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书斋中的作家了”.docx
8页我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书斋中的作家了”“我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书斋中的作家了” 关于邱华栋: 邱华栋,男,当代实力派作家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祖籍河南西峡县16岁开始发表作品,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1988年被破格录取到武汉大学中文系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邱华栋16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上中学时就已经开始文学活动,担任了所在中学“蓝星”文学社的社长第一篇小说发表在《中学生文学》上,后一发不可收高中毕业时已经发表了10万字的小说,并因出版小说集《别了,十七岁》而被免试保送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在高校期间担任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社长、“珞珈”诗社社长,并担任《大学生学刊》(铅印)主编,在武汉地区多次主办武汉各高校诗人参加的“珞珈”诗会,并出版小说集《不要惊醒死者》和诗集《从火到水》 出版有长篇小说《夜晚的诺言》、《白昼的消息》、《正午的供词》、《刺客行》等,中短篇小说集《哭泣游戏》、《都市新人类》、《黑暗河流上的闪光》等,诗集《岩石与花朵》、随笔集《私人笔记本》、《城市漫步》等,还发表了有关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建筑、电影的评论和对话二十余万字。
为九十年代“新生代”作家群代表作家之一 导语: 作为新生代作家群里的佼佼者,邱华栋最初是在研究选题、采访、编发、画版直至校对的工作环境中写作的近百名编辑、记者汇集一堂,铃声、交谈声以及同事相互间的对话,统统地在一个屋檐下回荡这些构成了邱华栋的写作背景也因此,邱华栋最初的小说写作,颇有一种企图写尽一切人群的愿望:时装人,蜘蛛人,地产商人,白领,私家侦探,小姐和妈咪,都曾是他笔下的人物,现在更是扩展到经济学家、人文学者、大学教授、律师等群体 陈晓明这样评价他:“就当代中国的城市小说而言,王朔和邱华栋或许是两个真正具有城市感觉的人无疑,邱华栋的都市叙事,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堪称一道风景过去的小说家,不管是王朔还是其他任何作家,没有人像邱华栋这样在小说中大量运用城市代码,他高频率地描写城市外表,那些豪华的宾馆写字楼、光怪陆离的卡拉OK舞厅酒吧按摩院、混乱的人流、蛮横的立交桥、庞大的体育场、午夜的街道、囚笼一样的公寓等等……”邱华栋也因此以写作城市小说著称 关键词: 诗歌都市叙事或城市小说先锋文学符号 一 姜广平(以下简称姜):你当初走上文学之路的动因是什么? 邱华栋(以下简称邱):最开始是青春期苦闷的倾诉,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就拿起了笔开始写作。
当然,写的主要是抒情诗 姜:你写过很多诗,你觉得在小说的诗性追求上,你做了些什么?当代的小说家们在这方面是否还有些缺失? 邱:也许我是一个二流诗人,虽然自从14岁开始写诗,我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诗使我保持对语言的敏感,使我在写小说的时候,总是预先确定一种语感和叙述的语调 姜:还是先说说新疆吧,这是你的根源你觉得新疆给了你什么? 邱:大气,开阔,苍茫不过,有时候就粗糙一些了 姜:对新疆的书写,最近比较吸引人的是红柯我曾说过,对红柯而言,他的新疆还可能只是纸上的新疆?不知道你对红柯的新疆有什么看法?你对你笔下的新疆又有什么想法? 邱:他的那些小说很好,我没有他那样的已经消逝了的英雄主义激情我基本没有怎么写新疆,虽然我在那里生活了18年我过去写了一个短篇小说系列,叫《街上的血》,就是回忆1983年我记忆中新疆一条街上发生的血腥的故事的未来的计划中,有一本关于汉代西域的长篇小说 姜:你在诗里好像写新疆的特别多 邱:我一开始受到新边塞诗派的诗人影响很大,比如杨牧、周涛等,后来是昌耀这和我所生长的地理环境有关系 姜:面对当代文学,你是不是很希望自己在文学感觉、语言、细节、技术策略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个人性经验?这话问大了。
但读了你那么多书,就不得不问这个了 邱:希望,不过这很困难我的写作取向和我的经历密切相关:我做了多年的报社编辑记者,可能更注意小说中传达的信息这种信息属于想象化的信息,或者说信息化的想象我的小说中信息量十分大,而我喜欢的作家,大都是那些具有社会性强烈关怀和视野开阔的同时艺术技巧也很好的作家,比如一些拉美作家、美国作家 姜:你的《大石头城》、《大额尔齐斯河》题目都很大,以一个短篇写一个城或一条著名的大河,这应该看成是小说的野心还是小说家的野心? 邱:这不过是两篇少年视角的成长小说罢了,没有什么野心的 姜:新疆作为一种写作资源,其实并不是很多人都能拥有的在这方面你是不是还想作一些开拓? 邱:我一直在阅读关于西域(比新疆这个概念大多了)的文史书籍,我收藏了几百种肯定会写一部关于古代西域的小说,处理时间和空间、孤独和爱情、战争和记忆、流沙和岩石这些元素 姜:在你的所有作品中,我其实非常喜欢你的像《街上的血》和《西北偏北》这样的小说这可能也与年龄有关,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喜欢你的都市题材小说像《时装人》、《所有的马群》和像《沙盘城市》、《哭泣游戏》、《手上的星光》、《城市战车》这些作品。
我其实很早就读你的作品,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在乡村阅读《所有的马群》时的那种感觉,那篇小说似乎是你小说作品少见的有深沉诗意而又有先锋意识的小说而其他作品,我总觉得描写了前卫的城市与人群,却未必写出了北京这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当然,这可能也跟我的年龄有关,那时候年轻,情绪化强烈现在,似乎不一样了 邱:嗯,就是这样的我现在整天看古籍和英语书,过去喜欢摇滚乐和泡酒吧人总是要长大的 姜:这里似乎有必要谈谈你走上文学之路的问题我听李修文说起过,你们其实当年也是韩寒式的人物,但那时候的你们显然没有像韩寒这样热过低龄化写作其实早就有了,甚至可以追溯到兰波那里或更早但人们似乎对兰波与对现在的孩子们不是持同样的看法 邱:对,我中学毕业就出书了,保送上了大学,也算是得到好处了那个时候,少年写作的商业化出版还没有成型,所以,我20岁和22岁写的两部长篇小说,在两年前才出版,我十多年前就邮寄给出版社了,结果泥牛入海了后来,发黄的手稿还是朋友在出版社搬家的时候发现的,于是,今天重见天日了我看我当时的写作技巧,比现在20岁的小子们高多了我喜欢结构复杂、信息量大和人物庞杂的小说 姜:是这样的。
确实,现在这样一个物质年代,很多少年写手们的书是否更具有文学情怀确实是个问题作为一个亲历者,你如何看待低龄化写作?你22岁时候写的长篇小说《前面有什么》,这本书现在出版究竟有什么意味? 邱:等到潮水过去了,你就知道什么螃蟹留下来了《前面有什么》是我1991年22岁的时候写的,出版它,就是为了一个纪念它是很幼稚的,受到了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巨大影响 姜:看了你《前面有什么》,特别看了你写的序,又想起了很多你的其他关于自我评价的文章,我总觉得你对自己的评价总是非常高的这不是什么问题,我的问题是,我总觉得低龄化写作是一件危险的事,一来可能会使写作者后来会有悔其少作之举,二来是不是难以为继也是一个问题,像你,一直写着,那种激情,一直支撑着,直至成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可是当年的少年才俊是不是都这样走着呢? 邱:我对自己评价不高呀,现在,我并不是一个多么好和多么重要的作家,我从来没有写出一篇不可被忽略的作品我只是觉得我还有时间再搏一下,我还想再努力一下,还有希望而已,就是从现在我36岁到50岁,我还有一些写作的计划需要完成你说的和我同时代的那些少年作家,确实,后来都干别的了。
另外,对一些人来说,干别的肯定比写作好呀,为什么不转行呢? 姜: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你的儿童时代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或者也可以换另一种我曾问过很多作家的问法,你觉得对一个作家而言,童年的意义何在? 邱:有,就是新疆大地的苍茫带给我的大气和忧伤童年,对于我不是特别的重要我更喜欢从现在和当下中寻找写作的激情和灵感,细节和风景 姜:其实《夏天的禁忌》应该比《前面有什么》更能证明你少年写作的状态那应该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成长小说了《夏天的禁忌》与余华《呼喊与细雨》、苏童《城北地带》和《香椿街》系列以及王朔的《看上去很美》有什么不同? 邱:这本书的确是我在1989年写的我写一个少年,在1983年到1989年经历的性和政治的禁忌的成长小说,出版的时候被删节了5万字——你应该可以想象删节了什么今后有机会,我还是要出一个足本的现在中国的禁忌,不还是性和政治嘛!不同的是,我经历的是八十年代的过程你谈到的那些作家,他们的作品从时代背景上要早一些 姜:你有一篇短篇《内河航道》好像也是写的青春期的问题 邱:那个是后来我经营的一个描写北京中产阶级社区生活的系列小说中的一篇。
目前写了36篇了 姜:你对中产阶级为什么这么着迷? 邱: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城市准中产阶级呀!我周围的人,大都是城市新兴中产阶层 姜:噢,这么说来,这类小说的写作还是基于一种经验最近你的几篇都市题材的作品好像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面貌了像《黑暗河流上的闪光》、《收藏家》和《靠近你》,开始显得沉静,虽然本质上它们可能还是热烈的 邱:对,这是我有意追求的也得到了一些同行的赞许李洱是一个很苛刻的家伙,可是,他专门打表扬我刘震云也发现了我的变化,昨天打鼓励我他还对一篇小说的结尾提了很好的修改意见 姜:就像《收藏家》,我认定与过去你的“……人”系列作品有着某种一脉相承的东西 邱:但是,不再是意象和变形的了,而是一种舒缓的写实一种白描和不动声色的微笑 姜:一种白描和不动声色的微笑这是一种小说的姿态从你写的那么多类型的人来看,你似乎有构建人类实验室的决心,这是我读到米兰昆德拉以后想起的一句话 邱:没有,我没有这个野心 姜:昆德拉说,“对小说家来说,一个特定的历史状况是一个人类学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他探索他的基本问题,人类的生存是什么?”人类的生存是什么?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形而上学问题。
人的存在本身就是问题的回答形式我个人认为,昆德拉所做的是这个问题形式的展开 邱:你说对了 姜:说到昆德拉,就想起弗郎索瓦里卡尔里卡尔说及《生活在别处》时,觉得昆德拉其实也是在拆解生活这一点,我觉得你也在这样努力只是昆德拉在拆解生活时,有点像密探一样,不声不响,而你似乎好像时时在高声叫喊你是不是担心读者不知道你的笔触所及,故而想提醒读者一下? 邱: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姜:这是不是想要颠覆人们的阅读经验? 邱:读者是很聪明的,你什么也颠覆不了 二 姜:你每一部小说都追求不同的语感,那又如何建立自己的语言世界的风格呢?尝试不同的写法,当然是一种挑战,但我担心一个作家的广度与力度有些时候,可能还是打一个洞好我随便说说 邱:就是,可是我喜欢变化 姜:你如何看待经验与想象力? 邱:福克纳说,一个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观察、体验和想象是三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哪个发达都是可以的所以,你所说的经验和想象,假如能够糅合在一起,对一个好作家的诞生是特别有用的 姜:你是否担心你的小说会因此而给读者带来一种虚幻的刺耳的甚至欺骗性的感觉? 邱:我没有懂你的这个问题的意思。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