【【注释注释】】 (1)(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2)正名:即正名分正名:即正名分 (3)(3)阙:同阙:同““缺缺””,存疑的意思存疑的意思 (4)(4)苟:苟且,马马虎虎苟:苟且,马马虎虎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译文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子路说:说:““您的迂腐竟到如此地步吗?这又何必纠正呢?您的迂腐竟到如此地步吗?这又何必纠正呢?””孔子说:孔子说:““仲由,你怎么这样鲁莽。

      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事情,总是采仲由,你怎么这样鲁莽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事情,总是采取保留的态度取保留的态度用词不当,说起话来就不顺理成章,说话不顺用词不当,说起话来就不顺理成章,说话不顺理成章,工作就不可能搞好;工作搞不好,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理成章,工作就不可能搞好;工作搞不好,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评析评析】】 ““正名正名””是孔子是孔子““礼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只有的思想的组成部分只有““名正名正””才可以做到才可以做到““言顺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颜渊颜渊1212··11 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子的样子齐景公说: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评析评析】】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治理《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泰伯泰伯8 8··14 14 子曰: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不居于那个职位,便不考虑它的政务不居于那个职位,便不考虑它的政务 【【评析评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仍然涉及到儒家所谓的仍然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违礼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也就是要““安分守己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犯上作乱””起到过起到过重要作用重要作用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宪问宪问1414··26 26 子曰: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君子思不出其位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不居于那个职位,便不考虑它的政务不居于那个职位,便不考虑它的政务曾子曾子说: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评析评析】】 这是孔子对于学生们今后为官从政的忠告他要求为官者这是孔子对于学生们今后为官从政的忠告他要求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这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与是孔子的一贯思想,与““正名分正名分””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八佾八佾3 3··1 1 孔子谓季氏孔子谓季氏(1)(1),,““八佾八佾(2)(2)舞于庭,是可忍舞于庭,是可忍(3)(3),孰不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呢?”” 【【评析评析】】 春秋末期,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季孙氏用春秋末期,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

      对此,孔子表现出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极大的不满,““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基本态度 以下两章不是讲以下两章不是讲““正名正名””的理论,但涉及这理论的一种应用的理论,但涉及这理论的一种应用《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八佾八佾3 3··2 2 三家三家(1)(1)者以者以《《雍雍》》彻彻(2)(2)子曰:“‘“‘相维辟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公,天子穆穆’’(3)(3),奚取于三家之堂,奚取于三家之堂(4)(4)??”” 【【注释注释】】 (1)(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三桓”” (2)(2)《《雍雍》》::《《诗经诗经··周颂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雍》》诗中的两句。

      相,助维,诗中的两句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4)(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译文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先时候,(也用天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先时候,(也用天子的礼,)命乐工唱子的礼,)命乐工唱《《雍雍》》这篇诗来撤去祭品孔子说:这篇诗来撤去祭品孔子说:““《《雍雍》》诗上这两句: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评析评析】】 本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本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礼””的事件对于这些的事件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侯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

      因此,““礼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2 2、举贤才、举贤才 宪问宪问1414··19 19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夫如是,奚而不丧?而不丧?””孔子曰:孔子曰:““仲叔圉(仲叔圉(yǔyǔ)治宾客,祝鮀治宗庙,)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译文译文】】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昏乱,季康子说: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昏乱,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评析评析】】卫灵公无道,他没有丧失君位,是因为有仲叔卫灵公无道,他没有丧失君位,是因为有仲叔圉、祝鮀、王孙贾这三个人才替他管理外交、祭祀和军事,圉、祝鮀、王孙贾这三个人才替他管理外交、祭祀和军事,可见,为君者即使自身无道,只要身边有人才,也不会马上可见,为君者即使自身无道,只要身边有人才,也不会马上失去权位。

      失去权位《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雍也雍也6 6··14 14 子游为武城子游为武城(1)(1)宰子曰:宰子曰:““女得人焉尔女得人焉尔(2)(2)乎乎??””曰:曰:““有澹台灭明有澹台灭明(3)(3)者,行不由径者,行不由径(4)(4),非公事,未尝至,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于偃(5)(5)之室也 【【注释注释】】 (1)(1)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2)(2)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3)(3)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4)(4)径:小路,引申为邪路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5)(5)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译文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

      孔子说:““你在这儿得到什么人才你在这儿得到什么人才没有?没有?””子游回答说: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评析】】 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为政为政2 2··19 19 哀公问曰: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译文】】 鲁哀公问: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邪恶不正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邪恶不正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放在正直无私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正的人提拔起来,放在正直无私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评析评析】】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任人唯贤””的思想,在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我们既要有求贤若渴的决心,又要相信,只要营造了重视人才的环我们既要有求贤若渴的决心,又要相信,只要营造了重视人才的环境,贤才就会脱颖而出的境,贤才就会脱颖而出的 子路子路1313··2 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先有司(1)(1),赦小过,举,赦小过,举贤才。

      贤才曰:曰:““焉知贤才而举之?焉知贤才而举之?””曰: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其舍诸?”” 【【注释注释】】 (1)(1)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译文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给工作人员带给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他们的小过错,提拔优秀人才头,不计较他们的小过错,提拔优秀人才 仲弓又问:仲弓又问:““怎样去识别优秀人才把他们提拔出来呢?怎样去识别优秀人才把他们提拔出来呢?””孔子说:孔子说:““提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提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对不重视人才,以致发现人才也不提拔不重用的官员,孔子十分气对不重视人才,以致发现人才也不提拔不重用的官员,孔子十分气氛氛………… 卫灵公卫灵公1515··14 14 子曰: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臧文仲其窃位(1)(1)者与!知柳下惠者与!知柳下惠(2)(2)之贤而之贤而不与立也。

      不与立也 【【注释注释】】 (1)(1)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称职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称职 (2)(2)柳下惠: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他受封的地名是柳下惠: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他受封的地名是柳下,惠是他的私谥,所以,人称其为柳下惠柳下,惠是他的私谥,所以,人称其为柳下惠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做官不管事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贤臧文仲大概是个做官不管事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贤良,却不举荐他做官良,却不举荐他做官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孔子赞赏的是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精神,因此对公叔文子大加褒奖孔子赞赏的是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精神,因此对公叔文子大加褒奖 宪问宪问1414··18 18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1)(1)与文子同升诸公与文子同升诸公(2)(2)子闻之,子闻之,曰:曰:““可以为文矣可以为文矣 【【注释注释】】 (1)(1)僎:音x僎:音xúún,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n,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 (2)(2)升诸公:公,公室。

      这是说僎由家臣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同位升诸公:公,公室这是说僎由家臣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同位 【【译文译文】】 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他死后)可以给他‘‘文文’’的谥号了的谥号了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3 3、求实效、求实效 子路子路1313··17 17 子夏为莒父子夏为莒父(1)(1)宰,问政子曰: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注释】】 (1)(1)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译文】】 子夏做莒父的县长,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子夏做莒父的县长,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评析】】 ““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这是典型的只求实效、不好大喜功的思想主张否则就做不成大事这是典型的只求实效、不好大喜功的思想主张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颜渊颜渊1212··14 14 子张问政子曰: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译文】】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君令要忠实 【【评析评析】】 本章是谈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不知疲倦地终于职守,本章是谈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不知疲倦地终于职守,尽心尽力地执行政令,目的在于保证工作效率,所以这也是尽心尽力地执行政令,目的在于保证工作效率,所以这也是求实精神的表现。

      求实精神的表现《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雍也雍也6 6··2 2 仲弓问子桑伯子仲弓问子桑伯子(1)(1)子曰:““可也,简可也,简(2)(2)仲弓曰:仲弓曰:““居敬居敬(3)(3)而行简而行简(4)(4),以临,以临(5)(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6)(6)大大(7)(7)简乎?简乎?””子曰:子曰:““雍之言然雍之言然 【【注释注释】】 (1)(1)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2)(2)简:简要,不烦琐简:简要,不烦琐 (3)(3)居敬:为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自己居敬:为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自己 (4)(4)行简: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行简: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 (5)(5)临:面临、面对此处有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治理””的意思 (6)(6)无乃:岂不是无乃:岂不是 (7)(7)大:同大:同““太太””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译文译文】】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他简单得好他简单得好仲弓说:仲弓说:““居心严肃认真而行事简要,(抓大体,不烦琐,)像这样居心严肃认真而行事简要,(抓大体,不烦琐,)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若心存简单,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来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若心存简单,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孔子说:““冉雍,你这番话正确冉雍,你这番话正确 【【评析评析】】 孔子主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孔子主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有些不够妥当了孔子认为为政者办事要重实效,轻形式,重内心感孔子认为为政者办事要重实效,轻形式,重内心感情,轻外在文饰,但不得把二者对立起来,要掌握好度情,轻外在文饰,但不得把二者对立起来,要掌握好度所以,孔子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到此为止,我们对孔子的政治思想,应该是基本了解了。

      到此为止,我们对孔子的政治思想,应该是基本了解了 孔子不愧是一位政治家,其政治思想全面、完整,称得上是一个体孔子不愧是一位政治家,其政治思想全面、完整,称得上是一个体系可惜孔子一生不得志,只担任过小官,时间也不长可惜孔子一生不得志,只担任过小官,时间也不长 对自己后来长时间无官可做,孔子内心一定很不平衡的,当人家问对自己后来长时间无官可做,孔子内心一定很不平衡的,当人家问起时,他的回答却很巧妙:起时,他的回答却很巧妙: 或谓孔子曰: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奚不为政?””子曰:子曰:““《《书书》》云:云:‘‘孝乎惟孝,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为政2 2··2121))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论语》导读第十讲——政治观ppt(共56张PPT)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