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在环境教育中的幼儿意识与行为.doc
3页浅谈在环境教育中的幼儿意识与行为随着环境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所所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也就应运而生作为绿色幼儿园中的一员,我们的孩子在系统的环境课程教育活动以及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活动中,已掌握了一定量的环保知识,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环保意识,但在日常行为的观察中,我们却发现幼儿常会做出一些和他已具备的环境意识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行为举止,我们以中班幼儿为例,请看:案例一:早晨,洋洋小朋友一边吃着面包一边高高兴兴的进了幼儿园,当他吃完面包后,就把装面包的塑料袋朝旁边的垃圾桶远远的扔了过去,塑料袋掉在了垃圾桶旁边的地上,洋洋看了一眼就跑进了教室…案例二:午餐后,老师带领小朋友在园内散步,佳佳、圆圆等几名幼儿趁着老师不注意,偷偷的在花圃里摘了几朵黄色的迎春花拿在手里玩…案例三:下午小朋友拍完皮球后,小朋友们洗好手都跑进了教室,没有人想起要关水龙头,清清地水哗哗地流着…案例四:课堂上 (注:教师有意识的关注上述幼儿的反应)教师问:小朋友,我们能乱扔垃圾吗?为什么呢?幼儿答:不能,垃圾应该扔在垃圾箱里;乱扔垃圾会让幼儿园变脏,空气变得臭烘烘的…教师问:花儿好看我们应该怎样做?幼儿答:花儿好看不能采;要让大家都来欣赏漂亮的花;我们要爱护它们,花儿能让我们的环境更漂亮…教师问:水有什么用?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啦,怎么办呢?幼儿答:没有了水我们人会渴死;我们人、动物和植物都要喝水;我们要节约用水,洗完了手要关好水龙头;洗完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拖地…纵观上述所例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孩子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知识、意识,但他们是“光说不做”,意识是意识,行为是行为,意识和行为是相互脱离的。
虽然这只是部分现象,但为什么幼儿不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反映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上,去指导自己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呢?我们不仅深深的反思:反思一:我们的环境教育是否刻意追求知识化、形式化,却忽律了环境教育的实践性、社会性呢?反思二:作为环境教育者,你是否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随时给予幼儿以督促、鼓励,引导幼儿把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呢?反思三:要让幼儿的环境行为得以巩固,你是否考虑到了家庭中的环境教育氛围?反思四:成人是孩子的镜子,作为教师的你是否注意了自身言行,是否为孩子的绿色行为起到了榜样作用?在反思中我们寻找着原因,思索着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让孩子们能把环境意识真正渗透到日常行为中,成为名副其实的环保小卫士为此,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手段与措施,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把获得的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指导下一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如此循环反复,我们的环境行为教育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可以看到“光说不做”的现象在孩子们的身上正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连说带做”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