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八仙剑动作详解.doc
9页醉八仙剑 醉八仙剑是传统武术醉八仙拳术系列套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仙是我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汉钟离、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张果老、铁拐李八位神仙八仙的故事多见于唐宋元明文人的记载.元杂剧更是多有他们的形象,但姓名尚不固定;至明朝,元泰写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传》中,才确定为以上八人,流传至今 据传,早期的醉八仙剑动作是以八仙醉酒后的形态为蓝本的,但八仙的真实醉态谁也没见过只不过是人们的想象而已 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曹焕斗、张孔昭合著的《拳经》抄本中载有《醉八仙拳歌》和《癫狂歌诀》,这是研究醉八仙剑术历史流源、动作技法的珍贵资料同时也充分说明醉八仙拳术系列套路及基本技术理论,早在二百多年前已广为流传 在漫长的演练与发展过程中,醉八仙剑术与唐代号称“饮中八仙”的八位名人有着一定的联系 饮中八仙出自唐代大诗人、史称“诗圣”的杜甫所写的《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锈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杜甫诗中或两句或三句或四句,用如椽之大笔,挥洒自如,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贺知章、李白、崔宗之、张旭、李适之、王王进、苏晋和焦遂等八人的醉态.无论是“骑马似乘船",“皎如玉树临风前”,更不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同是醉酒,却各具情态,性格迥异,且都透露出一种非凡脱俗的“仙”气这些描写,为醉八仙拳和醉八仙剑醉形醉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而又生动的素材,所以,醉八仙剑名称中遂有以“饮中八仙”命名的动作 “癫狂妙着熟知音,一闪一消便进门,他若卸身搬桩着,左来擒结可相亲”素有“上身随风摇,下盘似生根"之说的醉八仙剑术,看起来似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醉眼朦胧,杂乱无章其实,那一个“醉"字,正是醉八仙剑区别于其它器械的风格和特点 醉八仙剑开合吞吐,收放卷舒,摇曳多姿的醉形醉态,势如恢恢之游刃,排山倒海,如狂如癫;又似书法之大草,笔走龙蛇,散洒藏锋我国古代书法家曾把尚异好奇,别具风骚之意的草书称为“醉书”初看千头万绪,随心所欲,行云流水,自然天成,章法规矩暗寓其中,非功力入木三分,力透纸背者难达此境界醉八仙剑更是要从“醉"字上下功夫. “剑寓法于醉形,藏杀机于跌扑",是醉八仙剑的技击特点。
它不但要在羁脱奔放中按一定的规矩,严守规矩之中的高度自由动作,而且也正是在跌跌撞撞,前俯后仰的醉形醉态之中暗含着点崩撩刺、劈拦抹截、扫云压带、绞挂托穿等技击攻防之法;在一倒一跌之中蕴藏着跌、扑、翻、滚、剪、绞等地躺技巧;在步履蹒跚的醉态之中发生螺旋与鞭击之劲,达到克敌制胜的攻防目的 醉八仙剑整套动作从层次上分为微醉、癫狂醉和烂醉三种形态,再合理贯穿各种剑法及地躺跌扑技巧,醉中有剑,剑势带醉,连绵起伏,神形兼备,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和特点切不可一味追求酩酊大醉,机械地拘泥在模仿醉形醉态上,从而忽略了实战技击意义演练时,在轻盈飘忽中凝神定气,身剑相随,动静相间;在东扯西牵、如狂似癫中出奇亮锋,杀机咄咄,使人防不胜防;展现给人们的似一幅画,像一首诗,更是一种诱人的“醉美”.如同醇香浓郁的千年陈酿,使人回味悠长,尽享如痴如醉的艺术美. 一、剑的构造及名称 剑是由剑把和剑身两部分组成,其中剑把又包括剑首(也叫剑镡,是剑柄的最末部位)、剑挡手(也叫护手,剑身后边的突出部分)和剑柄(也叫握柄,是剑挡手和剑首的中间部分)三部分组成剑身则包括剑脊(剑身中间长轴隆起部分)、剑面(剑背两侧的平面)、剑刃(剑身两侧锋利部位)和剑尖(剑身最前边的尖锐部位)等组成(图1)。
一般的配剑和舞剑都带有长短不一的剑穗和剑鞘. 二、剑指与握剑法 一、剑指 所谓剑指,即空着的那只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伸直,拇指压在弯曲的无名指和小拇指第一节上(图2)这在剑术中称“剑指"或“剑诀"但在运动中也可以屈而不压(图3). 二、握法 持握剑的手法称为把法或握法 1、起势和收势握剑法:食指和中指用力夹扣剑挡手盘后端与剑柄前端,剑挡手盘一侧由虎口环抱,拇指与食指紧扣内屈,其余三指内屈紧扣护手盘的另一侧(图4) 2、实把:手握剑柄前部,状似握拳,剑与小臂近似直角,抓握有力(图5) 3、螺把:手握剑柄前部,状似螺壳,持剑时,小臂与剑近似水平(图6). 4、活把:要求手腕持剑必须灵活,主要以拇指与食指持剑,其余手指起辅助作用,这叫活把(图7). 三、醉八仙剑动作图解 预备势:两脚并拢,两腿挺直,身体直立微向右侧斜45度;左手持剑反握剑把,剑身紧贴在垂直的臂内侧;右手五指并拢伸直贴于右腿外侧;目视前方(图8). 第一段 一、笑指东海 两腿动作不变,左手持剑屈肘上提至腰间左侧,右手成剑指,稍屈肘上提,随之向前伸出,指尖朝前,高与肩平;目视指尖(图9) 二、倒坐蓬莱 右脚向右后方跨步,屈膝下蹲,左脚尖向前虚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右转并稍左拧,右剑指由前方向下向后再向上经体右侧划弧,于头部右上方旋腕亮指,指尖向左前方,左手反握剑,由腰间从外侧向左胸前回收,剑身紧贴小臂下侧,剑尖朝前;眼看左前方(图10、11)。
三、李公敬酒 左脚向前上半步,挺膝伸直支撑体重,右腿向前上方直腿摆踢,脚面绷平上体挺直前倾的同时,右手向前下方伸出,在面部与向上摆踢的右脚相交,拍击脚面,左手持剑仍收回腰间;眼看右脚(图12) 四、哪吒探海 右脚向右后方下落,挺膝伸直,左腿屈膝下蹲成右仆步;上体右转并前俯,同时,右剑指变掌,随身体右前俯之势,从右脚内侧向前穿出,掌尖朝前,左手持剑向下收至背后左外侧,手心向外,剑身贴臂,剑尖向上;眼看右掌(图13) 五、仙姑仰饮 两腿仆步不变,上体左转前俯,右掌变握杯手,随体左转小臂内圈,左手不变;眼看右端杯手(图14). 承上.上体继续左转90度并极力后仰;左脚尖向外拧,右腿膝部着地成跪步;右握杯手慢慢向上向后、杯口向头部倾斜的同时,头向后上方倾斜做饮酒状,眼看右端杯手(图15) 六、钟离捧杯 右膝稍离开地面,左腿不变;上体迅速右转并前俯,右手随势下落置于右腿内侧仍成端杯手,左手持剑动作不变;眼看右端杯手(图16) 承上两腿不变;上体左转90度并前俯;端杯的右手小臂微曲,随体转向里圈,左手不变;眼看右端杯手(图17). 承上两腿屈膝,挺髋,上体后仰,左手从左后方向外向上与右端杯手一同向上慢慢提举,头部向后仰,做捧杯饮酒状;眼看双手(图18). 七、端杯敬客 左腿上挺,右腿向右前方上步,两膝微曲,上体左转并右倾,同时,右手由上向下向里再向上划弧置于眼前,左手下落置于右腹前;眼看右手(图19)。
承上重心移到右腿,微曲支撑身体,左腿挺膝伸直,脚尖点地;同时,右手端杯向右侧上方缓缓推出,左手持剑下按至髋左侧;眼看右端杯手(图20) 八、举杯邀月 左脚从右脚前边向右跨半步,右脚随即向右跨半步做侧盖步,两膝微曲,重心右移;同时,右手向下向里再向上画半圆提至脸前,左手由下向上再向下经左胸前划半圆下按到右腹前;眼看右手(图21) 承上左脚向右前方上步,两腿微曲,上体随即右后转;右手随势回收到右胸前,同时,左手持剑反把向左前上方穿出,手心向里,剑首向前上方;眼看左手(图22) 九、拨云观海 右脚从左脚后方向左前方撤步,身体迅速向右后方转;同时,左手持剑内圈收至胸前,右手接住剑把迅速随体右后转,使剑向后下方扫摆,左手随势自然后上举摆动;目随剑尖(图23) 十、把杯让酒 重心后移,上体稍前俯,左腿稍曲支撑身体,右腿向上屈膝提扣;同时,右手持剑向右下后方划摆,左手剑指随势向前上方摆动;眼看剑尖(图24) 承上右脚随即向前落步,重心前移,右腿稍屈膝支撑体重;左腿挺膝伸直,脚尖点地;上体右转右倾的同时,右手持剑由下向后向上做一个腕花,随即向前上方迅速刺出,左手剑指从上向下经体左侧划弧收回到右髋侧,手心向下,剑指朝右侧;目视剑尖(图25)。
十一、采和挽篮 脚步不变,两腿同时稍屈膝,重心移向左腿;右手持剑屈肘回收至头部右上方,左手从体侧向上摆动至头右上侧与右手相击;眼看右手(图26) 承上.重心继续左移,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左倾并稍左转,双手扶按剑柄向下拉至胸前;眼随视剑尖(图27) 承上身体随即迅速右转,并微后仰;右腿不动,左脚向右脚后滑步至右后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用力,剑尖向下再猛向上方格撩而出,右手翻腕上举,手心向上,左手在头部右前侧停留,屈肘、剑指朝上;目视右前方(图28) 十二、湘子搏浪 左脚向后退半步,随重心后移屈膝,以脚尖支地,右腿挺膝伸直;右手持剑向左向下随体左转之势,经体左侧后方再向上向前挂剑一周,横剑于头上左侧,剑尖向前,左手屈肘护于剑把之上;目视右前方(图29). 承上左脚随即向右前方上一步,上体右转;右手继续反腕向下向右向后经体右侧下方挂剑一周,左剑指仍停留在头上方(图30) 承上右腿向左腿前盖步;随体左转右手向上向前继续挂剑,左手剑指随身体左转向后向下抡臂;目随左剑指(图31) 十三、鹞子翻身 双手成一条线继续抡臂,上体向左后转动,左手向左后上方摆动,右手持剑向左前下方挂剑;目视左上方左剑指(图32)。
承上左腿随即屈膝上提离开地面,右脚以前掌为轴碾地,向左后翻腰;同时,两臂继续抡臂;目随左剑指(图33) 十四、白蛇吐信 左脚随即下落,右脚向左脚内侧收靠,屈膝下蹲并前俯;体左后转的同时,右手剑随体左后转向前下方刺剑,左手随势摆动至左侧上举,两臂成一直线;眼看剑尖(图34) 第二段 十五、国老揽缰左腿下蹲,右腿向右后方伸出,膝部稍贴地面,脚前掌内侧点地;同时,右小臂内旋、扣腕,使剑身竖于体左前侧,左手剑指向前下按护于剑把内侧;目视左前下方(图35) 承上.重心右移成横裆步,右手剑随上体右转反腕带剑右行上举,手心朝胸,剑尖朝左前方,左手护腕随行;目视左前方(图36) 十六、海底捞月 左脚稍微后拉,右脚随即向左前方上步,身体随之左转180度并稍后仰;同时,右小臂内旋并由上向下再向上提,使剑身随势向前上方撩出,左剑指护腕随行向左上架隔至左上方,屈腕,剑指朝前;目视右前方(图37) 承上.左脚上前一步,体右后转,右手翻腕带小臂外旋,使剑由前向下再向右上方反撩举至右上方,同时,左手下移,屈肘、竖小臂护于右大臂内侧;目视左前方(图38) 承上.右脚向前一步,两腿稍曲,重心下降,上体前俯;同时,右手剑向右下拉,高与肩平,左手随势;眼看左前方(图39). 承上。
随即上体左拧,髋向左前上顶,身体微右后仰;右手持剑向前向上撩出,左手向左后上方摆动并架隔,横腕架于头左侧上方,剑指朝前;目视右前方(图40). 十七、诗仙涮笔 上体左转并前俯,左腿支撑体重,右腿向右后上方迅速上撩,力达脚掌尖;同时,右手剑从右前方向下向后划弧,再向右后上方随腿上撩,手心向里,左手随势下摆至体左侧;眼看剑尖(图41) 十八、钟离斟酒 右脚向左前方卞落,两腿稍曲,随即向左后转体180度;同时,右手持剑随上体向左平摆至右前下方,剑尖斜朝上方,左剑指随体摆动至左后上方,剑指朝后;眼看前方(图42) 重心前移至左腿,上体左倾并微后仰,右脚随势上提离开。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