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类分类大全word格式.doc
10页鸟类分类大全(鸟纲)1、古颚总目鸵形目: 鸵鸟科:仅鸵鸟一种美洲鸵目: 美洲鸵科:包括大美洲鸵和小美洲鸵两种鹤鸵目: 鸸鹋科:仅鸸鹋一种 鹤鸵科:3种鹤鸵无翼鸟目: 无翼鸟科:也叫几维、鹬鸵,4种[共鸟]形目: [共鸟]科:分布于中南美的走禽,47种2、楔翼总目企鹅目: 企鹅科: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部沿海和南极,18种企鹅3、今颚总目潜鸟目: 潜鸟科:游禽,5种鸊鷉目: 鸊鷉科:游禽,23种鹱形目: 鹱科:大型海鸟,约70多种 信天翁科:大型海鸟,14种 海燕科:中型海鸟,21种 鹈燕科:中型海鸟,4种鹈形目: 鹈鹕科:大型游禽,8种鹈鹕 鸬鹚科:游禽,39种 军舰鸟科:大型海鸟,5种 鲣鸟科:大型海鸟,9种 蛇鹈科:大型游禽,4种 鹲科:热带海鸟,3种雁形目: 鸭科:种类最多一科游禽,包括鸭类、雁类和天鹅,约160种 叫鸭科:分布于南美的游禽,3种鹳形目:(约115种) 鹭科:中型涉禽,包括鹭类和鳽,约60多种 鹳科:大型涉禽,17种 鲸头鹳科:仅鲸头鹳一种 锤头鹳科:仅锤头鹳一种 鹮科:包括鹮和琵鹭,约30多种红鹳目: 红鹳科:即火烈鸟,介于鹳和鹤之间的一类涉禽,过去置于鹳形目,5种鹤形目:(约204种) 鹤科:大型涉禽,15种 三趾鹑科:中型涉禽,16种 秧鸡科:中小型涉禽,135种 鸨科:是现存最大的能飞的鸟,25种;该目还包括鹭鹤科、喇叭鹤科、领鹑科、叫鹤科、日鷉科、日鳽科、秧鹤科等鸻形目:(约350种) 鹬科:中小型涉禽,87种 反嘴鹬科:中小型涉禽,包括反嘴鹬和长脚鹬,11种 蛎鹬科:11种蛎鹬 鸻科:包括部分鸻类和麦鸡,中小型涉禽,65种 鸥科:中小型海鸟,约20种 燕鸥科:中小型海鸟,约20种 海雀科:中型海鸟,20多种 该目还包括:瓣蹼鹬科、彩鹬科、石鸻科、燕鸻科、雉鸻科、鞘嘴鸥科等 鸡形目:(约284种) 松鸡科:陆禽,包括雷鸟、松鸡、榛鸡等,17种 冢雉科:分布于东南亚、大洋洲的陆禽,20种 凤冠雉科:分布于中南美的大型陆禽,50种 珠鸡科:分布于非洲的陆禽,7种 雉科:包括雉类、鹧鸪、孔雀、鹑类等,约170余种 齿鹑科:分布于美洲的齿鹑类,31种 吐绶鸡科:2种吐绶鸡 麝雉目: 麝雉科:仅麝雉一种,分类有较多争议,过去置于鹃形目 沙鸡目:(约16种) 沙鸡科:中型陆禽,过去曾置于鸽形目 鸽形目: 鸠鸽科:陆禽中的一个大科,约309种 鸮形目:(约205种) 草鸮科:草鸮、苍鸮等,16种 鸱鸮科:鸱鸮类。
夜行姓猛禽,189种 隼形目:(约311种) 隼科:小型猛禽,包括隼类和美洲的卡拉鹰等,63种 鹰科:多为大型猛禽 可分为10个亚科: 蜂鹰亚科:蜂鹰、鹃隼等,13种 齿鹰亚科:齿鹰、啸鸢等,12 鹰亚科:雀鹰、苍鹰等,61种 鹞亚科:鹞类,17种 鸢亚科:鸢类,9种 鵟亚科:鵟类,47种 雕亚科:金雕、海雕、鹰雕等,51种 蛇雕亚科:蛇雕、短趾雕等,14种 兀鹫亚科:大型食腐猛禽,15种 鹗亚科:仅一种,也叫渔鹰 美洲鹫科:分布于美洲的大型食腐猛禽,7种 蛇鹫科:仅一种,也叫秘书鸟、鹭鹰 夜鹰目:(约118种) 夜鹰科:夜行性凶猛的鸟类,归于攀禽89种 该目还包括油鸱科、林鸱科、裸鼻鸱科、蟆口鸱科等 鹦形目: 鹦鹉科:全世界约350多种,色彩艳丽的攀禽 雨燕目: 雨燕科:97种 凤头雨燕科:4种 蜂鸟目:过去曾置于雨燕目 蜂鸟科:分布于美洲的小型攀禽,约有320多种 鼠鸟目: 鼠鸟科:分布于非洲的一类攀禽,6种 咬鹃目: 咬鹃科:脚趾形状特殊的一类攀禽,有39种 鹃形目:(约159种) 蕉鹃科:分布于非洲的一类色彩艳丽的攀禽,23种 杜鹃科:巢寄生攀禽,136种 可分为杜鹃亚科、犀鹃亚科、地鹃亚科、鸡鹃亚科等 佛法僧目:(约152种) 翠鸟科:包括鱼狗、翠鸟、翡翠等,93种 蜂虎科:26种 佛法僧科:佛法僧、三宝鸟等,12种 该目还包括:鹃三宝鸟科、地三宝鸟科(也称鴗)等 戴胜目:(约10种,过去置于佛法僧目) 戴胜科:仅戴胜1种 林戴胜科:仅分布于非洲的攀禽,9种 犀鸟目:(约57种,过去置于佛法僧目) 犀鸟科:包括犀鸟、噪犀鸟、地犀鸟等 鴷形目:(约410多种) 鹟鴷科:分布于美洲的攀禽,18种 蓬头鴷科:包括蓬头鴷(也叫喷鴷)和尼鴷,分布于中南美,33种 鵎鵼科:即巨嘴鸟,41种 须鴷科:也叫拟啄木鸟,82种 响蜜鴷科:巢寄生鸟类,24种 啄木鸟科:该目最大一科,包括啄木鸟、扑翅鴷等,约216种 雀形目:鸟类最大的一目,即鸣禽,可分为100多个科,有5800多种。
鸣禽(燕雀亚目): 百灵科(91种)、燕科(90种)、鹡鸰科(62种)、山椒鸟科(82种)、鹎科(130种)、叶鹎科(8种)、 雀鹎科(4种)、丝鹟科(4种)、太平鸟科(3种)、连雀科(1种)、棕榈鹡科(1种)、河乌科(5种)、鹪鹩科(79种)、嘲鸫科(35种)、岩鹨科(13种)、鸫科(335种)、扇尾莺科(111种)、莺科(281种)、戴菊科(6种)、蚋莺科(35种)、鹟科(116种)、疣眼鹟科(31种)、扇尾鹟科(43种)、王鹟科(98种)、鸲鹟科(40种)、啸鹟科(54种)、岩鹛科(2种)、画眉科(263种)、弯嘴鹛科(5种)、鸦雀科(20种)、刺尾鸫科(2种)、鹑鸫科(15种)、细尾鹩莺科(25种)、刺嘴莺科(68种)、澳鹡科(5种)、攀雀科(13种)、长尾山雀科(9种)、山雀科(55种)、鳾科(24种)、澳鳾科(2种)、旋壁雀科(1种)、旋木雀科(7种)、 纹旋木雀科(3种)、短尾旋木雀科(7种)、花蜜鸟科(130种)、啄果鸟科(10种)、冠啄果鸟科(2种)、啄花鸟科(44种)、斑食蜜鸟科(4种)、绣眼鸟科(94种)、 非洲食蜜鸟科(2种)、吸蜜鸟科(174种)、黄鹂科(29种)、和平鸟科(2种)、伯劳科(31种)、丛鵙科(43种)、盔鵙科(11种)、钩嘴鵙科(14种)、卷尾科(23种)、垂耳鸦科(2种)、鹊鹩科(2种)、澳鸦科(2种)、燕鵙科(11种)、棘头鵙科(1种)、钟鹊科(12种)、极乐鸟科(44种)、园丁鸟科(20种)、鸦科(117种)、椋鸟科(114种)、雀科(35种)、 织雀科(114种)、梅花雀科(140种)、维达雀科(19种)、莺雀科(52种)、燕雀科(135种)、管舌雀科(23种)、绿森莺科(1种)、森莺科(116种)、曲嘴森莺科(1种)、裸鼻雀科(256种)、 鹀科(320种)、美洲雀科(43种)、拟鹂科(97种)亚鸣禽: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阔嘴鸟科(15种)、裸眉鸫科(4种)、灶鸟科(240种)、�雀科(51种)、蚁鵙科(206种)、蚁鸫科(62种)、食蚊鸟科(8种)、窜鸟科(56种)、割草鸟科(3种)、伞鸟科(68种)、娇鹟科(52种)、霸鹟科(426种)、尖喙鸟科(1种)、八色鸫科(32种)、薮鸟科(2种)、琴鸟科(2种)、刺鹩科(3种)鸟 的 分 类1.游 禽 雁形目、潜鸟目、鸊鷉目、鹱形目、鹈形目、鸥形目。
游禽适合在水中取食如雁、鸭、天鹅等 喜欢在水上生活,脚向后伸,趾间有蹼,有扁阔的或尖嘴,善于游泳、潜水和在水中掏取食物,大多数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但飞翔很快游禽是对喜欢在水中取食和栖息的鸟类的总称游禽种类繁多,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包括雁鸭类、鸥类等.如天鹅、大雁、鸳鸯、鹈鹕、海鸥等这些游禽的分布地域不同,不如北京地区最常见的游禽有:大天鹅、小天鹅、绿头鸭、斑头秋沙鸭、普通秋沙鸭以及浑身漆黑的鸬鹚等游禽常选择有湖泊的地方休息,以鱼、虾和水草为食游禽的繁殖窝成平盘状,可浮在水面上,这就是游禽所特有的水面浮巢它们飞行时,脚向身体的后方伸出,飞翔速度很快,脚趾之间有蹼相连其嘴大多数宽阔而扁平,善于游泳和潜水 天鹅、雁、野鸭等换羽时,常是飞羽同时脱落,且连续几周都不能飞行,捕食能力大为降低,易受到伤害,在此期间需要有效保护雁类飞行一般 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列,边飞边发出“咿呀——,咿呀——”的叫声 2.涉 禽 鹳形目,鹤形目,鸻形目涉禽是指那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它们的腿特别细长,颈和脚趾也较长,适于涉水行走,不适合游泳休息时常一只脚站立,大部分是从水底、污泥中或地面获得食物鹭类、鹳类、鹤类和鹬类等都属于这一类。
鹭和鹳是大、中型涉禽鹭和鹳的外形十分像,但飞行时鹭类颈部常常弯曲成“S”形,而鹳类则颈部直伸我国鹭类有20种,大都属于珍惜鸟类鹳类是大型涉禽,飞行时头、颈、腿前后直伸,白鹳为世界著名珍禽朱鹭是世界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目前只在我国陕西秦岭有分布 鹤类大小不等,它们的脚趾间没有蹼或仅有一点蹼,后趾的位置比前面三趾要高飞行时颈深直鹤的身资挺秀,修颈长脚,举止幽雅大方,节奏分明,舞姿潇洒,鸣声悦耳洪亮我国独有的、头顶为红色的丹顶鹤被人们誉为仙鹤 鹬类为中等或小型涉禽种类繁多,身体大多为沙土色,奔跑迅速,翅膀尖,善于飞翔亲鸟为保护幼鸟常把一只翅膀拖地行走诱使敌害追赶而放弃小鸟人们常说的“鹬蚌相争,渔瓮得利”的鹬就是指这种鸟 3.陆 禽 鸡形目,鸽形目陆禽主要在陆地上栖息体格健壮,翅膀尖为圆形,不适于远距离飞行;嘴短钝而坚硬,腿和脚强壮而有力,爪为钩状,很适于在陆地上奔走及挖土寻食松鸡、马鸡、孔雀等都属于这一类 陆禽主要以植物的叶子、果实及种子等为食,大多数用一些草、树叶、羽毛、石块等材料在地面筑巢,巢比较简单 我国是世界上盛产鸡类的国家,共有49种,有许多是我们国家的特产种,如金鸡、马鸡、虹雉、长尾雉、孔雀等。
由于路禽中多种鸟类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这些鸟类一直是人们捕捉的重点对象之一,从而使它们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目前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受威胁及濒危雉类已有18种,其中就有11种在我国有分布我们既为我国有如此丰富的雉类资源而自豪,但更应保护它们 4.鸣 禽 雀形目鸣禽约占世界鸟类的五分之三鸣禽的外型和大小差异较大小的如柳莺、绣眼鸟、山雀和啄木鸟;大如乌鸦、喜鹊几乎分布全中国鸣禽的食性各异 鸣禽的鸣声因性别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繁殖季节的鸣声最为婉转和响亮如画眉、乌鸦、黄鹂、灰喜鹊、煤山雀、黑卷尾、毛脚燕的鸣声各具特色 伯劳喜欢平稳直飞,近乎一条直线;而燕雀等的飞行曲线呈规律的波浪状;百灵和云雀等常常垂直起飞与降落 鸣禽巢的结构相当精巧如云雀、百灵等多以细草或动物的毛发编织成皿状巢,巢的边缘与地表平齐, 而柳莺、麻雀等常用树叶、草茎、草根、苔藓等编织成球状巢鸣禽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在繁殖季节里它们能捕捉大量危害农业生产的害虫 有人认为,把鸟关在笼中也是一种爱鸟的行为,其实不然爱鸟是应该给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人类应该到大自然中去欣赏鸟类,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嗜好而把鸟关在笼中须知笼中一只鸟是已几只、几十只鸟的生命为代价的。
5.攀 禽 鹦形目 ,鹃形目 ,雨燕目 ,鼠鸟目 ,咬鹃目 ,夜鹰目 ,佛法僧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