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认识浮力教学设计.doc
4页1 / 4《认识浮力》教学设计恩阳区雪山中学 唐荣敏【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二节,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密度、液体压强以及合力和二力平衡知识有了一定认识以后,进一步认识浮力现象、建立浮力概念,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来及浮力的应用打下基础设计理念】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体现注重科学探究,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知道浮力概念及其方向;(2)会使用弹簧秤测量浮力;(3)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浮力的存在,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2)经过推理,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与难点】认识浮力的存在及其产生原因教法】:讲授、实验探究【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学资源】PPT 课件,量筒,乒乓球,铁块,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物体,水,截去底端的塑料瓶,盛水容器,细线。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新课引入1.问题引入,设疑激趣问题 1:落入容器中的乒乓球,手伸不进去,如何在不碰量筒的情况下拿出乒乓球,让学生了解与浮力有关的生活现象问题 2:为什么它会浮在水面?(板书:认识浮力)请学生进行实验,感受“浮力”的存在2.分析请大家谈谈刚才实验的感受并思考:为什么乒乓球或塑料瓶会浮在水面?请学生们对物体进行理性的分析3.提出问题沉入水底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仔细思考问题一部分同学会想到往量筒中加水)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托力将乒乓球或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浮在水面用手按一按,沉下去,松手之后又浮上来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而猜想乒乓球或塑料瓶可能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浮力)学生们对图中物体进行状态分析及受力分析学生利用身边器材探索得出下沉物体也受浮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做好铺垫,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2 / 4二、实验探究:下沉物体测量浮力的方法1.建立概念为浮力下定义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展示实物:用细线系于杯底的乒乓球,并倾斜3.总结方法请学生总结测量浮力的方法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请学生作出图中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学生认真思考,并分组讨论,选择不同的实验用具进行实验,最后互相交流实验结果 (从中发现测量浸入水中的物体浮力大小的方法)称重法:F 浮 =G 物 -F 拉请学生作出图中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演示实验三、实验探究:浮力是怎样产生的1.演示实验①将去底的塑料瓶倒放于手中,将瓶盖打开,把乒乓球放于其中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对其产生好奇心理,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实验中步骤①的乒乓球不上浮?演示实验 3 / 4②注入水,乒乓球不上浮③拧上瓶盖,乒乓球向上浮起2.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反问:为什么实验中步骤③中的乒乓球会上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节课所学内容:飞机升力的产生原理是什么?3.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2)实验演示(3)回想乒乓球演示实验,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实验中步骤①的乒乓球没有上浮?4.小练习思考:沉没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受到浮力了吗? 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因为受到浮力的原因,进而重新思考实验中步骤①的乒乓球可能不受浮力,继续深思浮力产生的原因学生仔细思考,并回忆升力的产生原因是飞机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进而猜想浮力的产生原因可能也是由于存在压强差引起。
学生认真思考,寻找实验模型及比较压强大小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总结: 浮力就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F 浮 = F 下 - F 上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必须要上下表面的压强同时具备的时候才能产生浮力学生之间讨论并给出答案PPT 展示理论分析四、课堂总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本节课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让学生对自己一节课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在实验探究中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 4 / 4【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浮力的概念,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在学过力、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研究浮力的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有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思想2.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一个难点讨论分析时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力的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并为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做好准备。
然后,再建立模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至此,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了3.本节教学不足之处还在于空气中的浮力几乎未涉及,但最后当作课后练习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