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14页八年级语文(上)(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三单元 至爱亲情 检测题(90分钟 100分)第一部分(共2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3分)伫立窗前,不经意的一piē,看到了外面粉装玉砌的世界雪花还在簌簌飘落,越下越大树上残存的叶子,伴随着西北风在摇曳,落到地上,便是一片狼藉每个走在雪地里的行人似乎都成了蹒跚学步的小孩,小心冀冀地生怕摔倒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1分)一piē 摇曳(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改为 改为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B.教室里万籁俱寂,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也不敢出了C.读着邹韬奋读书时挨打的情景,我竟然情不自禁地哭起来D.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时都是蹑手蹑脚的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背影》一文,从“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精巧构思了朱自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的慈父形象,全文笼罩着浓浓的父子深情。
不大漂亮”在文中指的是父亲说话不中听B.《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C.《人琴俱亡》用简洁的语言刻画了王子猷的独特形象,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D.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通过深情地回忆关于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母亲形象4.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①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②正义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就可以平均享用的物品,但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③捍卫正义,不仅需要法律约束,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④正义应融入道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最终成为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1)第②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一组关联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5. 阅读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主要信息3分)8日马来西亚MH370客机失联后,我国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军方等有关部门共派出18艘船只与军舰、8架直升机、5架固定翼飞机,协调66艘过往中国商船和20艘渔船协助搜寻,动用21颗卫星并协调国外16颗卫星提供数据支持,全方位搜寻。
截至28日,中国政府已累计为在京家属开展医疗和心理巡诊8067人次、医疗处置1138人次、心理干预797人次,为262名有需要的家属安排体检,组织航空航天和法律等领域专家举办专业知识咨询讲座6次,1000余人次参加6.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近日,八年级(1)班准备举行以“交流格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下面是某同学为这次活动设计的一段开场白,请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对偶句2分)格言可谓是我们人类智慧宝库中的瑰宝千百年来,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创造、阐述和锤炼了这些金子般的话有的镌刻于书碑,有的流传在口头,使之传诵于后世,启发着后来者同学们在课下了解并掌握了很多格言,而且今天每个同学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格言 , 就让我们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带着对格言的学习认知,踊跃参加“交流格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2)“小演说家”高翔准备在活动中作“格言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他为了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材料,但其中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的理由3分)A.有这样一句名言令我刻骨铭心,那就是著名小说家福楼拜说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挑战人生与勇敢迈向意志的那一天。
是这句格言,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勇于直面坎坷与失败,终于一步步从容地走向成功B.“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这是著名诗人海涅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每当我面对难以抵挡的诱惑时,就会对自己默念一遍C.格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格言都数不胜数古罗马的西塞罗说:“要想根除贪念,必先消灭贪婪之母——奢侈中国的孔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贪然而,我最喜欢的是一句新时代的格言——“超越、共享、融合”3)你被委派为代表去邀请教语文的王老师参加这次活动届时,你将如何向王老师发出邀请呢?(注意用语得体) (4分)第二部分(共35分)(一)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10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批注示例:语言描写在父亲的心目中,“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时刻需要嘱咐和照顾,读后能感受到一种含蓄而质朴的父爱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①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②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8.“我”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3分)9.选段中两次写到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10.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并表达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它可以谈感悟理解,或生发联想,或赏析艺术特色,或质疑问难参照示例,任选文中两处画线句作批注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3分)批注①:批注②:批注③:(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
然而,有时候蜕变却会在瞬间完成,尤其是关键的那一步,就像作家或画家长久地苦思冥想,仍不得其法,而在某一境况下灵感顿生,一挥而就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词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
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选自《读者》2020.10有删改)主题:人物、童年、师生、真情16.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作者说,就是觉得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共4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40分)在《背影》中,朱自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后回京时父亲背影的描写,抒发了对父爱的感悟、对父亲的想念,字里行间流露着父子之间的真挚深情,让我们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与母爱的鲜明、细腻相比,父爱也许显得含蓄、深沉,甚至是有几分粗狂与严厉其实,如果你用心去感悟,你就会发现父爱别样的美:父爱如山,巍峨厚重;父爱如雨,润物无声;父爱如灯,引导我们前进的方向父爱,其实与母爱一样伟大,一样无私今天,就让我们来感悟父爱,感恩父亲吧请以“感悟父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八年级语文(上)(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三单元 至爱亲情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