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新人教版.doc
5页九年级化学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新人教版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何变化?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实验:实验磷+氧气点燃==== P + O2 点燃==== 铁+硫酸铜 === + Fe +CuSO4 === + 现象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 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 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只适用于 ,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3)质量守恒定律实质:( “一等二变五不变” )“一等”: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变”:物质的 一定改变五不变”元素的 不变;原子的 不变4、利用质量守恒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实验碳酸钠+盐酸== + + NaCO3 + HCl == + + 镁+氧气 点燃==== Mg + O2 点燃==== 现象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原因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克碳和9克氧气直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2克 B.11克 C.44克 D.22克(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3)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水 + 二氧化碳 光 叶绿素 ————淀粉 + 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生成物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 C、H、O B. C、H C. C、O D. O、H(4)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XY2 B.X2Y C.X2Y2 D.X3Y2自我测评[达标体验]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种类 B.物质的质量总和 C.分子种类 D.元素的质量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 )A.物质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分子的数目 D.原子的种类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 L水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碳与参加反应氧气质量之和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A.大于铁丝质量 B.小于铁丝质量 C.等于铁丝质量 D.无法比较 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6、 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图象是 ( )7、a克过氧化氢溶液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 待完全反应后得c克残余物,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 (a-c)克 B. (a + b-c)克 C. (a-b + c)克 D.(a-b-c)克[能力提升]8、如图是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盘上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为什么要塞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时,若瓶塞未塞紧,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__________(填“偏左”、“偏右”、“正中”)4)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__________ 9、小明同学学了质量守恒定律后,自己查资料得知铁粉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可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请你和小明按下面的过程一起探究:(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总质量______(填“变”或“不变”)2)设计实验方案:按你的假设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进行时把气球中的铁粉倒入稀硫酸中,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 你认为天平最终能平衡吗?说出你的理由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导学过程⒈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意 义例子S+O2 点燃=== SO2读 法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和 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 表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S + O2 点燃=== SO232 :32 :641 :1 : 2每 份质量的硫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了 质量的二氧化硫表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关系(即粒子个数比)S + O2 点燃=== SO21 : 1 : 1每 个硫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硫分子3、以化学方程式:2CO + O2 点燃=== 2CO2 为例,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和读法。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质量比 粒子个数比 读法: 自我测评[达标体验]1、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3 gC和8 gO2生成11 gCO2 B.2 gC和4 gO2生成6 gCO2C.4 gC和5 gO2生成9 gCO2 D.5 gC和9 gO2生成14 gCO22、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A.Fe+O2FeO B.3Fe+2O2Fe3O4C.4Fe+3O22Fe2O3 D.6Fe+4O22Fe3O43、以下反应中.有一种元素从+2价变为0价的是 ( )A.S+O2SO2 B.2Mg+O22MgO C.CuO+H2Cu+H2O D.2H2O2H2↑+O2↑4、在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铁、硫酸铜溶液 B.氢气、氧气 C.碳、氧气 D.红磷、氧气5、右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 ( )A.S十O2 SO2 B.2CO+O22CO2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6、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提供的信息有:(相对原子质量:H—1,O—16)(1) 在 的条件下生成 和 ;(2) 个水分子反应生成 个氢分子和 个氧分子;(3)每 份质量的H2O完全分解生成了 份质量的H2和 份质量的O2 。
7、已知化学反应:2A + B = 2C + D,当10 g A和8 g 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6 g C如果要得到3g D,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是A.1g B.2g C.3g D.4g8、(1)工业上制取金属铝通常以Al2O3为原料在冰晶石(Na3AlF6)参与下发生如下反应:2A12O32Al+3O2↑这个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下同) (2) 汽车行驶时由于电火花的作用,在汽缸里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有:N2+O22NO 2NO+O2== 2NO2 这两个反应都属于 [能力提升]9、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过程:① 空气中的N2 在放电条件下能与O2 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② 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不稳定,常温就易与空气中的O2 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③ 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④ 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⑴ 上述短文中,对二氧化氮化学性质有描述的是 (填序号)⑵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应选择下列收集方法中的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