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引导正确思路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3740848
  • 上传时间:2022-05-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3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引导正确思路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应用题的教学,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变为学习活动,进而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果一、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小学生一般习惯于模仿老师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做题所以,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很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分析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例如:甲车一次运菜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菜多少千克?先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菜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应先求出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运菜多少千克,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在这个例题中就引导学生分析:知道甲车运菜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菜重量,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菜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这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二、准确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所在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把数量关系从条件中抽象出来对于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题意例如:老师今年35岁,学生今年7岁,老师的年龄是学生的几倍?要求学生说出“这道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计算再如“故事书8本,童话书数是故事书的5倍,童话书有多少本?”要求学生说出“这道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用一句话概括题意促使学生把具体的情境提炼出数量关系对于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审题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这有利于正确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直观感知题意后,抓住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问题与条件的数量关系。

      如学校新购一批图书,故事书有42本,比童话书少48本,学校新买图书一共多少本?分析时可设计系列问题,解剖题目中的“问题”部分,启迪学生思考:学校新买图书一共有多少本中的“一共”由几部分数量组成?哪些数量未知先算出来,再求和,这就运用了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三、把合作探究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对同一个知识点来说,有的学生用某种方法去学很快就能掌握,有的却难以接受,这正是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是不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解答当学生不解时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给予适当的鼓励,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要旁敲侧击地向他们提问,让他们自己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例如:把水泥、黄沙、石子按2∶3∶5的比配置一种混凝土,如果这三种材料都有18吨,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还剩多少吨?石子又增加了多少吨?教学时先问有多少学生理解题意,结果很多学生不理解题意于是让学生说说是如何理解这道题的,学生的讲解要比老师慢一些,出现停顿甚至是错误,其实在这种看似缓慢的过程中,学生都在结合别人的理解来完善自己的思考,最后学生终于明白:由于三种材料都是18吨,黄沙用的份额比水泥多,所以会出现黄沙全部用完而水泥不够用的情况。

      这样在理解题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感知四、学会归纳是应用题学习的迁移和升华归纳是认知的源泉,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更是数学教学的升华归纳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征,进而得出结论归纳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从很多事物中找出其共同的部分,概括出它们的要点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归纳,加强感悟,努力让学生通过归纳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首先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题,通过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新课的巩固教师在练习的安排上要有层次,有适当的坡度,还要有一定的弹性,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通过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解题经验,优化解题过程,熟练解题技巧,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使知识变为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系统整理归纳,要让学生完整地、有系统地叙述应用题的分析过程,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这样可以巩固旧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达到预习新知识的目的同时,通过总结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