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智能电网应用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泓***
  • 文档编号:346924475
  • 上传时间:2023-03-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58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智能电网应用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一、 电力机器人发展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延伸,将推动无人巡检、智能运维、人机交互应用的发展此外,传统的电力运维及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将机器人技术与电力技术融合,通过智能机器人对输电线路、变电站/换流站、配电站(所)及电缆通道实现全面的无人化运维已经成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智能电网战略的推进,电力行业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电力机器人属于检测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相融合的新型监测设备,可以实现对变电站、开闭所等场所内的电力设备进行带电监测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电力机器人技术实验室成立,主要开展电力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究,并于2004年研制成功第一台功能样机近年来,两大电网公司大力推广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50亿元智能电网行业前景怎么样?随着政策逐步实施,我国已在很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成果,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智能电网行业发展,未来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随着先进技术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和原有的智能电网设施高度融合与集成,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智能电网是我国电网建设的必然趋势。

      智能电网产业链主要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以及用电五个大环节上游发电环节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中游则包括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三个环节,下游为终端用户,主要分为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和居民用电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及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根据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2》,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增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9万千米,变电容量9亿千伏安,存量通道输电能力将提升4000万千瓦以上,新增开工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6000万千瓦以上,电网计划投资额将接近3万亿元参照第三阶段规划智能化投资12.50%的占比数据,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电网智能化投资额约为3750亿元整体来看,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前景良好我国智能电网主要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建设运营,以国家电网为主自2009年实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以来,国家电网投资结构趋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智能电网成为建设重点之一,我国电网投资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8年后,我国电网投资开始逐步进行管控,投资额度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在高位。

      2021年,国家电网电网实际投资额为4882亿元,南方电网为995亿元,同比分别提高6.0%和9.7%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能源产业发展变革的体现,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的风口下,智能电网必将开启能源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大门,智能电网布局也成为了国家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智能电网的建设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四大环节中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智能电网也是新能源和智能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此,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建设,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推广绿色交通,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将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2009-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第一阶段2009-2010年的电网总投资为551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3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6.2%;第二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5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1.7%;第三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4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2.5%从2020年到2025年,中国智能电网设备市场将从62亿元跃升到439亿元,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增长势头从2019年已经显现,去年中国智能电网公共充电桩的累计充电量同比上涨了189.76%电网规模持续扩大,线路复杂度随之增加,叠加如今的双碳大背景之下,电网自动化、智能化等升级需求愈发迫切现有的电力生产和供应电网需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推动该业务的未来增长电网必须从众多的分布式来源纳入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中,并能使用点的需求和实时能力与电力供应相匹配随着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的逐步实施,我国已在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的电能替代化石能源方面、在推动能源供给革命的多能互补微电网建设方面、在推动能源技术革命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面、在推动能源体制革命的电力市场建设方面、在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的一带一路电力工程调试试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成果,拥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市场机遇参与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未来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二、 智能电网产业链分析近年来,中国社会用电居高不下,2021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用电量快速增长主要受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上年同期低基数、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等因素拉动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为56131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为55090亿千瓦时随着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开采,不可再生能源临近枯竭,同时使用传统能源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仅仅依赖攫取不可再生能源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显然已不符合现如今中国的国情,以石油和煤炭为核心的化石能源时代注定在不远的将来宣告结束,新能源和化石能源互补的混合能源时代是中国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新时代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混合能源时代,中国亟需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为支点,用更为科学的、环保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来替代以往粗放的发展模式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智能电网在中国迅速发展在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电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走高,但火力发电量占比仍旧在70%以上从中国电网建设周期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2010年以前主干网基建时期;2)2011-2015年自动化升级及智能化起步期;3)2015-2020年信息化升级及智能化扩散期;4)2021年后配电网智能化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期。

      截止2020年中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杆路长度为18.82亿米,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21.56亿米,35千伏及以上变压器铭牌容量812893万千伏安三、 发展现状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能源产业发展变革的体现,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的风口下,智能电网必将开启能源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大门,智能电网布局也成为了国家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近年来,国内智能电网政策持续加码,助力行业加速发展四、 智能电表发展智能电表和传统电表的主要区别在于,智能电表和系统主站之间可以通过通讯模块实现数据传输2009-2015年国内电网智能化起步,第一代智能电表铺开,2014年国家电网电能表招标量达到顶峰9159万只国网第二代智能电表招标始于2020年,相比于第一代智能电表,第二代智能电表可选配电能质量模块和负荷识别模块,行业整体处于量价齐升的高景气状态2021年中国智能电表招标量为7391.0万只,共分为三个批次招标招标主要以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为主,2021年三批次招标数量分别为3277.67万只、2529.12万只、548.26万只,占总量的89.0%、83.1%、82.4%。

      2015年起国家电网信息化设备加速招标,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底座2020年受疫情影响,招标数量有所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家电网服务器和交换机招标数量分别为11265和11305件五、 智能电力产品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智能电力产品涵盖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公司主要产品其中,智能电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实时监控、自动控制、信息交互及数据处理等功能,是国家智能电网在用电侧的核心感知元件,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产品主要包括集中器、专变终端等,负责对智能电表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并可对智能电表进行控制和检测,是连接智能电网感知设备与主站系统的重要载体,其与智能电表存在配套关系国家电网智能电表于2009年出台智能电网规划,同年智能电表开启集中招标采购2019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总金额为159.84亿元,同比增长31.33%受疫情影响,以及叠加新标准过渡期,2020年招标总金额下滑16.01%至134.25亿元2021年智能电表需求明显回升,招标总金额达到200.59亿元,同比增长49.41%。

      2022年,国家电网招标总金额为256.39亿元,同比增27.82%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中,新能源并网运行、市场化电价机制调整等因素催生了对智能电表的新要求,例如双向计量、监测、负荷管理等智能电表早期标准普遍参照对标IEC系列,2012年OIML(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在IEC基础上制定了IR46标准,该标准要求计量芯与管理芯相对独立,同时在计量精度、功率因数、谐波影响、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更高要求国家电网在IR46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更贴合国内需求的物联网电能表概念及试行标准,并于2020年开始试点采购物联网电能表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接入配网都需要加装智能电表,从而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物联网电能表采用多芯模组化设计理念,配备上下行通信模块以及各类业务应用模块物联网电能表与其它专业设备配合可实现居民家庭智慧用能、电动汽车及分布式能源服务、社区综合能源服务等智慧场景应用六、 信息技术行业基本风险特征(一)信息技术行业政策变化风险近年来我国智慧电网、智慧能源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行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未来如果智慧电网、智慧能源行业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相关投资减少,将会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电力行业投资减少风险智能电网行业以电力行业为基础,下游客户主要系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行业龙头,销售额容易受到两大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投资的影响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对智能电网的投资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和企业发展战略影响,未来如果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减少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投资,将会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三)信息技术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兴起以及政府对智能电网和智慧能源的政策推动,智能电网和智慧能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入扩张期,不断有新企业涌入,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七、 智能电网行业行业壁垒(一)智能电网行业客户资源壁垒资源壁垒主要系下游客户对服务供应商的品牌认可度智能电网的下游客户主要为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等规模较大的客户,此类客户对服务供应商的规模、业界知名度、技术实力、财务实力、行业经验、售后服务经验有较高要求进入规模较大客户服务商体系,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渠道拓展,先进入者因经历了长期良好的应用与服务积累,在行业竞争中建立了较好的客户基础,而具有稳定、忠诚的客户群体,短期内新进入者开拓客户存在一定难度二)智能电网行业技术壁垒智能电网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综合运用软件信息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和网络控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