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脊轩志导学案定稿.doc
4页选修教材第六单元《项脊轩志》导学案获嘉一中高二语文组【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归有光及相关文学常识2、准确掌握“志、胜、乳、兹、比、凡、殆、制”八个实词,并归纳积累“当、始、归、过”四个实词的义项及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3、品味文章当中蕴含的“喜”与“悲",学习作者借助平常之语抓住生活琐事以细节来抒写感情的写作技巧重点难点】1、归纳整理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2、学习掌握作者借助平常之语抓住生活琐事以细节来抒写感情的写作技巧知识链接】归有光 (1506~1571年 ),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江苏昆山人他出生在一个累试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9岁能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然而35岁时才乡试中举并且,此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于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安亭,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数百人,人称”震川先生”直到60岁时,方中进士,授湖州长兴县(今浙江长兴县)知县,他重视教化,治政廉明后任顺德府通判,专门管辖马政.隆庆四年(1570年)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修《世宗实录》,以劳瘁致疾,以卒于官,卒年66岁。
葬于昆山城东南门内金潼里(今邮电局附近,今昆山有归有光墓,为旅游景点一). 文学上,归有光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他的文章平易自然、质朴清新、感情真挚、毫不装腔作势,给当时的文坛吹来一股新鲜空气,透露出一线生机,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明朝永乐年间出现的一种诗歌形式,内容上多为歌功颂德,形式上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因其代表人物多为台阁重臣,因此称之为“台阁体”)的文风有一定作用但至嘉靖年间,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魁首实为归有光归有光的散文博采唐宋诸家之长,集成了唐宋古文运动的传统,同时又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历代名人评价归有光:“……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dá,愁苦)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明·王锡爵】“余读震川文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读之)使人欲涕.”【清·黄宗羲】“虽欧公复生,何以过此?以震川追配唐宋大家,其于介甫子由,殆有过之,而与古人参会于毫芒杪忽之间也。
士生于斯世,尚能知宋元大家之文,可以与两汉同流,不为王李所澌灭震川之功,岂不伟哉!” 【清·钱谦益】“其尤善者,不俟修饰而情辞并得,使览者恻然有隐 【清·方苞】“明自永、宣以下,尚台阁体;化、治以下,尚伪秦、汉;天下无真文章者百数十年震川归氏起于吾郡,以妙远不测之旨,发其淡宕不收之音,扫太阁之肤庸,斥伪体之恶浊,而于唐宋七大家及浙东道学体,又不相沿袭,盖文之超绝者也" 【清·王鸣盛】“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近代·林纾(shū)】【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积累(一)重点实词(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项脊轩志 (2)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3)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4)迨诸父异爨 (5)妪,先大母婢也, (6)某所,而母立于兹7)比去,以手阖门 (8)余自束发读书轩中(9)余扃牖而居 (10)轩凡四遭火(11)得不毁,殆有神护着 (12)其制稍异于前 (1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二) 通假字(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含义) 某所,而母立于兹(三) 一词多义(解释句子中所含实词的意义) 以当南日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1)当 (2) 始 他日汝当用之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后五年,吾妻来归 日过午已昏(3)归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4)过 大母过余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过大孤山小孤山(四) 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1、雨泽下注 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3、然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五)古今异义词 1、室仅方丈 古义: 今义: 2、三五之夜 古义: 今义:3、凡再变矣 古义: 今义:(六)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二、研读课文 细节描写就是作品对具有典型意义和艺术魅力的细小情节(多为人物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一般分为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等本文就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 课文中描绘了几幅图景,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品味情感 语句 细节词语 情感(一)闲适幽雅的轩室享乐图(二)真挚深沉的至亲关爱图(三)一往情深的夫妻恩爱图三、体悟人生作家李准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本文就是使用了细节描写这种高超的传情艺术,才使得文章读来字字出肺腑,句句断肝肠,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听琴会有共鸣,读书会有同感在阅读课文时,相信你一定从中寻找到了共同的生命体验,眼前也会浮现出与自己相关的种种往事,那么,请你试着用文字来记录下内心的感受. 要求:写父母亲情,注重借琐事,抓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节描写来传情100字左右)示例:片段一: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鲁迅〈〈风筝>〉 片段二: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朱自清 <<背影>〉片段三: 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细雨无声,母爱无言》片段 高考前,梅雨连绵,如烟草疯长,如柳絮乱飞寝室里许多同学整天喷嚏连天,显然经不起这股流感的扫荡. 母亲托人让我回家.我于紧张的复习中请假,赶回离校几十里的家母亲一脸的欢喜,指着一碗汤药,说是一位老中医开的偏方,对感冒、提神特别有效我一饮而尽,却看到碗底有残余的黄泥,忙问是怎么回事,母亲没有发现我的不快,笑着说:“其实这是菩萨赐的仙药,能逢凶化吉,助你高中的.”一股怒火从胸中燃起,我“啪"地一声把碗摔在地上,破口大骂:“什么狗屁菩萨、狗屁膏药,全是假的,要怎样说你才肯相信,你是不是要害死我?"母亲的笑容还来不及收回,便僵在脸上。
我气急败坏地冲进雨中连夜返校,留下呆若木鸡的母亲和一地的碎碗片 第二天,父亲来找我:“那可是你妈跪一步爬一步,上九华山为你求来的……”窗外,雨丝飘飞,倾洒无言 练笔: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