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运动总结.docx
11页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大气运动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 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所以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 明亮的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 二、热力环流 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则形成高压; ,高空则形成低压②在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实例: 气压值B=C=E 气压值A>B,E>D(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气压值A>D 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力大小: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3.三种作用力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摩擦力,又影响风向。
C:地转偏向力4.风向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三圈环流: 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情况: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 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附: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气压带和风带 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 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2.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 3.季风环流 ②夏季风东亚的东南季风和南亚的西南季风成因不相同,东南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南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三种季风气候的特点 A.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B.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C.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季风的共性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害,宜兴修水利 必修1复习提纲《地球上的大气》 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候分布与成因 2.气候类型的判读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最热月出现在7月前后,则可推断为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前后,则为南半球 (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 (3)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 大气运动、天气、气候、气象灾害复习总结 选择题 【押题组1】读图1,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1-3题 . 1.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 A.甲B.乙C.丙 2.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宜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B.水稻种植业C.乳畜业D.园艺业 3.四个地区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是: A.甲 【押题组2】图2是副高季节活动与我 国东部夏季雨带关系示意图,粗线表示副高 脊所在位置,阴影部分表示雨带的大致位 置读图回答4-5题 4.当华北地区春旱时,雨带位于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东北地区 图 2D.丁B.乙C.丙D.丁 C.华北地区D.南岭或以南地区 5.当副高脊位于25°N-35°N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敦正是多雨季节B.悉尼昼长夜短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押题组3】下表为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和降雨量各月分布状况。
下图为根据表中某地30年来观测结果所绘制的风频玫瑰图3读表和图3回答6-7题: 6.如图最可能为表中的哪一个地区 A.甲B.乙C.丙D.丁 7.结合上题以及表中气候数据,推测图中最强风向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 B.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时北移偏转形成 图3 C.地处北半球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 D.北太平洋暖流影响 【押题组4】图4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4回答8-9题: 图4 8.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如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图 5 9.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 B.M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 C.N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D.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押题组5】材料:据报道,XX年入冬以来,到XX春季,由于降水量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湖北等十多个省市区出现三十年一遇的罕见干旱,最严重时,粮食作物受旱面积高达亿亩结合材料和图6回答10-12题 10.因为干旱,下列粮食作物受旱面积最大的是 A.水稻B.春小麦C.冬小麦D.玉米 11.关于此次大旱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大气环流异常,引发旱灾 B.暖气流势力强盛,长期控制该地区导致旱灾 C.夏季风势力弱,雨带滞留南方造成南涝北旱 D.此次大旱属于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气候事件 12.上述省区中,七月中旬易受干旱影响的是 A.皖和鄂B.鲁和冀C.晋和豫D.陕和晋 【押题组6】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 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 图7 四个城市。
甲地气压990百帕,乙地气压l010百帕读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 图8 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B.丙地植被较丁地覆盖率高D.丙地当前处于雨区,丁地为晴天 1】XX年度的达喀尔拉力赛于XX年1月3曰在某大洲的A城发车,18日返回A城,比赛全程9574公里,共分成14个赛段,图9中的箭头 9回答下列问题 图 9 __________________C城的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丙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A.偏东风15.当前丙地潜水补给量较丁地多,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A.丙地地形比丁地平坦C.丙地地表水较丁地丰富综合题【押题于1月为比赛路线,读图(1)⑦、⑩赛段的路程比较短,主要原因是赛车要穿越(2)在赛车进行的季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考纲解读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知识清单 项目内容一、大1气的受热过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程2 3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 二、热4力环流低纬度间温度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 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5 最简单形式 6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知识清单 项目一、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3.上升气流在赤道地区上空聚集,气压升高,大气向两极点运动,在北半球,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气流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半球同样也形成了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4.在北半球,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南的气流偏转成东北风,向北的气流偏转成西南风 5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北极大气向南流出,偏转形成东北风,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 二、北半6球冬、夏气压成高气压中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形成高压中心;海洋相反,中心形成低压中心 7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8以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较明显 三、气压9.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气候的影响结果。
10风带有很大关系;在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1.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 项成因冬季风夏季风分布地区冬目夏季风源地风性源风性 向质地向质比较 东海陆热力性西伯西寒副东我国东冬亚质差异利亚、蒙北冷热带南暖日本朝鲜季风强季古风干太平风于夏季风燥洋风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知识清单 项目一、与天气 内容 锋 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 暖锋过境前,冷气团控制, 二、低压、高压和天气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 考点梳理 考点 考点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