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学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83567364
  • 上传时间:2023-03-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1M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1.造纸术<1>殷商时期,人们把文字契刻在甲骨、陶器上,或镌刻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2>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3>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2.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此后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3>印刷术的传播: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3.火药<1>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中有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最早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战争<3>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4>传播: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4.指南针<1>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3>传播及影响: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温馨提示] 中国的四大发明未在中国得以充分利用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二、天文学成就1.天象观测: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前列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彗星和哈雷彗星以及太阳黑子的记录2.天文著述: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甘石星经》成书于战国时期,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3.天体测量<1>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象仪,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 000多年张衡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2>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3>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比欧洲同类发明仪器要早300多年[温馨提示] 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对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人君授命于天"的依据是历代王朝重视天文历法的主要目的三、算经与圆周率1.先秦:春秋时期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筹算计算法。

      2.东汉:《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3.魏晋南北朝: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4.元代:出现简便高效的珠算法四、古代农书1.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2.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的4/5,附有306幅插图3.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农业、手工业积累的经验,并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五、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1.《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2.《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编著,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人称为"医圣"3.华佗:与东汉张仲景同时期的名医,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4.《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主题一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从研讨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4>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药学等方面2.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1>对中国的影响: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对世界文明<西欧>的影响①造纸术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②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XX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③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④指南针在欧洲的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⑤总之,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成为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力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给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带来了深远影响。

      图一、图二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哪些作用?答案 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有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欧洲人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一、二、四"归纳四大发明一大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两大作用: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主题二 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和衰落的原因1.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源泉:中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2>政治:国家长期的统一,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耕经济的繁荣,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5>个人因素: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1>渐趋腐朽、衰落的封建制度<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3>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4>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5>科技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

      <6>统治阶级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和理性精神的缺乏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根据材料,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答案 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对比法分析中西方科技的差别<1>在条件上:中国没有形成科学家的群体组织,没有建立起新的学科体系;西方则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起了物理、化学学科体系<2>在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属于应用科学;西方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3>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学家进行的研究注重实验方法,而中国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4>在应用上:中国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西方主要服务于资本主义工商业1.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最早将火药应用到军事上是<  >A.唐末 B.宋末C.元末 D.明代答案 A解析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两宋进一步发展2.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  >A.夏商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 B解析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3.《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②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③注重理论研究 ④以科学实验见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 《九章算术》的内容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主,讲的都是实例,并没有进行理论概括,并不注重理论研究,也没有进行科学实验,排除③④4.《齐民要术》中强调"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这句话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A.顺应天时,多种经营 B.工商皆本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重农抑商答案 C解析 从"天时、地力"可知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5.近年我国XX、XX、XX等多个省区出现手足口病疫情中医药工作者选用藿香、艾叶等中药配制成中药香囊,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中医药工作者研究古代中医学必读的书籍不包括<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答案 D解析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是古代中医学的经典著作,而《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八纲辨证是书中贯彻辨证论治的具体原则所谓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辨证纲领。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用来说明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等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为指导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材料二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他把药物分成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材料三 甲流疫情爆发后,中国的科研和医疗机构就展开了中医药防治甲流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减轻甲型H1N1流感患者头痛咳嗽等症状、缩短退烧时间等方面效果明显——中新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书"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如何评价其价值?<3>结合材料三,谈谈今天应如何对待中医理论?答案 <1>《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2>《本草纲目》价值:记录药物1 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3>中医学有很多的优点,也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局限,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或珍视传统,古为今用,辩证取舍,发展创新等>。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联系材料中的"四诊"来回答是哪一种书,其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可以从"药物分类""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信息解答价值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阅读与思考]<教材P28>提示 有道理除了课本上涉及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以及政局稳定、经济繁荣、道路畅通等因素外,还应包括个人的作用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解析与探究]<教材P28>提示 1.<1>规模与水平差异:郑和下西洋较之西方的远航时间早、规模大、水平高<2>目的与性质差异: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追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具有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扩张的性质<3>历史影响差异: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近代中国科技相对西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