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八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docx
5页专题八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河北8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分值2015名著阅读《鲁滨孙漂流记》作 者、人物名字、情节 简述5分20142013名著阅读《西游记》故事情节 简述、根据主人公及相关故事仿写句子文学常识在诗词阅读中考查作 者名字5分2012名着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主人公及人物分 析文学常识在诗词阅读中考查作 品名4分2011文学常识与 名著阅读河北《考试说明》对名著阅读和文学常识的考查一直都有要求名著阅读的范围在《考试说明》要求的十部 作品之内,多结合仿写、对联考查,考查内容涉及作者、作品、主人公、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简单的内容理解 等近几年考题难度略有增加在2017年中考备考中,要着重注意对近几年没有考查过的篇目的复习重点是名著片段阅读复习时可以从 以下方面入手:①加强对重点篇冃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篇目名称、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相关知识的梳理;②加强对重点篇目主要人物性格的理解和分析;③加强对重点篇目重要情节的掌握和评析; 能结合生活对重点篇目中人物、情节或主旨加以灵活分析河北中考题型突破题型1 文学常识积累与辨析【例1】(2015河北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望岳》一一杜甫一一唐代一一律诗B. 《春》一一朱自清一一现代一一散文C. 《范进中举》一一吴敬梓一一明代一一小说D. 《再塑生命》一一海伦・凯勒一一美国一一散文【解析】吴敬梓是清代小说家,C项错误。
答案】C【方法指导】此类题型考查学生对名家、名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有关知识也较多,要求考生有一定 的知识储备,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大多可以采用排除法答题;客观题答题叙述要精准学生在基础巩固时要熟记 课本所涉及的名家名篇(包括诗词曲、小说、散文、戏剧等),对每部作品的作家(包括生活时代或国籍)、主要内 容、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分类归纳,比较记忆题型纟 故事内容或情节概括【例2】(2015河北中考)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 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减,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 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 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1) 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O(2) 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解析】此题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概括要在熟读名著的基础上,完整叙述故事情节,故事情节要正确, 语句通顺、简洁。
答案】(1)笛福;星期五;(2)示例一:星期五为了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始终忠实地跟随着“我”示例 -:一位英国妇人为“我”代管财产近三十年,后来“我”酬谢了她,并长期接济她示例三:巴西老船长为 “我”经管种植园二十多年,“我”后来免除他所有欠款,并年年付给他和他儿子金帀作为终身津贴示例四:在 “我”刚回英国生活困难的情况下,被“我”救下的船长宣扬“我”的事迹并酬谢“我”方法指导】此类题型要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或 概括某部名著的主要内容,需要考生对名著内容相当熟悉,巧妙考查了考生的积累和迁移能力概括故事情节往 往不能从选文中找到原话解题时,我们必须紧扌II题日所提取的片段或提示要求,抓住主要内容,语言要高度凝 练题型3人物形象介绍或分析【例3】(2012河北中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 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i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了家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 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 。
2) 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主人公及人物分析1)题较简单,根据文字中所给的出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很容易判断出作品的主人公2)题涉及对原著内容的考查,考生必须真正阅读原著后才能正确作答这道题以 “文段再现”的形式,由点切入,紧扣原著文本,力图摒除“伪阅读”的倾向,考查真实的阅读经历与体验该 题意在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与名著亲密接触不折不扣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答案】(1)保尔(保尔•柯察金);(2)神父对他态度蛮横,经常体罚侮辱他,最后他因往面团里撒烟末而被 神父无情地从学校开除方法指导】此类题型要求考生把握名著中出现的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和相关的故事情节在名著中“活”着 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用考生较熟悉的文学作品片段,考查人物形象和相关知识,不仅考查考生提取信息 的能力,还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解这类题目时,要联系语段或原著,不能丢开语段或原著按自己的 印象概括这提醒我们在中考复习时,要着重记忆推荐名著中各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相关的故事情节,解人 物形象介绍或分析类试题时,要注意人物、性格和情节必须吻合,不能张冠李戴。
题型"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例4】(2015中考说明题型拓展)《托尔斯泰传》的基调深沉,有人评论它是“一首挽歌,一首哀歌,一首 死亡之歌”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解析】在《托尔斯泰传》中,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 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托尔斯泰的一生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富裕的 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 但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岀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 站上答案】《托尔斯泰传》叙写了列夫•托尔斯泰这位伟大作家一生痛苦与挣扎的心路历程他出身贵族,却具 有平民情怀,他的理想、追求被自己所属的阶级排斥和中伤他期待家人的爱与理解,但是他的理想、行为又被 家人怀疑和抵制最终,他绝望至极,离家出走,孤独而死方法指导】此类专题或要求就口己最感兴趣的情节、人物谈看法,或要求就全书所表现的思想倾向谈认识解 答难在要求表达的看法必须针对所读名著中某个具体的部分,并要有独到的见解;易在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熟悉的情节、人物去谈。
解题时,一要联系具体情节和作品主旨分析;二要选准评价角度, 不能泛泛而谈;三要注意题目中具体要求,如字数限制、情境设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