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作业指导书模板 .doc
6页安全作业指导书模板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应在同一部位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要求时方可拆除(见表1) 表1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注:本表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拆除高度在5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4、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棍,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 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5、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高处拆下的模板及支撑应用垂直升降设备运至地面,不得乱抛乱扔 6、拆模时,临时脚手架必须牢固,不得用拆下的模板做脚手板 7、脚手板搁置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以防踏空坠落 8、拆除的钢模作平台底模时,不得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下顶撑,然后按顺序拆下搁栅、底模,以免发生钢模在自重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应符合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一92)第2.4.1条或2.4.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10、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11、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 2)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后,方可拆除 3)底模,当构件跨度不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标准值5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当构件跨度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 1、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2、高处和临边洞口作业应设护栏,张安全网,如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佩带安全带,扣好带扣。
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落脚点,并应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5、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 6、支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支撑上,而应设立人板,以便操作人员站立立人板应用木质中板为宜,并适当绑扎固定不得用钢模板或5cm×10cm的木板 7、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1、叉装物件时,被装物件重量应在该机允许载荷范围内当物件重量不明时,应将该物件叉起离地100mm后检查机械的稳定性,确认无超载现象后,方可运送 2、叉装时,物件应靠近起落架,其重心应在起落架中间,确认无误,方可提升。
3、物件提升离地后,应将起落架后仰,方可行驶 4、起步应平稳,变换前后方向时,应待机械停稳后方可进行 5、叉车在转弯、后退、狭窄通道、不平路面等情况下行驶时,或在交叉路口和接近货物时,都应减速慢行除紧急情况外,不宜使用紧急制动 6、两辆叉车同时装卸一辆货车时,应有专人指挥联系,保证安全作业 7、不得单叉作业和使用货叉顶货或拉货 8、叉车在叉取易碎品、贵重品或装载不稳的货物时,应采用安全绳加固,必要时,应有专人引导,方可行驶 9、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叉车,进入仓库作业时,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严禁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内作业 10、严禁货又上载人驾驶室除规定的操作人员外,严禁其他任何人进入或在室外搭乘 11、作业后,应将叉车停放在平坦、坚实的地方,使货叉落至地面并将车轮制动住 1、压力试验用压力表,必须经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表数应为两块以上 2、管道试压前应检查管道与支架的紧固性和管道堵板的牢靠性,确认无问题后,方能进行试压 3、压力较高的管道试压时,应划定危险区,并安排人员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试压时升压和降压应缓漫进行,不能过急。
压力必须按设计或验收规范要求进行,不得任意增加,停泵稳压后方可进行检查,发现渗漏时严禁带压修理,排放口不得对准电线、基础和有人操作的场地 5、管道清洗及脱脂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如用易燃物品清洗或脱脂时,周围严禁有火源,并应配合消防设备脱脂剂不得与浓酸、浓碱接触,二氯乙烷与精馏酒精不得同时使用,脱脂后的废液应妥善处理 6、用酸碱清洗管子时,应戴防护面罩、耐酸手套和穿耐酸胶靴,裤脚应置于胶靴外,调配酸液时,必须先放水后倒酸 7、管道吹扫口应设置在开阔安全地域 8、吹扫口和气源之间应设置通讯联络,并设专人负责安全 9、用氧气、煤气、天然气吹扫时,排气口必须远离火源,用天然气吹扫管线时,必须以不大于4 m/s 的流速缓慢地置换管内空气,当管内天然气含量达95 %时,方可在吹扫压力下进行吹扫,吹扫口的天然气必须烧掉 10、管内存水必须在吹扫前排放完毕 11、乙炔和管道宜有空气吹扫后再用氮气进行置换,在管道终端取样检查,气体内氧气含量不大于3 %为合格 12、如遇特殊情况或指导书未规定安全操作要领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