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试验室作业指导书.docx
40页2022年试验室作业指导书 1、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及数据更改的规定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代号 第 版 第 次修订 共 2 页 标题: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及数据更改的规定 实施日期 1、目的 为使每份检验原始记录客观、真实、规范、完整,在相同条件下均能复现,特制订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站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及数据更改 3、职责 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定,质量监督员对执行状况进行监督 4、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 4.1、原始记录必需记录在经审批符合本站规定的记录表格中,不得临时运用其它纸张代替 4.2、原始记录可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填写,不得用铅笔填写 4.3、原始观测记录应在检验活动中刚好记录,不允许追记 4.4、原始记录内全部文字、数字、签名都应字迹工整、清楚、排列整齐,不允许随意涂改、填写时一般不越过边框底线 4.5、原始记录内的数据、有效文字、单位、符号的填写应符合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不得出现以0代替0.0及0.00等类似的错误 4.6、每份原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识别影响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
在须要时按这些信息可保证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再次复现,因此: (1)、原始记录的信息一般应等于或多于报告上的信息,即报告上给出的信息(涉及到本站的地址、声明、授权、搠源性的说明除外),包括建议、其它说明等,原始记录上均应有响应的记录 (2)、原始记录的通用信息部分均应逐栏照实填写不许空白,不作填写要求的栏目应画上一根长斜线杠掉或用文字说明 5、原始记录的填写说明 5.1、通用信息栏目 (1)、技术依据可以只填写代号,但企业说明书等就注明技术指标 (2)、一栏内有两个内容的(如温度、湿度、型号、规格)可写完一个内容后空一格接着写另一内容或用/分隔 (3)、报告上填写了检测日期的原始记录也应有记录 (4)、其它说明可填写分包、检验的主要建议、方法偏离、例外等内容 (5)、每份记录必需有检验人员和复核人员的亲笔签名以作确认 5.2、专业信息栏 (1)、填写检验项目,再填写原始检测数据或结果 (2)、项目数字大于 1 时,应对基础上的编号,编号选用阿拉伯数字 5.3、分包 若有分包,应在结果栏里加以说明:某项结果由某某试验室分包,记录见附页(若有分包原始记录),并将分包记录附在原始记录后一起装订。
6、原始记录的更改规定 6.1、更改时先用双杠线将被修改的内容划去,然后在其右上角写上更改的正确内容,并签上更改人员姓名 6.2、原始记录只能由原始记录者更改 6.3、原始记录的修改率不超过整个记录内容的五分之一,超过规定限度应重新整理记录,并将原始记录附后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聚时间、安定性检验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代号 第 版 第 次修订 共 3 页 标题: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聚时间、安定性检验 实施日期 1、编制目的:为检验确定水泥质量,是否属于废品与不合格品的范畴 2、引用标准水泥标准稠度、凝聚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2001 3、仪器、设备 3.1、净浆搅拌机符合 JC/T739 要求; 3.2、标准法维卡仪: 3.3、试模为深 4.0mm±0.2mm、顶内径 65mm、底内径Φ75mm±0.5mm 的截顶圆锥体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2.5mm 的平玻璃底板 3.4、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 300g 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 17.5mm±2.5mm 范围内,即 2x=17.5mm±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复原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3.5、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 410mm×240mm×310mm 蓖板的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蓖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 500mm箱的内层由不易锈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 30min±5min 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状态并保持 3h 以上,整个过程中不须要补充水量 3.6、雷氏夹膨胀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为 0.5mm 3.7、量水器:最小刻度 0.1Ml,精度 1% 3.8、天平:最大称重量不小于 1010g,分度值不大于 1g. 4、材料 试验用水必需是干净的饮用水,如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 5、试验条件 5.1、试验室温度为 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一样; 5.2、湿气养护的温度为 20℃±1℃,相对湿度不低于 90% 6、检测程序 6.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 6.1.1、试验前必需做到: a、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b、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 0; c、搅拌机运行正常 6.1.2、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 内当心将称好的 500g 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 120s,停 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 120s 停机。
6.1.3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马上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快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然后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 1s2s 后,突然放松,使试杆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 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马上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n 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离底板 6±1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一百零一分比计 6.2、凝聚时间的测定 6.2.1、测定前打算工作:调整凝聚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使指针对准零点 6.2.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 7.2 拌制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马上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聚时间的起始时间 6.2.3、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 30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 1s2s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视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 30s 时试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 4mm±1mm 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6.2.4、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精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态,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的测定后,马上将试模的方式玻璃取下,翻转 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接着养护,接近终凝时间时每隔 15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 0.5mm 时, 即环形附件起先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6.2.5、测定时应留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杆,使其缓缓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 10mm接近初凝时,每隔 5min 测定一次,接近终凝时每隔 15min 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马上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注:可以运用能得出与标准中规定方法相同结果的终凝时间自动测定仪,运用时不须翻转试体 6.3、安定性的测定(雷氏夹法) 6.3.1、每个式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两个质量约 75g~85g 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6.3.2、将预先打算好的雷氏夹放在已擦油的玻璃板上,并马上将已制好的标准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手轻轻扶持雷氏夹,一手用宽约 10mm 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擦油的玻璃板,接着马上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 24h±2h,然后将试件送沸煮箱 6.3.3、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其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 30min±5min 内升至沸腾 6.3.4、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 0.5mm,接着将时间放入沸煮箱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 30min±5min 内加热至沸并恒沸 1800min±5min。
6.3.5、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马上放掉沸煮箱中的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测量雷氏夹尖端的距离(C)试件沸煮后的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 5.0mm 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C-A)值相差超过 4.0mm 时,应用同一样品马上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时间、终凝时间、雷氏夹膨胀值等全部的试验结果 3、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代号 第 版 第 次修订 共 3 页 标题: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实施日期 1、编制目的:以 45um 和 80um 方孔标准筛析法测定水泥细度,是用来视察水泥细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引用标准: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GB1345-2022 3、适用范围,环境要求: 适用于硅酸盐水泥、一般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纳 GB1345-2022 的其他品种水泥 4、一起设备 4.1 试验筛 试验筛分负压筛、水筛和手工筛三种,筛网应符合 GB/6005 R20/3 80um,GB/6005 R20/3 45um要求。
4.2 天平 分度值不大于 0.01g 5、检验程序 将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 0.9mm 方孔筛,记录筛余物状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试验时,80um 筛析试验称取试样 25g,45um 筛析试验称取试样 10g. 5.1、负压筛法 筛析试验,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限制系统,调整负压至 40006000Pa范围内 5.1.1、称取试样精确到 0.01g,置于干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限制系统,调整负压至 40006000Pa 范围内 5.1.2、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 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