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紫砂《仿古壶》的古韵文化.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4393123
  • 上传时间:2021-08-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1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紫砂《仿古壶》的古韵文化 摘 要:从壶体上说,《仿古》壶颈力度较大,整器敦庞周正,犹如谦谦君子,力蕴内中,整器经由行云流水的线条之美呈现出一种柔而不弱的爽利感,给人以丰腴的贵妃美人体的感觉,骨与肉的亭匀感更加的均衡,造型的阴阳转换自然,精美绝伦在泥色的衬托下呈悠然、典雅之美 关键词:仿古壶;古韵;制作;艺术价值 1 前言 宜兴,是一座古韵传奇的文化名城荆溪胜景如浩瀚画卷,旖旎风光,山水纵横,赢得“荆溪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文人墨客仰慕这秀丽风景,吟诗作画,苏东坡留下了“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在紫砂数百年的发展中,艺人们广泛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各类造型艺术的精华,并十分贴切、有机地结合到紫砂的造型艺术中,使其更加完美,真可谓集立体造型艺术之大成,在造型艺苑中堪称典范 2 紫砂《仿古壶》的古韵文化 紫砂壶以其素面素心的特性著称于世,明代李渔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紫砂壶成为茗器茗陶,它与宜兴地区产茶和饮茶风尚有一定关系明代中叶之后,它又见重于士林,于是逐渐形成了壶艺、诗词、书画、篆刻相兼于一体的紫砂茗壶,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蜚声海内外。

      《仿古壶》是对传统壶最好的继承和发挥,该壶壶色浑厚深沉,莹润如玉,造型古朴端庄,稳重,气度不凡,充分再现了邵大亨精妙绝伦的壶艺技术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圆圈把匀势而起,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仿古壶历来是制壶艺人竞相效仿的壶型之一,如井栏、石瓢一样,以器形简单,造型稳重,神韵古朴而闻名此壶为上等紫砂泥制作,整体神韵优雅方圆结合的壶钮与壶身呈一大一小有致的呼应,平肩,大口盖很实用壶嘴与壶口、壶把处于一条谐和的水平线壶体呈扁鼓形,弯口,短颈,管状流,环形把,乳钉形钮中有小孔造型古朴、端庄、典雅、短流、圆把,壶颈口与盖唇吻合相密,双唇有厚度此壶泥色深沉,壶把、壶钮及壶嘴的做工都极见功力,尤其是壶口与壶盖的配合圆整,恰到好处,技艺超群非同凡响不愧是经典的传统壶型,壶身各部分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清晰流畅有“日用而脱俗,清淡而尊贵,低调而高洁,直率而思辨,立足于生活本位,肯定于现世价值,以情趣为表象,以出世为标榜”之美,当茶壶中泡上一壶茶,茶壶就成了有生命的器物。

      在中国的人文精神词汇中,“温文尔雅”、“温润如玉”,都可以在此壶中细细品味 从壶体上说,《仿古》壶颈力度较大,整器敦庞周正,犹如谦谦君子,力蕴内中,整器经由行云流水的线条之美呈现出一种柔而不弱的爽利感,给人以丰腴的贵妃美人体的感觉,骨与肉的亭匀感更加的均衡,造型的阴阳转换自然,精美绝伦在泥色的衬托下呈悠然、典雅之美 茶壶制作成型时,首先要把锤炼黏熟的紫砂泥料再捶成泥条,打成泥片,然后根据作品的大小,切成各种规格,顺序操作紫砂壶成型的顺序是:先做成壶身,按上底口,然后再接上壶颈、壶嘴、壶,另制壶盖、的子等附件制作时,运用丰富的经验,熟练的技巧,不同的工具,务使器形浑朴、线条流畅待坯件阴干后,再进行浮雕装饰或贴画加工一天干不完可放入缸内,上覆厚棉袋,第二天继续加工修理,直至轮廓端正时止整个操作,均以手工进行其中装饰过程与做坯造型同样是决定产品艺术性的关键在创作过程中,必须事先寻找素材和选择泥料,色彩的配合,也要经过作者的周密思考,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景物 3 结语 宜兴紫砂壶来源于民间的生活用品,经过历代能工巧匠制作演变,在继承传统紫砂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高雅独特,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厚朴雅致,湿润凝重,陶冶情操。

      其造型古朴、质坚内用,为当今上流社会文人雅士宴饮斗茶之名贵器具,成为中国茶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