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诵1(1).pdf
20页01江 南ji ā ng n á n(汉乐府hà n yu a f ǔ )江 南 可 采 莲j i ān gn ánk ě c ǎ il i á n ,莲 叶 何 田 田l i ány ah ?t i ánt i án !鱼 戏 莲 叶 间y úx ìl i ány aj i ān :鱼 戏 莲 叶 东y úx ìl i ány ad ōn g ,鱼 戏 莲 叶 西y úx ìliány ax ī ,鱼 戏 莲 叶 南y úx ìliány an án ,鱼 戏 莲 叶 北y úx ìliány ab ěi 注解】① 这是一首汉乐(yuè )府民歌②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解说 ] 这首诗的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东汉仍设有乐府这是一首描写江南人采莲的诗全诗格调轻快。
犹如一幅曼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 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的鱼儿在嬉戏,还有那水上愉快地采莲的男男女女,闭上眼,采莲的女温润柔美的歌声仿佛萦绕耳旁,滑进你的心间那么秀丽的江南风光!那么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小船儿轻轻的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读完此诗,一股夏日的清新空气迎面扑来我们隐约感受到了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自己的心情也随着轻松起来全诗语言简练、朗朗上口是儿童初学诗品的佳作让我们和江南的采莲人一起一边采莲一边愉快的吟送这首诗吧!02.敕勒歌c hì l agē(北朝民歌bě i ch á o mí n g ē )敕勒川c h ì l ac h u ān ,阴山下y īns h ānx i à ,天似穹庐t i āns h ì q i ? n gl ú ,笼盖四野l? n gg àis ìy ě 天苍苍t i ānc ā n gc āng ,野茫茫y ě mán gmán g ,风吹草低见牛羊f ē n gc h u ī c ǎodī x i ànn i ú y á n g【注释】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②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 qi?ng )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即蒙古包④野――应读为yě,也可读作yǎ⑤见――同“现”,应读xi àn,呈现译文】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赏析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阴山下” ,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 ,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 吹” 、“ 低 ” 、“ 见” 三个动词的主动者――“ 风 ” 字,备加欣赏03 咏鹅(唐 骆宾王 )???鹅,鹅,鹅,qūxi àngxi àngti āngē曲项向天歌báim áof úl ǜshuǐ白毛浮绿水,hōngzhǎngbōqīngbō红掌拨清波[作者简介 ] 骆宾王(约640— 684 以后)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七岁能诗,号称“ 神童 ” [ 注释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咏:用诗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鹅鹅鹅:这里是描摹鹅的叫声曲项:项,是脖子的后部弯曲脖子的后部,就是昂着头歌:唱歌向天歌:朝着天空叫,诗人将它比作唱歌浮:在水上飘浮红掌:鹅的红色的脚掌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清波:清清的水波拨清波:拨弄清澈的水波[ 译诗、诗意 ]鹅,鹅,鹅,弯着脖子向着天空唱歌它雪白的羽毛飘浮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轻轻地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池塘里的白鹅正弯曲着脖子, 朝着天空叫着, 好像在唱歌似的。
那一身洁白 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04 风fē ng( 唐tá ng ·李lǐ 峤qiá o ) 解jiě 落luò 三sā n 秋qiū 叶yè ,能né ng 开kā i 二è r 月yuè 花huā 过guò 江jiā ng 千qiā n 尺chǐ 浪là ng ,入rù 竹zhú 万wà n 竿gā n 斜xié 人物简介李峤 (644~713) ,唐代诗人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 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注释】解落:散落三秋:秋季三个月,即指整个秋天二月:早春,农历二月翻译】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简析】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但是一到了二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花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有时大风从江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著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这是一首歌咏风的诗在诗人眼中,风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会随著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面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诗中所描述的,便是作者平日的观察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 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05 咏柳(唐 贺知章)bìyùzhuāngch?ngyīshùgāo碧玉妆成一树高,w ànti áochuíxi àl ǜsīt āo万条垂下绿丝绦bùzhīxìyashuícáichū不知细叶谁裁出,aryuachūnf ēngsìji ǎndāo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公元约 659─ 约 744) ,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 吴中四士 ” 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 饮中八仙 ” 之一注释】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⑵碧玉: 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颜色如碧绿色的玉妆成: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⑶绦(t 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⑷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⑸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似:好像,如同,似乎译文】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06 长歌行(汉乐府)bǎichuāndōngdàohǎi百川东到海,h?shíf ùxīguī何时复西归?shàozhuàngbùnǔl ì少壮不努力,l ǎodàt úshāngbēi老大徒伤悲[ 作品简介 ]汉乐府 “ 乐府 ” 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 乐府令 ” 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 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汉书 · 艺文志》) 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 七言和杂言,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注释 ] ①长歌行: 汉乐府曲调名长歌: 长声歌咏, 也指写诗 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1]百川:泛指所有的河流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朝东、向东的意思。
[2] 徒:白白地[ 译文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 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从 “ 园中葵 ” 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07 古朗月行(唐 李白)xi ǎoshíbùshíyua小时不识月,hūzu?báiyùpán呼作白玉盘y?uyíyáot áij ìng又疑瑶台境,f ēizàiqīngyúnduān飞在青云端[ 作者简介 ]李白(701~ 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省天水附近) [ 注释 ]①古朗行:《乐府诗集》作“朗月行”,乐府古题②白玉盘:白玉做成的盘子③瑶台:传说西王母居住的宫殿④青云端:青云的顶端[ 说明 ]这也是一首乐府诗鲍照有《朗月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此诗开始描写月亮的形状,然后用了一些关于月亮的传说后面叹息月蚀后朗月不再可欣赏这可能有所讽喻,有所指,但现在已不清楚到底是比喻什么事情了[ 译诗 ]幼小的时候不知道明月为何物,便称它为挂在天空中的白玉盘又怀疑它是瑶台上的一面镜子,无缘无故地飞到了青云的顶端。
[ 赏析 ] 《古朗月行》原诗共16句,这里是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这四句诗描写了儿童眼中的月亮,充满了浪漫而神奇的遐想古往今来,月亮一直牵动人们的心关于月亮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起舞等,的确令儿童心驰神往每个人都有童年,儿童富于幻想,对月亮更充满好奇心这四句诗就是李白幼小时对月亮的观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两句主要从月亮的形体入手进行描摹的月亮( 指明月 ) 是圆的,白玉盘也是圆的,有相似点,故可以打比方月亮除了是圆的之外,还能发光 (非科学意义上的) ,于是又有了“又疑瑶台镜,飞上青云端”两句这两句是从月亮发光角度写的月光皎洁,旖旎可人,而镜子能反光,两者也有相似点,所以怀疑月亮又像瑶台上的镜子飞上了青云的顶端,这又是一处比喻而“瑶台”又是西王母所居之处,本身还具有神话色彩,更增添了迷人的效果这四句诗是用儿童思维写成的,诙谐幽默而又充满天真稚趣;又以“白玉盘”、“瑶台镜”为喻,语言生动活泼这四句诗也可以看作是一首儿歌,它可以开启儿童的心智08 春晓(唐 孟浩然)chūnm i ánbùju?xi ǎo 春眠不觉晓, chùchùw?nt íni ǎo 处处闻啼鸟。
yal áif ēngyǔshēng 夜来风雨声, huālu?zhīduōshǎo 花落知多少[ 作者简介 ]孟浩然 (689 ~ 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 今湖北襄樊 ) 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 注释 ]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③啼鸟:鸟的啼叫声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