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范例.docx
22页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专题报告刘瑛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分析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为A卷(100分)和B卷(50分) A卷100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包括基础知识和课内文言文,共6个小题1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2分,包括文言文翻译4分,默写6分,A卷现代文12分,作文60分 B卷50分,包括课外诗歌鉴赏4分,课外文言文12分,名著阅读4分,现代文阅读18分,语言运用12分 近两年作了一定修订,A卷基础知识部分增加1个小题,病句的辨析,分值为3分,即选择题由原来的18分变为21分;A卷现代文阅读减少1个小题,总分值由原来的12分变为9分 A卷第1题:(基础知识)字音 分析:考查考生辨识易误读的字音 从材料的选择来看,都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字词,无生僻字词; 从要点来看,主要是平翘舌、边鼻音、前后鼻韵、多音字和四川人易误读字为主; 从考查的形式来看,2022年形式略有变化,改变了过去沿用的在具体语境中考查的方 式,直接列举四组考查对象,每组三个词,兼顾词语和成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语音字词的积累和川音误读字的训练 第2题:(基础知识)字形 分析:考查对常用汉字字形的正确识记 近五年字形试题都提供了辨识字形的具体语境语句均选自教材,词语大都是“读一读,写一写”所涉及的 都设置了三个错误项,每项中包含一至二个错别字这些错别字都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 同音字,同时在没有错别字的选项中也设置了易写错的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扰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词语语意的把握和在语境中的灵活理解,训练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第3题:(基础知识)成语 分析: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并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考查材料主要来自教材和生活中容易误用的成语有以下几个易错点:搭配不当、望文生义、褒贬不当和错用对象等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课内重点词语的积累,更要培养学生收集、积累课文和生活中的词语的习惯 第4题:(基础知识)病句 分析:病句辨析与修改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一、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没 有语病的一项;二、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修改错误的一项。
常见病句错误: 1、成分残缺;2、成分赘余;3、语序不当; 4、搭配不当; 5、结构混乱; 6、表意不明; 7、不合逻辑等 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对成分残缺的句子,可增添字词,补全残缺成分删对重复多余、 句式杂糅、前后矛盾的句子,可删去多余的字词调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调整语序,使之 合理换对用词不当、搭配不当、不合事理、指代不明、有歧义、不得体的词语可进行更换,使之合理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加大病句修改训练力度 第5题:(课内文言文)实词 分析:考查对课内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课文重要词语的解释虽然大多在文下注解中都有出现,但学生记忆有限,因此,还需从词语的本义入手,理解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这样才能有效积 累,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第6题:(课内文言文)虚词 分析: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的理解 《考试说明》中有12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之、为、其、于、以、乃、则、因、所、 且、何 近五年考题中的文言虚词均在其中所有材料均来自课内,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文言文 中的虚词意义必须掌握,否则就会判断错误。
虽然考题在题干设置上没有强调对词性的考查,但在虚词的教学中却不能回避,如“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潜移默化,形成学生 清晰的语法结构和语感 第7题:(课内文言文)文意理解 分析:考查对文章综合分析的能力 选项主要包含对主要内容、段意理解、写作意图、写作手法、文章主旨、语言特色的分 析 2022年选取八上(八年级篇目考查较多)略读课文《观潮》、2022年选取九上《庄子两则》出乎所有老师的预料因此,即使是课内篇目的阅读,也应该是通过课文文本的教学, 教会教会学生全面阅读的能力 第8题:(课内文言文)翻译 分析: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考生应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文言翻译一般要求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意译 因此,我们要抓好直译训练,落实关键字词,并注意文言文特殊的语法句式和表达习惯, 重视学生在语境中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训练 第9题:(课内文言文)默写 分析:考查名篇名句的识记。
近三年,成都中考默写一部分采用三选二(任选其中两句)、补足型的方式默写;一部 分全诗默写,主要考查七言绝句的背诵 因此,我们要督促学生篇篇背诵,字字落实,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以免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第10-12题:现代文阅读 分析:测试阅读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能力2022、2022、2022年(《成才与成功》)考查议论文,2022年至2022年都是考查说明文均为课外文章 议论文常见考点为:找出或归纳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某词的准确性;结合内容和自己的实际,谈看法并说理由 说明文常见考点为:概括全文或某段、某几段说明的内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顺序等 学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文体意识模糊,专业术语混用,有关文体知识框架的建立还需要 强化 第13题:作文 分析: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10年半命题作文:听听的声音+话题作文(带提示语):守望11年命题作文(带提示语):拥抱 12年命题作文(带提示语):走过那一个拐角 13年命题作文(带提示语):再也没有 14年半命题作文:小小的” 以命题、半命题的单一命题为主。
单一命题有加强“引语”的倾向命题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强调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广阔性、丰富性的考查,让多读书、多思考的学生得高分 2022年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 1、审题不严密,偏离题意; 2、思想性不足,欠缺深度和新意; 3、视野不够开阔,素材陈旧单薄; 4、文章四平八稳,创意不足; 5、布局不严谨,逻辑性不强; 6、过分追求形式,怪诞而华而不实; 7、语言欠通畅,缺乏相应表达能力; …… 作文教学建议 1、必须强化作文训练,每周应有片段作文训练,间周或者3周应有一次大作文训练; 2、应兼顾多种命题形式,如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材料与话题结合的作文等; 3、应进行多种体裁的训练,一定要明确文体,避免“四不像”; 4、可以采用多种结构的训练,进行多片段的组合和综合训练; 5、可以进行多种主题的训练; 6、课堂训练形式应多样化; 7、对于一周一练的作文批改,可以采取只批不改或只改不批的方法;对于大作文可以采用 师生互动同写同评;教师修改,分组互改等形式。
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 1、书写工整,文从字顺,无错别字 2、文体入格,避免“四不像” 3、精心拟好标题,写好开头和结尾 4、层次分明,段落清晰,结构完整 5、精雕细作,优化语言 6、言之有物,力戒空洞 7、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8、推陈出新,张扬个性 9、限时作文,重视字数限制 中考备考策略 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要重视教材,加强教材知识的梳理、词语的整理、文言文实词虚词意义的归纳总结,扎 实过好教材知识关 2、熟悉套路,答题规范 建构相关的语文知识框架,储备应有的知识,包括各类文体知识及其特点,不同手法的名称及其作用,从而找寻套路,准确答题 3、注重几个核心能力的训练 注重整体把握能力、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对文本的理解及分析能力、语言应用能力、 语文与生活的链接能力的训练考试时只要我们冷静的分析,注意迁移,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4、加强写作,多角度训练 作文在中考中占有60分的分值,所以绝不容小视 (1)要关注自我,思考生活,提高审美素养。
只有叙写出自己的生活,展示生活细节,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他人的文章 (2)要加大阅读量,积累丰富素材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我们是无法 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考场佳作的积累素材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建议大家应重点积累如下八个方面的素材:一是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的;二是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的;三是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的;四是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五是铺叙美好的 亲情和友情的;六是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的;七是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的;八是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3)要扎实有序进行作文规范训练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 “格”,更难做到升“格”,写出有鲜活独特的内容、有独特新巧的构思、有新颖绝妙的切入视角和与众不同的语言的考场佳作 B卷 1 诗歌赏析 近年来成都中考诗歌鉴赏由课内转向了课外,考查的内容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内容的理解.例如: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 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022年) 例如:《成都曲》从全诗看,诗人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2022年) 二是对情感的把握例如: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2022年) 三是诗歌语言的赏析例如: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022年) 四是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例如: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2022年)例如:本诗最后一句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2022年)(2022年)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成都曲(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从全诗看,诗人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 2、本诗最后一句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1)自然景色、市井景况 (2)通过问句,写出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华,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 (1)将诗歌改写成。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