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经济学(宏观)高鸿业计算题齐全复习资料.doc
17页西方经济学(宏观)计算题整理(1课外习题 2课内课后计算题整理)—课外部分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1、假设某国有如下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1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5600总投资1000 净投资400 消费3200政府购买1080政府预算盈余40转移支付180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净税收4)总税收 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解:1)国内生产净值=5600-(1000-400)=5000 2)净出口=5600-3200-1000-1080=320 3)净税收=1080+40=1120 4)总税收1120+180=1300 5)个人可支配收入=5000-1120=3880 6)个人储蓄=3880-3200=680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1. 某家庭的有关经济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完成下表,并计算该家庭MPC和 MPS 可支配收入010000200003000040000消费支出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储蓄 平均消费倾向 解:可支配收入010000200003000040000消费支出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储蓄—10000—50000500010000平均消费倾向1.51.00.870.75MPC=MPS=0.52、已知:消费函数C=40+ 0.75 Y;投资I=50。
试求均衡时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解:Y=360 C=310 S=503.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C=600+0.8Y当投资从200增至300时,试求:(l)均衡收入变化多少 (2)如引入时间因素,当投资作同样变动时,第1期至第5期的收入各为多少?(假定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 解:(1)ΔY=500 (2)Y1=4100 Y2=4180 Y3=4244 Y4=4295.2 Y5=4336.164、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2)、均衡的储蓄量(S)为多少?(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 f=2000,那么,为什么该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投资量应如何变化?(4)、本题中投资乘数(k)为多少?解:①根据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得到Y=C+I 从而Y=200+0.8Y+50 解得 Y=1250②S=I时市场处于均衡,因而均衡储蓄量为S=50③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f=2000,则投资量应该达到下列条件所满足的数量,即Yf=200+0.8Yf+I 从而 I=200④投资乘数:k=1/(1-β)=1/(1-0.8)=5第十四章 货币市场1、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5Y(或储蓄函数),投资函数为I=800-5000 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000r,货币的供给为本m=100.请写出:(1)、IS曲线方程;(2)、IS—LM模型的具体方程,并求解均衡的国民收入(Y)和均衡的利息率(r)各为多少。
④如果自主投资由800增加到950,均衡国民收入会如何变动?你的结果与乘数定理的结论相同吗?请给出解释添加)解:①通过消费函数求解储蓄函数S=Y-C 并带入到I=S中:Y- (200+0.5Y) = 800-5000r 得Y+10000r =2000 此为IS曲线方程 ②由 m=L 得 100=0.2Y-4000rY -20000r =500 此为LM曲线方程 ③联立上述二曲线方程,可得到Y=1500和r=5%, 即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④Y- (200+0.5Y)=950-5000r 得 Y+10000r=2300 ……IS方程 与上述LM方程联立,解得 r=6% ,Y=1700,△Y=200 这一结果小于乘数定理的结论根据乘数原理,在简单模型中的乘数应是1/(1-0.5)=2,自主投资增加150带来的收入增加是150×2=300两者不一致的原因是,IS-LM模型中允许利率变化,当自主投资支出增加导致收入增加时,收入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挤掉了投资支出增加的效应,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假定一个经济的消费函数是C=1000+0.8Y,投资函数为I=1000-2000r, 经济中货币的需求函数为L=0.5Y-1000r,若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M=5000。
试求经济的总需求函数解:总需求源于IS-LM模型,即I(r)=S(Y) L1(Y)+L2(r)=M/P将已知条件代入,得到1000-2000r=Y-1000-0.8Y 0.5Y-1000r=5000/P得Y=60000+300000/P,即总需求函数若P=1,Y=360000;若P=2,Y=210000;若P=3,Y=160000,……说明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向相反方向变动第十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1、假设某一经济最初的通货膨胀率为18%,如果衰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系数为h=0.4,那么政府通过制造10%的衰退如何实现通货膨胀率不超过4%的目标价格调整方程表示为:πt=πt-1-0.4Ut,πt-1为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形成预期,Ut为衰退的程度=10%,调整系数h=0.4最初的通货膨胀率为18%,假定每年都以上一年为预期,那么第一年π1=π0-0.4Ut=18%-0.4*10%=14%;π2= 14%-0.4*10%=10%;π3=10%-0.4*10%=6%;π4= 6%-0.4*10%=2%第四章1、设社会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为Tr=62.5,税收T=250, 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各项乘数解:(1)y=1000(2)投资乘数:5;政府购买乘数:5;税收乘数:—4转移支付乘数:4;预算平衡乘数:1第五章1. 已知消费函数C=11+0.8 Yd,投资函数I=900- 25 r,政府支出G=100,税收T=100,试求IS方程。
解:IS方程Y=5100-125 r2、已知消费函数C= 300+0.8Yd,投资函数I=200-15r,净出口函数X-M= 100+0.04Y-5r,政府支出G=200,税收t=0.3,试求IS方程以及Y=1500时的C、I、G、X-M解:IS方程Y=2000-5 0rC=1140 I=50 T=450 X-M=1103、已知:Y=C+I+G, C=80=0.75YD, YD=Y-TX, TX= -20+0.2Y, I=50+0.1Y, G=200, 求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以及投资乘数解:YE=1150, 投资乘数为3.3第七章1. 假设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000亿元,当价格水平上升10%和下降10%时,计算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值解:当P上升10%时,实际货币供给量为909.1当P下降10%时,实际货币供给量为1111.12. 已知货币需求Md/P=0.3 Y+100-15r,货币供给Ms=1000,P=1,请计算: 当Ms增加到1090时,LM曲线如何移动?移动多少?解:当Ms增加到1090时,LM曲线向右移动,想右平行移动300个单位第八章1、 假设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数为I=200-1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04Y-500r,货币需求函数为L=0.5Y-200r,政府支出为G=200,税收函数为T=0.2Y,名义货币供给为M=550,价格水平P=1。
求:(1) IS曲线方程;(2) (2)LM曲线方程;(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 解:(1)IS曲线方程:Y=2000-5000r(2)LM曲线方程:Y=1100+4000r(3) Y=1500, r=10%2、已知:M d/P=0.3y+100-15r, M s=1000, P=1, 求当M s 增加到1090时,LM曲线移动多少? 解:向右移动3003、已知: C=100+0.7(y-t), I=900-25r, G=100, T=100, M d/P=0.2y+100-50r, M s=500, P=1,求均衡的Y和r解:Y=3075, r=4.3试卷题目1.若某一国家有如下国民经济统计指标(8分): 政府财政税收500亿元 公司业主利润收入600亿元 其中个人所得税收100元 其中未分配利润60亿元 政府转移支付20亿元 工资总额1500亿元 社会折旧总额200亿元 社会保障支付10亿元 试求:GNP、NNP、NI、PI、DPI。
解:GNP=500 + 200 + 600 + 1500 =2800(亿元) NNP=2800 - 200 =2600亿元 NI=2600 - 400 =2200亿元 PI=2200 - 60 -10 + 20 =2150亿元 DPI=2150 -100 =2050亿元2.若某一国家有如下宏观经济模型(单位:亿元): (1)Y = C + I + G (2)C = 160 + 0.75Yd (3)Yd = Y - T (4)T = -100 + 0.2Y (5)I = 100 + 0.1Y (6)G = 400 试求:该国的总产出、总消费、总投资、政府税收以及相应的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和税收乘数8分)解:Y = 2450 C = 1705 I = 345 T = 390 KI = 4 KG = 4 KT = -3 3.若某一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如下: C = 200 + 0.8Y;I = 300 - 5r;L = 0.2Y - 4r; M = 320 ( 单位:亿元 ) 试求: (1)IS-LM模型和均衡条件下的收入及利率水平并作图进行分析。
4分) (2)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2500亿元,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单独运用扩张 的财政政策,追加的投资应为多少?分析该政策的“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 并作图进行分析5分) (3)若政府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仍想保持原有的利率水平,应采取什么政策措施? 追加的投资或货币供应各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