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首层平面分析.doc
3页1 -教学楼首层平面分析要求: 1.根据所学知识对教学楼首层平面的组合方式及交通路线组织等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2.使用人数按教室的规模估算,耐火等级按二级考虑 3.分析重点:平面组成内容,组合方式特点,楼梯、走道、门厅、出入口等交通联系部 分的位置、数量、尺寸等分析:平面组成内容:平面组成内容:1.主要使用房间:阶梯教室(323 人)两个、大教室(192 人)四个、自习室(30-35 人) 四个、办公室四个; 2.辅助适用房间:杂物间三个、值班室一个、男女厕所两个 3.交通联系部分:走道、楼梯三个、电梯一部、门厅 阶梯教室阶梯教室:教室形状为矩形,这有利于室内有效面积的充分利用,并且结构布置简单、便 于施工教室沿外墙长向布置,并且教室后排的墙面也是靠外墙,靠外墙的墙面均有开窗, 尤其在后面的墙上窗户面积占墙面的 3/5 左右,保证了教室的采光教室的门设在侧墙, 但可形成穿堂风的条件还是略显苛刻,设计时教室顶部均匀的分布了 15 个电扇,在温度较 高时可改善教室的通风条件教室面积 330㎡左右,人均面积在 1.02㎡左右,没有满足使 用面积定额,但由于教室是阶梯教室,在空间上缓解了使用面积略有不足的压力。
在视听 条件上,第一排距离黑板的距离在 3.6m 左右,满足了要求;最后一排距离黑板的距离在 20m 左右,但学校通过采用投影授课、并且在教室侧墙上分别配有 3 个音响,以此满足后 排同学的视听需求黑板边缘距墙约为 4.2m,不能满足水平视角小于 30º 的要求教室座 位分三个部分,左右两部分均是五人一排,中间部分是九个人一排,各部分间用过道隔断, 用于通行,左右两部分靠墙也留有过道,过道宽度都在 1.2m 左右,可以满足两股人流的通 过由于是阶梯教室,教室前后存在 2.5m 左右的高差,过道设计成斜坡式,与二教阶梯教 室的台阶相比,舒适性有所提高;坡道长约 17m 左右,其间无平台,这为施工带来了便利, 但就使用经验而谈,上课过程中同学东西若不小心掉下,很可能直接滚落到前面好几排的 位置,甚至滚到第一排,过程中不间断的声响为老师和同学上课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教室 前后均设有平台,前面的平台面积在 50㎡左右,设有讲台和讲桌,讲台离第一排的距离为 1.2m,是教室前面通行的最小距离,但仍可保证两股人流的流通;后面的平台面积约 27㎡ 左右,作为教室的活动空间和交通联系部分,墙面离最后一排距离约为 1.8m,可保证三股 人流的正常通过。
在教室的前后均有一个双扇外开门,其宽度为 1.5m;基于防火规范,若 按教室容纳人数,门的总宽度应在 1.9m 以上,设计符合安全要求 大教室大教室:教室同样是采用的矩形,其优势与阶梯教室一样教室的后墙和左右两侧的部分 为建筑外墙,墙上均有开窗,窗间有柱子作为支撑,是教室自然光线来源,并且窗户和教 室的两个双扇外开门相对,可以形成穿堂风,利于空气流通教室面积约 165㎡,人均0.86㎡,较使用面积定额偏小第一排视距约 3.6m,但最后一排离黑板的距离在 13m 以上, 远了一些;教室同样采用多媒体授课,两侧分别配有 2 个音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视听的 矛盾黑板边缘距墙面 2.7m 左右,水平视角大于 30 º教室同样分三个部分,左右四人一 排,中间八人,三部分间过道均为 0.9m 左右,两人同时通过需侧身,两侧靠墙留有 0.3- 0.5m 左右的空隙(由于空隙太小,柱子突出的地方桌椅直接和墙相接,通道不能连续) ,- 2 -最后一排距墙面也仅有 1.2m 左右,因而在交通面积上有些局促教室前面活动空间约39㎡,还是比较合理教室前面有两个双扇外开门,宽度均为 1.5m,满足防火规范 自习室:自习室:有两种规格,均为矩形,开敞式,直接与过道连为一体,两者大小无太大差异。
两种自习室的主要区别在于采光:自习室①由于有两面墙都是建筑外墙,因而两面墙都采 用玻璃材质,采光效果很好;而自习室②只有一面墙是建筑外墙,墙体虽为玻璃材质,采 光效果仍旧不错,但不及①自习室外墙均有开窗,与走道另一侧的教室或办公室的门窗 相对,可形成对流①的墙面还开有 1.5m 的弹簧门,作为防火安全只用自习室的桌椅配 置数量适中,满足人体尺度和使用必要空间,交通面积合理,利用率高 厕所(女):厕所(女):厕所设有前室,面积在 12㎡左右,左侧安有镜子,其下为洗手盆,洗手盆 3 个,其中一个高度低,为残疾人而设,非常人性化;右侧为污水池,旁边为垃圾回收箱 前室的设置改善了通往厕所的走道和过厅的卫生条件,有利于厕所的隐蔽厕所与前室以 一个 0.9m 的门相隔,厕所两侧共设八个蹲式大便器和一个为残疾人专设的坐式大便器,以 隔间隔开,蹲式的隔间进深 1.2m,开间 0.9m 左右,符合人体使用尺度与厕所门相对设 有高窗,用于采光和通风依三教的规模,去男女 1:1 的比例计算,蹲式大便器 48 人/个, 洗手盆 129 人/个,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走道:走道:走道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用,同时也兼具学生课间休息活动的用途;走道的侧墙上还 挂有伟人先哲的名言警句,柱子上挂有学校的图片,走道也作为了陈列之用。
走道 3m 左 右宽,可满足至少三股人流的正常通过,但由于走道一侧为教室,教室的双扇门外开,会 对走道的通行带来不便,但即使打开,也能保证两股人流的正常通过阶梯教室门口至最 外出口的距离为 32.3m,满足防火要求走道与自习室连为一体,其采光通风在依赖自习 室玻璃墙面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照明设施,采光通风要求合乎标准 楼梯:楼梯:教学楼楼梯有三个,并附带有两个解决阶梯教室高差的小楼梯,楼梯的分布呈对称 分布中间的大楼梯为主要楼梯,是双分双合式,位于门厅正中,位置显眼,对门厅有一 定的装饰效果;楼梯宽 4.8m,可满足 9 股人流的通行两侧的楼梯为次要楼梯,是平行双 跑式,宽度在 2.1m 左右,用以分担主要楼梯的压力,同时为同学们上下楼提供了更加便捷 的途径,也是防火安全的需要 电梯:电梯:位于主要楼梯旁边,在门厅的显要位置,电梯前有充裕的等候面积,避免造成拥堵 和堵塞由于电梯的数量和承载能力有限,电梯并不能作为教学楼解决垂直交通问题的主 要手段 门厅:门厅:门厅面积约 129㎡,采用对称式布局,给人以严肃庄重的氛围门厅作为交通联系 的枢纽,与两个走道,三个对外出口以及主楼梯相连,门厅和走道间设有双扇外开门,门 宽 1.8m 左右,对外出口分别位于两面对立的墙面,门均为四扇玻璃弹簧门,门宽 3.6m; 对外出口宽度和(10.8m)大于通向该门厅走道、楼梯宽度和(8.4m) ,符合防火规范。
门 厅楼顶中间 70㎡左右采用玻璃材质,对外出口所在墙面(其中一个为圆弧形)均采用玻璃 材质,保证了门厅的自然采光,主楼梯休息平台开有窗户,可与门口形成对流组合方式特点:组合方式特点:采用走道式组合,利用门厅将两侧相连接,各房间沿走道两侧并列排布,房间门直接开向 走道,通过走道联系,各房间基本不能被交通穿越,能较好的保持相对独立性这样的组 合方式使个房间有直接天然采光和通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教师、办公室、自习室都是相对比较静的环境,将几者组合,办公室安放于两个大教室之 间并与自习室相对,这样既方便了同学和老师;在结构上,办公室的面积不及教室的大, 安放在中间避免了两个教室侧墙相连,使教室墙面尽量属于建筑外墙,便于了教室的采光 和通风,使建筑立面富于变化,这样的处理很好两个杂物间分别与两个厕所相对,这样- 3 -即是次要楼梯空间的充分利用,同时也保证了使用的方便与清洁 三教坐北朝南,面对食品学院,背倚工学院和信电学院,各安全出口与道路相连东西侧 分别是篮球场、网球场和幼儿园,这三者属于噪音来源地,三教的朝向使教室受影响程度 降到了最小,并且是教室和自习室等主要使用房间有最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