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灰土回填技术交底记录.doc
4页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廊坊市巨邦燃气有限公30万m3 /d 天然气液化工程交底时间2013 年 3 月 25 H交底单位中国化学工程十三建设有限公司接底单位土建三队交底人接底人2: 8灰土回填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一、 施工准备1. 材料要求1.1 土料:采用基坑中挖出的黏土、粉质黏土或蜩性指数大于7的黏质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 物,严禁采用冻土、膨胀土、盐渍土应先过筛后使用,其颗粒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率应符合 规定1.2石灰:应采用块状生石灰或磨细生石灰粉块状生石灰使用前应用水充分熟化、过筛,其 粒径粒径不大于5mmo磨细生石灰在使用前应按体积比预先与黏土拌合洒水堆放8h后方可铺设 消石灰也可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其粒径均不得大于5mmo2. 主要机具2. 1人力夯、振动夯、手推车、筛子(孔径5^ 10mm和15~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 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钢尺等3. 作业条件3.1施工前,应作好高程的标志,在基槽边坡上每隔3m钉木桩,标识灰土上平高程二、 操作工艺2. 1检验十•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一灰土拌合〜槽底清理一分层铺灰土 一夯打密实一找平验 收2.2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2.2.1检杳十•料和石灰粉的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需控制消石灰粒径 应W 5mm, 土颗粒粒径应W15mm。
2. 3灰土拌合2.3.1灰土的配合比2:8 (消石灰:粘性土体积比)灰土必须过斗,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 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3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且应随用随拌2.3.2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 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吋,应翻松晾哂或洒水湿润,其含水量控制2%范围内2.4槽底清理2.4.1基槽底基土表面应将虚土、杂物清理干净,局部有软弱十•层或孔洞时应及时挖除,然后 用灰土分层冋填夯实2. 5分层铺灰土2. 5. 1各层虚铺都用木耙找平,参照高程标志用尺或标准杆对应检杳2.5.2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5.2选用灰土土最大虚铺厚度 表2・5・2项次夯具的种类重量(kg)虚铺厚度 (mm)夯实厚度(mm)备注1人丄夯40~80200~250120~150人工打夯,落高400~500血2轻型夯实工具120^400200~250120^150蛙式打夯机、平板振动机2.6夯打密实2.6.1夯压的遍数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4遍采用人力夯或轻型夯实工具应一夯 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对于夯压不到位的边角部位必须补以人工夯实。
每层夯 压后都应按100m2IJX一点做环刀取样送检,分层取样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2.6.2留接槎规定:上下两层灰土的接触距离不得小于500nnno铺灰时应从留槎处多铺500mm, 夯实吋夯过接槎缝300mm以上,接槎时用铁锹在留槎处垂直切齐2. 7找平和验收2.7.1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窩和平報度髙的地方用铁锹铲平,低的地方补打灰土,然后请质量检查人员验收2.8雨期施工2.8. 1雨天施工时,应采収防雨或排水措施刚铺完尚未夯实的灰十.,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 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泡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三、质量标准3.1主控项目3. 1.1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 1. 2灰土的配合比2:83.1.3灰十•的压实系数20.963.2 -般项目3. 2.1配料、含水量止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翘皮 和裂缝现象3. 2.2留槎和接槎,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3.2.3夯打遍数应符合要求,夯打坚实的灰土声音淸脆3. 2. 4石灰粒径、土料粒径、有机质含量应符合规定要求3. 2. 5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 2. 5的规定灰土地基允许偏差 表3. 2・5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石灰粒径W5筛分法2土颗粒粒径W15筛分法3土料有机质含量5%实验室焙烧法4含水量(与要求的垠优含水量比较)2%烘干法5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较)50水准仪四、成品保护4.1灰土应当口铺填夯实,铺填的灰土不得隔口夯打,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哂雨淋。
夯实后的灰土 3d不得受水浸泡4.2灰土铺夯完毕后,严禁小车及人在垫层上面行走,必要吋应在上面铺板行走五、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1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标高桩,防止碰撞位移5.2应将生石灰快熟化并认真过筛,以免因颗粒过大遇水熟化体积膨胀,将上部结构或垫层拱 裂5.3灰土施工中,夯实应均匀,表面应平整,以免因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 裂或空鼓5.4雨期不宜做灰土工程,否则严格执行技术措施,避免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返工事故六、 安全注意事项6.1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应配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6.2工人在上岗以前,要进行安全岗前教育6.3施工过程中有专人指挥负责安全6.4对机械用电应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保护,并应对用电线路和接地、接零进行定期检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