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强化训练(7)新人教版.doc
6页用心 爱心 专心 12013高考立体设计历史人教版第九单元 单元强化训练(7)(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 题(每小题 4分,共 64分)1.据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 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B.“秋七月,初税亩”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D.“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形成铁犁牛耕的农 业耕作模式,畜力代替人力,引发了中国古代一次重大的农业动力革命,进一步推动我国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A项指私田出现,B 项指初税亩,D 项指牛耕出现,此三项都是由铁农具的使用带来的影响C项指奴隶主控制奴隶劳动和官府垄断工商业,因此 C项不是铁农具使用带来的影响【答案】 C2.《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句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 ,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由此可见,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具有( )A.封闭性 B.落后性C.脆弱性 D.分散性【解析】题干说明小农经济十分脆弱,难以抵御天灾人祸,农民容易破产,以致土地买卖频繁答案】C4.《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与这一历史现象关联最为紧密的图片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25.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地主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了以租佃关系进行的土地经营【解析】从题干中反映的地主对佃户的态度可知,在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答案】C6.《盐铁论·错币篇》中说:“(西汉)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 ”但《盐铁论·禁耕篇》又对其补充道:“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
”上述材料表明( )A.西汉政权逐渐放弃商业专卖制度B.西汉时期私人工商业发展较迅速C.西汉时期注重抑制富商大贾势力D.西汉对私人工商业部门有所限制7.在我国“四大名锦”中,蜀锦历史最悠久,古人形容蜀锦是“其价如金” 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就已失传这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失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D.官营手工业的不利影响【答案】D8.一位纨绔子弟,身穿绚丽的缂丝衣服,手里把玩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嘴里吃着玉米糕点,正津津有味地在客栈里听根据小说家罗贯中的小说改编的《三国演义》 根据上述情景请推断该纨绔子弟最可能生活的年代是( )A.唐朝 B.宋朝C.明朝 D.清朝9.唐朝前 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10.(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对此材料理解用心 爱心 专心 3不正确的是(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解析】题干叙述的是农村中的集市,而 D项是对城市中市的描述答案】D11.“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意人们称其为“老板” ,而代之以“朝奉” 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 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和压制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的虚伪12.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它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 123座,房屋 1 118间,面积共 45 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 “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 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解析】晋商大兴土木,使大量资金流向土地,从而影响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答案】B13.土地兼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且严重激化了统治危机,因此历代政权都采取了抑制兼并的措施。
下列各项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 )A.北魏实行“均田制”B.明朝的“鱼鳞图册”C.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用心 爱心 专心 414.大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小前提:明朝以前农业生产中存在普遍的长工和短工;结论:明代以前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结论错误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错误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正确【答案】A1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答案】A16.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 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 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有( )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④西方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7 小题 24分,18 小题 12分,共 36分)17.根据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历程,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4 分)特点之一: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特点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之四: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材料一 官营手工业中仅少府监(负责宫廷手工作坊)所属织染一署,就包括 25个作坊练染方面包括染青、染绛、染黄、染紫等 6个作坊据《唐六典》记载,经常在少府监役使的“技能工巧”的工匠,达到 19 850人,还 不包括官奴婢和官户在内长安东、西市有200多行工商业, 《朝野佥载》中载,定州人何明远“资财巨万,家有绫机 500张”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唐代手工业经营方式的特点。
6 分)材料二 粮食生产量的增长及其流通范围的扩大,这是明代中叶以后手 工业、商业及其他一切社会生产繁盛的物质基础……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工业原料生产与粮食生产分工逐渐明显出现有些地区专种经济作物,而另一些地区则以粮食生产为主,因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不仅有消费品的交流,也有工业原料的交流——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3)依据材料二概括明中叶以后商业发展的表现6 分)用心 爱心 专心 5材料三 (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要求各级官员“留心劝导” ,以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大清会典事例》(4)根据材料三说明康乾盛世时期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 分)【答案】(1)特点之二: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特点之三: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官营手工业占据着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集中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分工细密;私营手工业日益发展,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分3)表现:农产品商品化加强;经济作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一定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出现;区域间贸易形成规模4)影响: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政策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妨碍了手工业生产再扩大,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18.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北宋都城的万千气象,从不同侧面折射了北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 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二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 ,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 经济生活景观——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三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 2万多户,其中 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 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 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家十六讲》材料四 宋代的都市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况下,宋真宗年间出现的民间发行的“交子”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
——孙隆基《鸟瞰中国千年史》材料五 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五,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4 分)(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并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8 分)用心 爱心 专心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