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犯错的益处.docx
4页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犯错”的益处 文/何 丽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犯错”,智慧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效率,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关键词:师生友好;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反面教材韩愈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圣贤”的传统思想一直禁锢着人们,认为教师不可以犯错,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事先剔除一些可能出现的错误,力求课堂教学的完美无误,以求教学的严谨性、树立和维护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地位但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犯错”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犯错”,可以拉近和学生的友好关系在一次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一学生将完全平方公式用错了,他错误地认为(a+b)2=a2+b2,我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一情况,在以前,我就是将正确的公式(a+b)2=a2+2ab+b2给他批注在这个错误的旁边,如果他对待作业不认真的话,我估计我的批注肯定起不了作用还有一种方式倒是可以让学生刻骨铭心地记住这个知识点,那就是上课的时候把这个错误公式写在黑板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还说是某某同学就是这样用的。
其实,这种方式是最不可取的,这个结果不仅可能打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会伤害他的自尊心这次,我利用课堂中刚好要用完全平方公式解题的机会,故意将(a+b)2=a2+b2写到黑板上,有的学生立即就看出来我写错了,我就顺水推舟地说:“确实是老师错了,你们在解题时可不能犯老师这样的错误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把目光转向了那位同学,只见他不好意思地低了一下头,然后以微笑回报我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教育是为了孩子,就要保护好孩子幼小的心灵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犯错”,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表达自我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不时地“犯错”,可以让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有的学生碍于老师的威严,不敢大声指出,只会在下面小声谈论,这时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用语言表达出来能够指出老师的错误,在他们看来,能够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优越感相信,教师是甘愿做阿基米德口中的“支点”的,让自己的学生可以撬起“地球”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犯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学生粗心的习惯常常有学生拿题来问我,题目他不是不会做,还带有解答过程来的,他自己感觉思路正确,解答完整,但与答案不符,自己检查了好几遍,检查不出来到底错在哪里。
我指点了其中的一个步骤,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就对我说,老师我又粗心了,抱着书本灰溜溜的、还特不好意思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当然增加了我不少的备课量,开始的时候,他们没怎么注意,我就故意把语速放慢,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我始终认为,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逐步纠正学生粗心的习惯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犯错”,就是给学生订了一本反面教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如何克服我们的心理障碍,敢于在课堂教学中“犯错”?教师不能在课堂中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这种观念在教师群体和非教师群体的心中依然存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教师有意或者无意的“犯错”,其实在今天看来,这错误也理应被外界所理解,特别是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学形式我们都可以去尝试参考文献:吕丛,李如密.课堂教学中教师“知错犯错”的艺术.江苏教育研究,2012(2).(作者单位 重庆市大足区第二中学校)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