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区农贸市场调研报告.doc
7页岩区农贸市场调研报告更新时间:2006-02-08【字号: 大中小】内容提要第一部分:云岩区农贸市场现状和特点简述云岩区农贸市场白 1993 年以来恢复、发展和规范的历程:……………第二部分:目前云岩区农贸市场存在的几大难点问题提出并分析了农贸市场在规划、布局、建设落实中的问题,着重论述马路市场问题………………第三部分:提出农贸市场工作的设想和管理对策建议政府将农贸市场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对待……………一、 云岩区农贸市场现状和特点(一) 农贸市场数量和交易规模进入发展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云岩区的农贸市场从 1993 年开始建立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到 2003 年全区各类市场的数量已增至 20 余个2003 年是市场的全面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为了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在全区统筹规划建设市场掀起了市场建设的高潮,采取产地市场、大型集散市场多种类型市场全面发展的方针,全面促进了市场建设,使市场布局更趋于与经济、文化、社会相协调市场开办主体已呈现多元化趋势到 2005 年全区农贸市场达 33 个目前,红边门、黄金路、金鑫农贸市场、交通街农贸市场等几个市场经营状况良好,基本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
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推动了农贸市场格局的变化1、 马路市场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马路市场曾是云岩区农贸市场的主要部分98 年城近郊区的多个集贸市场中,只有 10 个是厅室化的,而简陋棚台式的马路市场 10 余个,还有多个没有任何设施,在打地摊经营同时还有以万计的零散游商在沿街叫卖98 年,云岩区政府提出了取缔大街的占路市场,逐步实行马路市场的退路进室截至 2002年 12 月底,全市共取缔各类马路市场 20 余个,城区基本实现无占路市场2、设施档次较高的农贸市场逐渐形成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市场的升级改造工程加大了升级改造的力度,一些大型农贸市场过去设施简陋的状况有所改观目前新建农贸市场一般为钢混结构,拱形顶形式成为市场建筑的主流贵阳红边门市场等一批农贸市场的设施档次都比较高,其内部经营环境宽敞、简朴,基本改变了原来农贸市场脏乱差的状况三)农贸市场开办主体市场化工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曾经是市场的主要开办主体 工商部门曾经是市场的主要开办全体,对市场的发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市场的管办脱钩街道办事处在开办市场上也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市场也曾经是街道办事处重要的经济来源。
由于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市场执法机关在市场监督管理上难以到位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街道办事处正式与所办市场脱钩,将经营管理权交给了可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经营主体企业开办市场的情况越来越多,政府开办市场的时代基本结束二、 云岩区农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云岩区农贸市场经过 10 年的时间,在数量规模、规划布局、设施水平、规范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一)难治的“顽疾”,马路菜市可以这样说,在贵阳市的每一个农贸市场附近,都有马路菜市的存在,马路菜市已成了城市里一个难治的“顽疾”虽然有关部门长期以来一直在加大整治力度,可总是收效甚微一般有马路菜市的地方,都是人口比较密集之地(如黔灵巷)马路市场不但严重污染环境卫生,同时也造成交通堵塞,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不少地方更是被马路菜市占得水泄不通,严重地干扰了周围居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马路菜市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正规农贸市场的正常经营贵阳市的不少农贸市场,由于马路菜市的冲击,导致了场内经营户数量急剧减少,一些市场甚至出现了大量摊位无人经营的尴尬境地:贵阳鲤鱼农贸市场共有摊位 130 多个,由于外面的马路菜市影响了场内经营户的正常经营,现在经营的摊位已不足 100个:北京路的一家可容纳 300 多户经营户的农贸市场,目前也只有 70 来户进场经营。
前不久,万东集贸市场内的经营户因不堪马路菜市的冲击而罢市菜农不愿进市场,贵阳市的马路菜市主要是以周边的花溪、乌当等郊区菜农为主他们为何不进场卖菜呢?现在贵阳市的农贸市场一个月的摊位费普遍都在 150 元以上,高的达 300 多元,加上每月 50 到 100元不等的管理费以及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水电和其它费用,一个月下来,各种费用最起码也得在 300 元以上菜农每天清晨就从家中挑一担菜进城卖,但到下午卖完也就是四五十元的收入除去种菜的人力、投入成本以及运菜费用,一天算下来已没有多少利润了如果到蔬菜批发市场上去卖,利润大部分让菜贩子拿去了,自己所得的利润更寥寥无几大多数农民都是以种菜为生,种出来后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挑到贵阳城区的马路菜市上来卖价格让市民不愿进场买菜,众所周知,农贸市场内的经营户进场,得交纳一定的摊位费、管理费等费用因而,他们所卖菜的价格与市场外边不交纳任何摊位费和管理费的马路菜市上的小贩们相比,相对就会高出许多买菜农自己种的菜新鲜,市民不愿进场买,马路菜市的菜大多数是菜农自己种的,与农贸市场内经营户们从菜贩子手中批发的菜相比,马路菜市上的菜一般都要新鲜得多加之马路菜市都是摆在人们时常进出的地方,许多市民在买菜时为图方便,一般都不愿进菜场买菜。
马路菜市为何屡禁不止?除去一些客观原因外,部门利益驱动、管理跟不上、规划不合理等也是原因之一菜农在马路市场上卖菜时,一些办事处、居委会曾向他们收过“卫生费”等费用,因此,在马路市场上卖菜,他们认为理所当然二)农贸市场规划、布局不合理,市民“买菜难”的隐患1、部分路段马路市场只退路未进厅我区连续几年取缔马路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地方没有完全遵循取建并举的原则,而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缺少统筹,考虑退路,不考虑进室;或市场无室可进,马路市场取缔后,没有室内市场替代,造成了市民买菜难2、现存农贸市场临时市场比重大现存农贸市场中临时市场多,永久性市场少,给供应带来很大隐患马路市场取缔后,应该安排进入室内市场经营,但有些地区无法建设室内市场,就临时利用一些未开工的建筑工地、暂时闲置的厂房、场地开办市场这些临时市场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绝非长远之计一旦工地开工或厂房、场地进行其它用途开发,市场随之消亡造成新的一轮“卖菜难”和“买菜难”3、居民小区内农贸市场规划尚未落实按照我区《”九五”期间加强集贸市场规划建设的工作意见》的规定,凡开发建设新的居住区和危旧房改造区的,必须将集贸市场纳入商业网点进行配套规划和建设……按照每万户居民拥有集贸市场建筑面积不少于 3000 平方米,每个集贸市场面积不低于 1000 平方米的标准,由政府进行安排,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
但该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很不理想小区民居买菜难4、农贸市场缺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目前,全区尚未对农贸市场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形成买菜难和卖菜难三)农贸市场管理无序,对城市运转形成威胁1、 上市商品质量和渠道无法保证,欺诈行为时有发生目前市民对市场反映最强烈的是假冒伪劣商品问题调查显示 60%的被调查者认为假冒伪劣商品是当前市场中最大的问题,占被调查者的第一位市场上众多的农副产品中熟肉制品、豆制品和鲜肉的质量堪忧这除了产品自身特点外,管理不到位也是重要的原因市场上销售的熟肉制品和豆制品大部分不能提供合法的进货凭证有的经营者声称是自产自销,其实是在家中没有任何经过许可的情况下,非法生产后到市场来销售的调查中发现一般正规的生产厂家,经营比较规范,在出货时都是开具销货凭证的没有进货凭证的大部分是在地下非法加工厂加工制作的这样的食品在质量和卫生上没有任何保障,很容易给人身健康带来危害鲜肉市场中注水肉现象也十分严重,群众意见很大,注水后的劣质猪肉比未注水的价格便宜 30—40%,给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很大的危害在部分管理不到位的市场,商贩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更为严重某些农贸市场近一半的秤具不合格有些市场平时根本不设公平秤,只是在应付检查时做做样子。
市场上包装农产品如水果缺斤短两的情况十分严重2、 市场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依然存在马路市场取缔以后,市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段内这种影响还十分严重一些马路市场在取缔后,没有室内市场可进,为了满足百姓购物的需求,就近迁入临时的场地这些场地或是土质地面或是拆迁后的废址,再加上缺少市场所需的垃圾桶和保洁员,经营环境十分恶劣,臭水横流,蚊蝇孳生,甚至不如原来的马路市场有的室内市场擅自扩大场界,搞场外摊,造成环境脏乱,尤其在下班高峰,室内市场外又形成了新的马路市场,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有些市场经营活禽、活鱼,上下水设施不完善,并且就地宰杀血水、鸡毛、鱼鳞满地,臭味难闻大型批发市场虽经几年的改造,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其交易人员车辆多,交易规模大,批发市场对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每个批发市场平均每天交易人员都在万人以上,各种车辆达到 300 多辆,如此大的交易规模,对市场环境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交通与市场的矛盾十分尖锐批发市场每天大量的交易车辆给周边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实行车辆限时限路段行驶缓解了一定压力,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用机动三轮车虽然已经被交管部门明令禁止驶入城区,但仍有部分农用车在夜间进入城区,干扰市民的正常休息。
人力三轮车是零售商的主要运输工具每天三轮车在批发市场周围也会阻碍交通,在零售市场三轮车的存放也是一令人头疼的问题大批的三轮车很容易占领便道,给行人造成不便3、部分市场官办色彩仍然很强烈,市场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一些原来街道办的市场在管办脱钩以后,仍然与原单位在保持比较紧密的关系,官商作风严重经常为了维护市场的短期利益,重收费,轻管理,甚至作非法经营的保护伞给基层执法部门的秉公执法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市场管理员是市场日常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他们工作的不到位,直接影响市场的经营秩序和环境状况市场管理人员经过几年培训,虽然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由于市场日常管理烦琐、具体,工作难度大,仍有部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纪律松散,工作时间不到岗,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及时制止纠正市场中的非法经营行为市场主办单位疏于对管理员的管理,对出现问题管理员不能严肃处理三、 农贸市场建议、管理工作的设想和对策一)建议政府将农贸市场建设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提高对农贸市场的认识,加强领导农贸市场管理是一件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实事应该从讲政治的高度、体现“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农贸市场工作农贸市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场所,它一直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汇点,其政治意义远远高于其经济意义。
前几年有建市场、建绿地、修公路“不惜地”的说法,近年来绿地、公路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云岩区的环境、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现在市场建设的情况与前几年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长期困扰政府的如:马路市场、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为此,我们建议:1.政府将农贸市场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对待,政府提供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将现有的农贸市场的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场内部的管理作为一种无偿的服务,降低管理费、摊位费或不收这些费用,让在马路市场经营的这部分菜农和小商能进入室内经营,这样才能真正的取缔马路市场2.政府设立一个对农贸市场管理的公司化组织,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各农贸市场设立农残检测室,对每天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公司组织不定期抽查,对不合格的市场停业整顿,并通过有关部门对合格市场授牌,再通过报纸、电视等有关媒体宣传哪些市场合格哪些市场不合格,农贸市场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取向和健康,该机构必须对农产品质量等因素严格把关,对室内各经营户缺斤少两的欺诈行为严加监控,还市民一个良好的空间 并且还要看到市场存在的隐患,这些隐患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随时有可能显现出来,政府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提前做好准备。
3.政府对各新建小区强制性要求房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