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伤性脾破裂1.ppt
27页外伤性脾破裂外伤性脾破裂基本概述• 脾脏深藏在左上腹腔,虽有胸壁及肋骨的保护,仍居腹腔脏器损伤的首位据统计,脾脏损伤约占腹腔脏器损伤的40%-50%,所以脾外伤的诊断与治疗在外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病因•开放性损伤 多由锐器伤及左上腹造成,如刺伤、子弹伤 等,战时多见,往往伴有其他内脏的损伤 •闭合性损伤 多由于摔跌、车祸、拳等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多由于摔跌、车祸、拳等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作用于左上腹而造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力作用于左上腹而造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腹部损伤种腹部损伤中央破裂中央破裂中央破裂中央破裂被膜下破裂被膜下破裂被膜下破裂被膜下破裂真性破裂真性破裂真性破裂真性破裂病理分类正常脾外伤脾照片脾脏损伤程度分级•1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 所见脾损伤长度≤5cm,深度≤1cm•2级:脾裂伤总长度5cm,深度≥1cm,但脾门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损•3级:脾破裂伤及脾门或脾脏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4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损临床表现•1.闭合性脾破裂 a.腹部疼痛:疼痛开始局限于左上腹,随着出血,血液逐渐扩散入整个腹腔,引起全腹弥散性疼痛,但仍以左上腹为甚。
部分病人因血液刺激膈肌而引起左肩部牵涉性疼痛 b.内出血症状:病人短期内出现如眩晕、心悸、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少数病人还伴有恶心、呕吐体检可发现病人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出血迅速者,短时间内血压明显下降,很快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c.腹膜刺激征:以左上腹最明显 •2. 开放性脾破裂 左胸部或左上腹部有伤口,如为贯通伤,则伤口也可在背部或腹部的其他部位开放性脾破裂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如肋骨骨折、胸膜或肺及膈肌损伤,常伴有胃肠道和肾脏损伤等,因此病情多较严重,往往在短期内迅速发生休克,死亡率极高 辅助检查•1.腹部X线检查: 脾破裂后,由于血液积聚在左上腹腔,X线透视可见左侧膈肌升高,活动受限制•2.超声波检查: 可发现腹腔内积液,脾脏增大,尤其对被膜下脾破裂能及时做出诊断,是首选的检查方法•3.诊断性腹腔穿刺术: 疑有脾破裂时,可在左下腹做穿刺,如抽出不凝血,结合病史可诊断• 腹腔穿刺术部位在脐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或经脐水平线与腋前线相交处。
•4.实验室检查: 红胞细计数、血红蛋白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而白细胞计数可稍增高•5.放射性核素检查: 此检查系非侵袭性,具有安全、快速、放射线暴露时间短的优点 •6.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属侵袭性检查,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及准确性对诊断脾破裂的准确率达100%,因其有一定的危险性,故仅用于难以确诊的病例•7.CT检查: 对脾包膜下血肿和脾实质损伤有特殊的诊断意义 影像学表现•影象学表现 腹部平片 B超-首选 CT 脾破裂处理原则•1.非手术治疗病人护理 对病情发展平稳、无腹腔内脏器合并伤的病人可暂不手术• 观察内容: ① 呼吸、脉率和血压; ② 腹部体征检查,注意有无腹膜炎的体征及其程度和范围的改变; ③ 检查血常规,了解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④ B超检查; ⑤ 必要时可重复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或灌洗术; ⑥ CT、血管造影等检查。
•观察期间特别注意: ① 不要随便搬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 ② 不注射止痛剂(诊断明确者例外),以免掩盖伤情•治疗措施包括: ① 输血补液,防治休克; ② 应用广谱抗生素; ③ 禁食,胃肠减压; ④ 营养支持 • 2.手术治疗 对已确定脾破裂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者,经观察仍不能排除脾脏损伤,或在观察期间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终止观察,进行剖腹手术•手术指征: ① 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者; ② 肠蠕动音逐渐减少、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者; ③ 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 ④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 ⑤ 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休克者;或积极救治休克过程中,情况不见好转反而继续恶化者; ⑥ 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 手术前准备: ① 建立通畅的输液通道、交叉配血、放置鼻胃管及尿管 ② 合理补充有效血容量 ③ 监测中心静脉压脾破裂的治疗•出血性休克:剖腹探查•脾切除保守术式: 缝合,脾部分切除,脾动脉结扎, 包裹,生物胶 •特殊情况:包膜下血肿——有再破裂可能儿童脾破裂:尽量保脾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