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猫捉老鼠游戏教案大全(24篇).docx
29页2024年猫捉老鼠游戏教案大全(24篇) 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案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际表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在这些范例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拓展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篇一 1、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游戏的乐趣 2、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感受到游戏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带领孩子在室外空地、“食物”若干、小红花若干 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小朋友都看过动画片《猫和老鼠》,你们喜欢他们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呢?现在陈老师把游戏规则说一下,大家要认真听哦!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放手蹲下,圈内作为老鼠洞,每位幼儿之间留下一定距离作为老鼠洞的出口根据圈的大小选择一位扮演孩子老鼠和3——5位孩子扮演猫在洞外放一些“食物”如果老鼠在规定时间内找够5个“食物”,就算老鼠赢,授予老鼠一朵小红花;反之就算猫赢,奖励猫一朵小红花。
这一轮游戏结束,从新选出老鼠和猫开始下一轮游戏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跑得太快,以免碰在一起或摔倒 3、教师和能力强的孩子先示范游戏,过程中强调游戏的规则和安全 4、组织孩子游戏,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和纠正出现的问题积极鼓励孩子的表现 5、教师积极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并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组织孩子洗手、上厕所 6、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再本此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得很活跃,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刚开始孩子们只是一个劲的追,后来玩熟了,会想办法了,会使用“策略”刘斌小朋友在扮演小老鼠时,故意说:“我累了,先吃点东西再出去”当小猫们放松警惕时,他突然出洞,获得了很多食物,最后赢了小红花孩子很喜欢这个游戏,自从玩过后,有一段时间每次户外活动孩子就说:陈老师,我们还玩《猫捉老鼠》吧 玩游戏也是孩子们学习的一种方式,我要多让孩子玩一些好玩的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篇二 练习钻和追逐跑 教学准备 小沙袋若干,散放在大圆圈中橡皮筋一根画好场地 教学过程 一、游戏玩法: 请四个幼儿扮猫站在大圆圈内,另请数名幼儿扮老鼠,站在大圆圈外,请其余幼儿站在大圆圈上手拉手橡皮筋作篱笆。
二、游戏开始: 全体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唱完最后一句时,“老鼠”要设法钻进“篱笆”偷粮食(小沙袋)偷到的粮食放在鼠洞里猫”要看守粮食,并追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站到场地一端,到一定时间或捉到一定数量的“老鼠”后,游戏结束 三、游戏规则: 1、“猫”只能捉钻进篱笆内的“老鼠”,“老鼠”被拍到就算捉住 2、“老鼠”每次只能偷一个沙袋 四、注意事项: 游戏可反复进行,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机会扮演“猫”或“老鼠”的角色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篇三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追逐嬉闹,根据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一节《猫捉老鼠》的户外游戏,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锻炼幼儿行动的`敏捷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学会快速躲闪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对户外游戏活动的兴趣爱好 1、学习遵守游戏规则,按歌词有创造性地做动作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按歌词有创造性地做动作 猫头饰一个,老鼠头饰若干个,录音机,磁带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词一只小小老鼠,出来偷吃大米,一只老猫看见,一把抓住它。
4、幼儿分组戴上头饰自由地学小老鼠、猫的样子进行游戏活动 5、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小老鼠在找吃的东西时要全部蹲下,老鼠吃大米了就做双手取物送口中的动作,老鼠睡觉了就作睡觉的动作,后来一只老猫来了,我们小老鼠就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做猫捉老鼠的游戏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篇四 法国教育家卢梭强调教育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因此,本活动始终以一个游戏贯穿到整个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周志英的《幼儿艺术整合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中提出根据音乐活动特有的艺术性,可以将音乐的优美旋律、变化的节奏和不同的音色与幼儿生活情境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材料“说话”所以我大胆创新内容,将音乐设计成了快慢不同的节奏,最大限度的启发幼儿的兴趣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篇五 1、培养幼儿互相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3、指导幼儿练习躲闪跑和钻的动作 1、音乐:猫 2、猫头饰每人一个,老鼠头饰若干,录音机和磁带,鼠洞(替代物)。
一、导入 听《猫》的音乐学猫走来到活动场地,四散站立 二、展开 1、听音乐做上肢运动(猫理胡子), 手腕和脚腕活动(磨爪子), 下蹲后跳起活动(捕鼠) 2、做两个模仿动作:大象走和小兔跳 3、快乐的小老鼠 引导幼儿利用场地上的“老鼠洞”,练习钻和跑 提示幼儿在跑的过程中知道躲避,不和其他小朋友碰撞 (1)教师讲解示范“猫捉老鼠”游戏的玩法: 老鼠钻在洞里,猫在洞外的家里 听到游戏开始的信号后, 老鼠要钻出洞到外面偷东西,不能一直躲在鼠洞口 被捉到的老鼠立即站在边上 (2)部分幼儿(10人左右)戴上老鼠头饰,然后游戏开始,同时播放音乐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游戏一遍结束后,教师讲评游戏情况,请2名幼儿示范钻的动作,并指出游戏中应改进的事项 (3)调换角色,由原扮猫的扮老鼠,进行第二遍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每次游戏结束,教师小结:鼓励姿势正确、钻得迅速、跑得灵活的幼儿 三、结束 教师进行讲评:小猫的本领练得真好,天快亮了,我们捉了一个晚上的老鼠, 现在要回家休息了。
让我们把精神养得好好的,下次捉更多的老鼠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篇六 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富有情景、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们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注重游戏化、情景化,让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睡觉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学习分辨乐曲的快慢,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篇七 1、喜欢玩体育游戏,能灵活的钻、爬、跑、跳 2、能修改游戏规则,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游戏中加入器械或废旧材料 在游戏中能按自己的兴趣和想法修改规则 能使用器械或废旧材料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1、经验准备:有过改编游戏的经验 2、材料准备: 1、准备活动 (1)听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准备活动: (2)猫来了,幼儿四散灵活躲闪跑 2、游戏活动 提好要求:咱们前两天玩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猫要想办法去捉老鼠,但是只能在粮仓的周围,不能追到小老鼠的家里小老鼠要想办法躲过猫,偷到粮食被捉到的老鼠要停止一次游戏 小朋友都想当老鼠去钻,那谁来当老粮仓呢? 启发幼儿可以利用操场上的材料来做粮仓。
(3)幼儿尝试寻找材料做粮仓 (4)玩修改后的游戏:提示幼儿游戏规则 (5)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的方法 (6)解决问题后再玩一遍游戏 3、放松活动 分成两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粮食 4、结束回班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篇八 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富有情景、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注重游戏化、情景化,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学习分辨乐曲的快慢,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篇九 《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都小朋友非常喜欢看的,通过看这部动画片,他们会更加喜欢上所以有关猫和老鼠的课,因此我就设计了本节课,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成长 活动目标 1、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游戏的乐趣 2、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 重点难点 让幼儿感受到游戏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带领孩子在室外空地、“食物”若干、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我们小朋友都看过动画片《猫和老鼠》,你们喜欢他们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呢?现在陈老师把游戏规则说一下,大家要认真听哦!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放手蹲下,圈内作为老鼠洞,每位幼儿之间留下一定距离作为老鼠洞的出口根据圈的大小选择一位扮演孩子老鼠和3--5位孩子扮演猫在洞外放一些“食物”如果老鼠在规定时间内找够5个“食物”,就算老鼠赢,授予老鼠一朵小红花;反之就算猫赢,奖励猫一朵小红花这一轮游戏结束,从新选出老鼠和猫开始下一轮游戏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跑得太快,以免碰在一起或摔倒 3、教师和能力强的孩子先示范游戏,过程中强调游戏的规则和安全 4、组织孩子游戏,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和纠正出现的问题积极鼓励孩子的表现 5、教师积极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并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组织孩子洗手、上厕所 6、活动结束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篇十 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 2、初步体验按规则进行游戏,感受同伴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篇十一 1、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学习遵守游戏规则,按歌词有创造性地做动作。
3、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按歌词有创造性地做动作 猫头饰一个,老鼠头饰若干个活动过程 一、导入歌曲引入《我爱我的小动物》 二、学唱歌曲 2、听第一遍歌曲"猫捉老鼠"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3、教师讲故事《猫捉老鼠》,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师:有一群小老鼠肚子饿了,他们就跑来跑去,找吃的东西,后来找到了很多大米,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吃起大米了,吃完了就想睡觉,正当他们睡觉的时候一只大猫跑上来了,来捉老鼠了 4、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分段听音乐,并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