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老**
  • 文档编号:344850838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41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把握技术指南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实施特别用药和治疗 的医疗操作技术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急血管 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急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的时间、置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状况、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技术、 患者免疫功能和安康状态等因素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 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 48 小时内的患者消灭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试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 培育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育出一样种 类、一样药敏结果的致病菌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一〕治理要求1. 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把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 人员职责2. 医务人员应当承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置管、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把握措施的培训和教育,娴熟掌 握相关操作规程3.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 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

      4. 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急 因素,实施预防和把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5. 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 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二〕感染预防要点1. 置管时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 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2) 严格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开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 染或破损应当马上更换3) 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需到达灭菌水平4) 选择适宜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开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5) 承受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 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开再次接触皮 肤消毒待干后,再进展置管操作6) 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 不应当进展置管操作2. 置管后1) 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亮、透气性好的敷料掩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 无菌纱布掩盖。

      2) 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掩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 1 次/2 天,无菌透亮敷料为 1-2 次/周, 假设纱布或敷料消灭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马上更换3) 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 格执行手卫生标准4) 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展消毒,待干前方可注射药物如 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马上更换5) 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留意保护导 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6) 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 24 小时内或者停顿输液后,应当准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 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展常规冲管,预防导 管内血栓形成7) 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8) 紧急状态下的置管,假设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 48 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进展置管,并作相应处理9) 疑心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消灭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准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展导管 尖端的微生物培育10) 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存导管的必要性进展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11) 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把握技术指南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急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患者方面的危急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根底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安康状况等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的危急因素主要包括: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 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导尿管相 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 当针对危急因素,加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把握工 作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 拔除导尿管 48 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诊断:患者消灭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病症, 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 个/高倍视野,女性≥10 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育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一〕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 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 105cfu/ml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育的细菌菌落数≥ 103cfu/ml。

      〔三〕颖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 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四〕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患者虽然没有病症,但在 1 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育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病症性菌尿症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一〕治理要求1. 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把握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 和人员职责2. 医务人员应当承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 练把握相关操作规程3. 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急因素,实施预防和把握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 4.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二〕感染预防要点1. 置管前1) 严格把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开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 认真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 损、潮湿,不应当使用3) 依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状况选择适宜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 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承受密闭式引流装置5) 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协作要点和置管后 的留意事项2. 置管时1) 医务人员要严格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2)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 轻柔,避开损伤尿道粘膜3) 正确铺无菌巾,避开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 菌屏障4) 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适宜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四周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 擦拭消毒女性:先依据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 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终会 阴、肛门5) 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 10—15 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6) 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协作,避开污 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更换尿管3. 置管后1) 妥当固定尿管,避开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 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开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2) 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 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3) 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准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开集 尿袋的出口触遇到收集容器4) 留取小量尿标本进展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 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一般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开翻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5) 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展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6) 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展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 口7) 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留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8)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假设导尿管堵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 闭性被破坏时,应当马上更换导尿管9) 患者消灭尿路感染时,应当准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展微生物病原学检测10)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11) 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 训练膀胱功能12) 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